APP下载

习近平“奋斗”思想研究综述*

2020-12-08董文明

山西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奋斗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董文明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奋斗”对个人、对党、对民族、对国家的重大意义,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奋斗”思想。学者们也从“什么是奋斗”、“为什么要奋斗”、“为什么而奋斗”、“为谁奋斗”、“谁去奋斗”、“怎样奋斗”等不同角度对“奋斗”思想进行了阐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总结习近平“奋斗”思想,对于我们深入学习、研究、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奋斗”思想研究综述

(一)什么是奋斗:习近平“奋斗”思想的科学内涵

“奋斗”是什么是进行习近平“奋斗”思想研究的前提基础,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述。谈传生认为,奋斗将贯穿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将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奋斗思想可概括为“奋斗幸福观”、“奋斗价值观”、“奋斗实践观”和“奋斗发展观”[1]。其中,奋斗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奋斗是幸福的动力、幸福是奋斗的结果,同时奋斗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价值引领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经过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奋斗就是实践,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就是不断实践的历史,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力实干;奋斗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都应当学好过硬本领走好自己的长征。也有学者从政治高度提出习近平“奋斗”思想具有四个维度:一是,奋斗是人的奋斗,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二是,奋斗是党的特质,党的历史就是奋斗的历史;三是,奋斗是时代特征,新时代是奋斗者奋斗的时代;四是,奋斗与中华优秀文化相联,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始终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沃土中[2]。还有学者认为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3]。刘建军提出,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一种振作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一种拼搏精神、是一种牺牲精神、是一种愉悦精神[4]。

(二)为什么要奋斗:习近平“奋斗”思想的时代背景

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任何思想都是社会存在的产物,任何正确的思想都是为解决社会矛盾而出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习近平“奋斗”思想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产物,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矛盾的产物。在这一背景下,董振华从党的初心、使命提出,奋斗精神来自对党的忠诚、来自为人民服务。岳凤兰从国家、社会、个人的维度提出,伟大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由富到强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前提,是推动个人价值实现的强大动力[5]。公茂虹从新时代出发提出,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化解新时代各种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为什么而奋斗:习近平“奋斗”思想的目标指向

人类与动物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在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人,即人不像动物那样只是被动的适应自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主动的改变自然。因此,人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真理标准要求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改变自然与社会,价值标准警示世人只有高于现实的理想才能激励人类前进,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连通了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使人类有了理想和奋斗的方向。朱漪认为,为什么目标而奋斗是习近平“奋斗”思想的第一要义。这个目标是由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组成的。奋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合力,决定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客观现实依据基础上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实现的,新时代的阶段性目标就是为“两个一百年”而奋斗。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使最高目标变得充实,最高目标的确立使阶段性的发展有了更高远的价值指向[6]。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如公茂虹认为,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就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世界大同的崇高使命而奋斗,就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而奋斗。董振华也提出,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四)为谁奋斗:习近平“奋斗”思想的利益主体

为谁奋斗解决的是奋斗成果由谁分享、奋斗过程谁会受益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视角看,奋斗成果(目标的实现)满足了利益主体的需要,由此利益主体成为奋斗成果的分享者和受益者。这些利益主体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例如:我们的党要想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跳出历史周期律,就要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这只能靠奋斗[2]。中国共产党有以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懈奋斗的过程[1]。

(五)谁去奋斗:习近平“奋斗”思想的实践主体

“奋斗”无论作为“存在”而表现的物质性的实践活动,还是作为“思维”而表现的意识形式,都需要有寄存它们的载体,这就是实践的主体,即谁去进行奋斗。谁去奋斗,学者们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展开研究。公茂虹提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以奋斗的姿态,只争朝夕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谈传生提出,中国共产只有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朱漪提到,人民群众是奋斗的主力军,而不是看客和被动的接受者。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就是把中国人民的力量凝聚到一起,共同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奋斗。

(六)怎么奋斗:习近平“奋斗”思想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解释世界,而是改变这个世界。怎么改变世界,即如何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人的实践活动。习近平“奋斗”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必须将其付诸于实践才能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奋斗的实践路径问题,对此学者们也做出了相关阐释。公茂虹认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而为共产主义奠定基础就需要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接力奋斗;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就需要直面改革进程中的问题顽强奋斗;就需要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艰苦奋斗。朱漪认为,在艰苦奋斗、长期奋斗、共同奋斗中,艰苦奋斗是基本要求、长期奋斗是客观需要、共同奋斗是政治要求。岳凤兰则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由富到强的转变,构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推动个人的价值实现,需要通过先进典型教育活动、丰富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途径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深化实践活动来磨炼实践主体的意志品质。董振华从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提出,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要有“肯干事”的担当、“会干事”的能力、“干成事”的落实和“不出事”的干净。

(七)关于习近平“奋斗”思想的其它研究

学者们除了从以上几方面对习近平“奋斗”思想展开研究外,还就该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意义作了相关阐释。

在思想渊源方面,谈传生认为,习近平“奋斗”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继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和奋斗观念的传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董振华也认为,奋斗精神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在意义方面,朱漪从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角度提出,奋斗的价值不只是实现伟大的目标,还在于获得真正的幸福,拥有幸福的人生,成为精神最富足的人[6]。谈传生则从哲学的视角提出,最高奋斗目标和阶段性奋斗目标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奋斗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根本遵循,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指导思想。

二、研究习近平“奋斗”思想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界对“什么是奋斗”、“为什么要奋斗”、“为什么而奋斗”、“为谁奋斗”、“谁去奋斗”、“怎样奋斗”、奋斗的理论渊源和奋斗意义的研究,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奋斗”思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我们还应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加强对习近平“奋斗”思想的研究。

(一)习近平“奋斗”思想的哲学蕴意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大智慧,是“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使人崇高起来”的大聪明。习近平“奋斗”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中国70 年的辉煌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地里长出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的,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勤奋劳动创造出来的。习近平“奋斗”思想是这一奋斗成果的思维形态,它统一于奋斗实践的物质统一体中,它深刻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践履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从奋斗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抽象,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精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这种奋斗使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的重大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继续发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才能继续创造民族辉煌、成就民族伟业。习近平“奋斗”思想正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民社会的科学总结,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的充分展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是新时代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对“三步走”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谋划,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现。

因此,在研究习近平“奋斗”思想时要高度重视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哲学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该思想的深邃性,才能体现出该思想的大智慧和大聪明,才能体现出蕴藏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奋斗”的哲学蕴意

“奋斗”是习近平“奋斗”思想的内核,对“奋斗”的哲学理解是认识习近平“奋斗”思想哲学蕴意的关键。奋斗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奋斗既是奋斗的实践活动,也是对实践活动的精神提炼,即奋斗精神。有什么样的奋斗实践就有什么样的奋斗精神,奋斗实践决定奋斗精神;同时,奋斗精神又反作用于奋斗实践,为奋斗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奋斗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人类只有通过艰苦奋斗的实践活动才能改变自然物的原始形式满足自己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人类只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通过艰辛的思维活动和理论探索才能发现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认识飞跃,再去指导改变了的现实社会。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都是奋斗的活动。在习近平“奋斗”思想的研究中必须充分认识“奋斗”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意义。唯有如此,才能在认识奋斗精神的同时充分认识奋斗的实践存在。

(三)习近平“奋斗”思想历史演进

习近平“奋斗”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是这一思想的主要贡献者。因此,习近平个人的成长经历,尤其是思想的成长过程是研究习近平“奋斗”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研究方法上的体现。在我们可以查阅到的资料中鲜有发现学者们对习近平同志知青岁月,正定时期,主政福建、浙江、上海时期关于个人奋斗思想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研究领中的缺失,这应当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在研究中我们只有联通习近平同志个人思想的成长历程,尤其是关于奋斗思想的成长历程,才能够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习近平“奋斗”思想中个人思想的贡献,才能厘清习近平“奋斗”思想与习近平的“奋斗”思想之间的关系,才能为科学的研究习近平“奋斗”思想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才能使习近平“奋斗”思想形成可以贯通的历史。

猜你喜欢

奋斗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浅析穷二代大学生怎样奋斗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体现出的西方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