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实现理路
2020-12-08赫宁
赫 宁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强大的融通性、凝聚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支点。其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支撑着文化发展的进步。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锻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提供了现实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理路,使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在多元环境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党团教育与校园活动建设等方面找到契合。
一、合力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宜发展氛围
(一)众智所为,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的伟大精神信念,是锻造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精神力量,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指引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大学生对其当代价值的转换不是很理想,传承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诚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扶持密不可分,要强化政府的权威宣传与相关教育部门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健全财政以及法律保障建设,促进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合法化、科学化。为健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协同发力。
(二)积力之举,勇担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之责
要使优秀传统文化进耳畔、入心田,学生在“人伦日用”中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和媒介信息不容小觑。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与舆论引领力,应严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高地,在全社会掀起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浪潮,让学生在校园外的广阔天地中自觉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遵循传播规律,在展现中华民族凝神聚气的崇高气节中筑牢学生文化自信的丰碑。协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激励机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做好教材修订工作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随着高等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手段的转变,教材的修订尤为迫切和重要。首先,要靠编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真知真懂,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之维,在二者的契合性上加强研究为融通做好学理性准备。应以教材不同书目来划分融入的文化内容,多引用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的至理名言、思想成果,高度贴合教学内容使二者相得益彰。其次,教材融通要合理,不能生拉硬套影响到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再次,构建精密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在教材编排结构中留置问题悬念并嵌入自主探究和实践研讨,引导学生树立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意识指导实践。
(二)增强教师队伍自身文化素养,健全培训与激励制度
一方面,高校缺乏从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很多教育者难以胜任文化传承与教学任务,但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水平的高低恰恰折射出文化教育的最终效能;因此,规范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制度亟待建立。通过外聘专家进行学术指导、开设文化讲座,对充实教师的知识架构、拓宽学术视野,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投入教学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教师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健全激励制度,以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工作主动性,达到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水平。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党团教育与校园活动建设
(一)重视党团组织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
在党课、团课和其他组织的教育中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优秀传统文的源流。着重阐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从何而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以“大同理想”、“天下为公”等整体主义精神来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样取得革命最终胜利以及必将长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历史必然。在党团教育和相关活动中设置主题,激发学生的报国之情与强国之志,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举。
(二)重“行”创设校园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促活互联网教育载体
校园实践活动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向“行”转化的第二课堂。我国传统节日内涵性与延展性俱佳可作为校园活动的重要教育内容。可开掘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的价值资源,选定传统节日、习俗等开展校园主题活动,通过借鉴戏曲、舞台剧等多元形式进行思想熏陶。此外,必须借助网络时代有利优势,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遗产与艺术成果、历史文化故事等高质量的文化内容。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且引人入胜的网络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工作非一蹴而就,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高质量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