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绩效管理在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2020-12-08韩茜
韩茜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近些年来响应社会发展建设的需求,国家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在逐年的增加。随着高校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在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中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于现代高校的发展需求,为了确保高校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就需要通过对高校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来确保高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高校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将管理更加深入,来确保各组织可以高效有序运行。
一、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够
部分高校在进行学校重点工作规划时,认为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重点工作,预算管理只是学校财务处的工作。因此在进行高校预算管理时只是财务处的负责人来进行整体的预算,预算精细化管理需要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学校领导层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各部门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也不够完善,使预算精细化管理无法准确的落入实处,预算管理的目标与学校实际的情况存在着偏差,最终使学校的发展目标无法有序的完成。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完善
预算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算编制。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是通过对上一年的预算和实际支出进行结合,来对下一年的预算进行估计,这种预算编制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缺乏合理性,无法将预算的目标更加细化,同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无法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导致预算精细化管理无法有效的实施,使学校的发展受到影响。
(三)预算执行的认知存在偏差
预算执行是检验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在高校中对预算编制加以重视,而对执行结果不够重视的情况很多。教师为了达成教学育人以及科研等目标,就需要对资金进行筹集,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预算申请时做了充足的准备,而在预算得到批准后没有对预算进行执行,导致资金得到了浪费。而年底为了完成考核目标,又集中突击的进行资金的花费,导致产生了某些不必要的支出。在经费支出时对其使用效果和具体的内容没有多加考虑,使资金无法发挥既定的作用。
二、绩效管理在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中的建设
为了确保高校的资金可以高效的使用,就需要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来进行建设。绩效管理可以通过对预算全方位、全过程覆盖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利于避免资源分配不均匀以及资金浪费的问题,因此在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时需要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来促进预算精细化管理建设。
(一)培养预算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高校的预算管理涉及到学校的很多方面,因此在进行预算时数据不能只来源于财务处,需要各个部门共同配合,通过预算管理的平台来进行数据的共享,从而确保预算精细化。高校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时要提高对其重视程度,通过对预算目标进行细化,来使预算目标进行下放落实,使各个部门的人员可以参与到预算精细化管理中,使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预算精细化管理可以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精细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时,要建立精细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对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来促进高校精细化预算管理。学校应当通过制定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方法以及绩效管理的方法,以制度来对预算管理进行约束,同时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时,要以绩效管理为方向,使其管理更加的科学有序。同时在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时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管理的培训,通过对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及绩效目标等标准进行要求,来使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绩效管理。
(三)进行绩效管理全面覆盖
为了确保高校发展时资源可以得到有序的利用,就需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对资源进行分配时要以绩效为导向,这样可以确保资源得到科学的使用。通过将绩效管理全覆盖来将各项收入进行精细化的分配,确保学校的项目可以有序的运作,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促进高校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粗放式预算管理已经无法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只有通过在预算管理中合理的利用资金才可以使学校的发展有序进行。因此,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使全体员工可以主动地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在进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时通过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将预算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使高校可以得到科学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