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孔子思想的扬弃*
2020-12-08苗笛
苗 笛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孔子的思想体系的体现,《论语》蕴藏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原则、方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了“理论灌输”、“实践锻炼”、“典型示范”、“批评与自我批评”、“劳动教育”等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儒家经典有选择的继承与改进,为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烙入了深刻的民族内涵。
一、思想精髓的合理汲取
(一)道德自省和行动自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典型示范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
《论语·里仁篇》有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这种为仁由己的思想,肯定榜样的作用,肯定人的道德自觉性,强调内省和自我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体现即为典型或榜样示范法和批评尤其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法。
典型或榜样示范法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示范,引导人们参照榜样加以自检,带动人们学习、效仿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认知、规范行为目的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榜样人物辈出,这一时期的典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巨大。通过发掘并培育典型和榜样,传播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所取得的非凡业绩及所展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人生价值,成为各阶级民众的学习榜样及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精神楷模。
军队中的典型多是出现在抗美援朝的战场。涌现了如黄继光、杨连第、孙占元、邱少云等一大批典型英雄人物。中央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对英雄人物进行宣传,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其独特典型的影响力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影响最为深远。英雄们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乃至整个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感人事迹的宣传,活的榜样的树立,对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推动立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部队组织英雄人物“现身说法”,组织巡回报告团深入基层作报告,甚至直接把英雄事迹编成歌曲、戏曲、画册广为传颂,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在部队形成了“学英雄、争立功”的活跃气氛。
除军队中典型之外,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不乏先进典型。如广大政治工作者典型,工人典型、农民典型等。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中,有多年军龄的老红军副司令员段苏权的事迹、工人典型中的“孟泰精神”、时传祥、王崇伦及郝建秀、赵梦桃等一批女模范也成为先进代表。此外还有对先进农民典型李顺达的宣传学习,及对如保尔·柯察金等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榜样英雄人物的大力宣传。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有效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境况,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斗争方法尤显重要。
这一时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主要在党内、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四类人群中开展。1950年5月,随着《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的发布,党中央要求用学习文件、总结工作的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工作的自大、自满情绪,防止产生官僚主义,以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改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对知识分子中错误思想更需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改造,通过多门课程的学习,教育的同时改造思想。广大知识分子通过响应党的号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先前的错误立场,到改变,清除了“三座大山”的影响,同时端正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整个阶层的状态和面貌焕然一新。党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在批评的同时不忘鼓励,分别对待,团结加改造。毛泽东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2]通过运用典型教育,党把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及典型代表蕴含的精神内涵传递给了人民大众,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经过“道德自省”内化,影响或改变人们的态度,最后外化成为“行动自觉”,实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教化目的。
(二)文武俱在,方堪大任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与“均衡教育法”
孔子善射,善御,还曾亲指挥过战争。《论语·雍也篇》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孔子在这里强调,文采和质朴相配合适当,才能避免粗野和虚浮,就是讲要文武俱在,方能堪当大任。
首先体现于党对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教育方面。其一,文武兼备的儒家思想充分借鉴,抓紧宣传、组织群众、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来提高大众的精神觉悟和文化修养,同时不放松武装,通过定期军事训练提高农民的武装能力。其二,党在建国后的教育方针更是对文武兼备思想的切实反映。在强调知识重要性的同时,建国伊始便提出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四育不可偏废,毛泽东在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文化大革命时期结束后,重新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平衡发展。
再者,党在坚持多方位、多角度、多对象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同时,继续抓紧对军队的领导,提升军人阶级觉悟,保持军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建国之初,虽然大部分国土已获解放,但仍有如南方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处在匪患控制之下,不稳定因素下社会危害极大。而人民解放军战后内部存在着大范围“解甲归田”等思想。为了巩固胜利果实,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我党在全军中开展了以继续保持革命斗志及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继续保持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及继续战斗精神的教育任务。文武俱在的理念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年代,对个人还是民族来讲都是必须且必要的。
二、再造与发展——从劳教结合看“劳动教育法”
《论语·子路篇》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1]
孔子在这段话中不满樊迟所为乃“小人之事”,他认为应作“大人之事”,除了有希望各人各安其位的思想之外,轻视劳动,对学生参加社会生产不赞同的意思也存在。
事实上,人类诞生之日起便有了劳动。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项制度和文教方针的变化而转变,在不同阶段和时期呈现的特征不同。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生产力拉动经济迅速上升是全国人民的迫切心愿,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结合特殊时代背景,多措并举指导干部、工农、知识分子等投入到生产劳动之中,培养出“完全知识的人”,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根据过渡时期的实际情况并借助苏联的教育理论,“劳动创造世界”等观念得到广泛宣传。劳动教育体现了道德素养,更是一种建设发展。人们通过工业、农业等身体力行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身体力行,在思想上加深对于劳动的理解;而劳动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更能够创造出一定的社会财富,促进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肃清旧思想,革新旧教育。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也由解放前着重培养隶属于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目标的改革使得学校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课程均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最终目标,培养符合时期需要的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劳动者。在高校,为落实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政策目标,增加了生产实习的内容以加强学校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据1952 年颁布的《中学暂行规定》及后期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1955 年《关于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指示》及次年《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等文件要求课程要与社会生产建设同步,让学生学习理论之时动手操作,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小学教学计划》也指示了从小学开始起应该加强基本生产和劳动教育。1955年10 月,中央号召大中城市的学校开设农业生产、工厂制件等与劳动生产相关的课程,次年全国各地师范学校普遍开设“教学工厂实习”、“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及实习”等相关课程。近200 万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这其中也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劳模和典型。
为加强对劳动的体悟,加深与劳动人民的情感,使思想理论水平得以提升,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也加入了工业建设和农业生产之中,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劳作,通过亲身劳动,自我教育,劳动光荣的观念得以树立,在更加拥护党中央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敌我立场,凝心聚力谋发展。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参加土改的知识分子已超过800 多万。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教育在性质上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在阶段上属于劳动教育的探索阶段,虽然缺乏科学的指导,零散且不系统且合理性较弱,但如火如荼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的建设,有助于人们摒弃传统“以劳为耻”的旧思想,形成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诚实、简朴等优良品质,将劳动行为上升为劳动情感,形成社会主义下的劳动价值观。知识分子通过社会实践劳动的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干部通过与人民群众同劳动,走群众路线,更加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劳动人民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普遍的尊重和关爱,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在加深彼此情感的同时保障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中一直贯彻着劳教并重的原则,这种批判和发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劳教结合”思想的提出与实现是对经典的再造,也是对经典的尊重。
《论语》留给思想政治教育太多的宝贵财富,除文中所提,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都突出的体现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孔子思想中汲取养分,并根据客观实际和变化着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再造与发展,形成了既有传统教育基因、又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中国共产党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