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校史在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研究

2020-12-0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史档案馆受访者

朱 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档案馆

杨桂明/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美国的唐纳德·里奇(Donald A. Ritchie)在《大家来做口述历史》(DoingOralHistory, Third Edition, 2015)一书中指出,口述史是通过记录访谈的形式,收集记忆和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的一种史学分支学科或历史研究方法[1]。口述历史可以填补重大历史事件或普通生活经历等没有文字记载的空白,至少能弥补其不足[2]。美国历史学者艾伦·内文斯(Allen Nevins)于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口述历史档案馆,标志着口述史与档案馆工作建立了联系。在我国,口述史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30多年来相关部门基于这一概念开展工作,抢救了许多宝贵史料。开展口述校史工作,即是以回忆访谈录音为主要途径获得史料,并进一步核实、加工、整理、研究,它是与传统的文献史料工作存在区别,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3]。口述校史主要以抢救校史资源为目的,弥补高校历史上的找不到的依据,并通过多方的口述访谈拓展校史编研的途径,丰富高校档案馆的馆藏资源。

1 口述校史在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文化是档案工作的精髓所在,更是档案馆的立馆之宝。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释放档案资源巨大潜能的基础上,把“死档案”变成“活档案”,把服务学校党委决策、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师生作为发挥职能作用的主渠道,为大学文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口述校史属于口述资料的范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口述资料都可以作为档案收集到档案馆。口述资料成为口述校史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口述资料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高校历史,并且与校史有相关性;其次,形成口述校史要有规范化的流程;最后,口述过程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等经过加工制作后,受访者要确认访谈实录整理稿,并如实填写《口述校史采集、保存、使用授权书》。在高校开展口述校史工作,首先是为了存史,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全面地探究历史真相;开展口述校史工作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因为受访者大多是与高校共同成长起来的老专家、老教师、老校友,请他们回忆过去,并通过口述校史形式保存下来,不仅是对高校发展过程和细节的有效补充完善,也是对高校文化积淀的再挖掘、在深化,对于更好地进行文化育人、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2 如何做好口述校史工作

口述校史的兴起,可以说是拓宽了高校校史收集利用的新视野,丰富了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同时开辟了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新路径。高校口述校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开展口述校史工作首先要定好位,即要明确为什么开展口述校史工作和怎样开展口述校史工作。

2.1 口述校史的外围智力支持

寻求外围智力支持,邀请了解学校历史的老同志组成口述校史顾问组,他们可以是平凡而普通的退休职工,也可以是某个领域专家教授,更可以是受访者本人。顾问组老同志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挥他们对学校历史和人物了解的优势,为口述校史受访者的选择提供智力支持。

2.2 口述校史受访者的选择

高校档案馆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提供利用高校各类档案资料。口述校史资料能成为档案,收集抢救的主体是高校档案馆,收集对象是年龄较大且掌握着重要口述资料的人群,或者是高校成长过程的重要人物,他们被誉为“活着的历史”或者是“活着的档案”[4][5]。对于开展口述校史的高校,可以根据受访者人物特点,分期分批对学科创建人、建校元老、杰出校友等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口述专题访谈。同时对每个受访者进行前期了解,预先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征求受访者的意见建议、制定访谈提纲的过程,达到与受访者预热了解沟通磨合的目的后,正式进入访谈阶段。

2.3 口述校史的访谈与整理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学校成立口述校史访谈与整理组,负责设计访谈提纲和具体的访谈、录像或录音工作。在前期的工作中,要对相关人物进行仔细摸排,对受访者进行精准化的了解,筛选出合适进行口述访谈的人物作为受访者,并与人物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再选择恰当的时机对人物进行现场访谈,访谈次数要根据受访者的身体情况等实际情况具体而定。访谈结束后对访谈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原汁原味的材料,这是第一手资料。口述校史资料在进入高校档案馆时,还要经过多方的核实、鉴别、研究,去伪存真最终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档案。

2.4 口述校史再加工

学校还成立了开发利用组,其主要任务是对访谈与整理组形成的原始资料,包括文字、照片、影像等进行全面整理再加工,形成有档案价值的、可对外利用和展示的产品,并为口述校史后期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素材。

3 口述校史在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3.1 利用口述资料建立电子数据库

建立便于检索和利用的电子数据库,是口述校史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口述校史经过访谈、整理后,形成大量的文字材料和声像材料,而这些材料最终要以怎样形式开发利用,需要高校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口述校史档案形成的数据编制索引目录,形成口述校史档案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具有容量强大、查询快捷、利用方便的优点,这也是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工作的必然选择。

3.2 利用口述资料编撰校史方面的书籍

加强口述校史工作,在丰富馆藏校史档案的同时也推动了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即高校档案馆可利用口述校史编撰校史方面的书籍。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地区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

3.3 利用口述资料丰富校史展陈形式

口述校史采集完成后,会形成大量的音视频资料,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音视频资料,发挥其价值?高校在校史展览中可以展出实物,可以展出图片,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展示这些音视频资料。不过不管以什么形式,都需要注意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要以受访者为建档单位,编制卷内目录,从受访者前期材料的准备到中期的访谈内容再到后期的整理加工,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便于开发利用。

3.4 利用口述资料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校史宣传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档案馆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档案馆开设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有27所。高校档案馆应当用好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进行高校档案文化宣传,比如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现口述校史,使口述校史更为生动与直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校史档案馆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校史故事演出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校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研究
——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
校史档案在传承高校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