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联动模式探索*

2020-12-08支双成靳晓霞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党团基层组织育人

支双成 靳晓霞 金 利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自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来,以“十大育人”和“三全育人”为导向,认真领悟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实施;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不可少的。

一、建设与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党团基层组织的成员和班级共建与管理的参与者往往是高校大学生中积极进取,主动担当和能动性强的班干部,新形势下扩大和巩固党的执政的青年基础,是引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格物致知和立德树人的场所,也是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1]。加强和完善高校基层党团基层组织建设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在高校大学生中应广泛开展基层党团建设的活动,有助于加强高校基层党团基层组织的建设,有助于先进党团思想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使高校党团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党团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基层班级的管理和建设。

高校党团基层团组织和班级共建联动模式的建设和实施是更好的实现高校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高校中的党团基层组织建设模式一般以校院两级党团团委和学工管理部门的统筹推进,以专业和班级为单位成立党团支部,以实现全体青年大学生的全覆盖。此外,基层组织建设和班级共建工作是以团委和学工管理部门各项工作落实的主要载体,肩负着把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的根本职责和各项职能落到实处。脱离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高校育人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将受到干扰。只有建立和完善高校良好的党团基层团组织和班级共建的联动模式,才能顺利和高效的开展丰富的团建和学生管理工作。另外,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在联动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而联动模式的健全,将更加高效的促进党团先进思想来武装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为党的建设输送忠诚可靠的后备军。

高校大学生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有广泛的组织和群众基础,负责特定事务的开展和落实,同时协助校院团委和学工管理部门进行思政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高校学生干部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党团组织基层和班级学生干部的工作的重点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养成教育、辅导员工作的保障以及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学生干部的参与和实施,有助于基层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和反馈,也有助于我们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学生思政教学和学生事务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有效推进全国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并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良好循环。因此,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联动模式建设与实施是高校一线思政及管理必须考虑的课题。

二、建设与实施的方法

(一)以管促管,促进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党团基层组织干部和成员在思政理论和思想上的先进性、广泛性和能动性优势,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借助高校青年大学生乐于沟通、交流和聚集的特点来寻找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方面更加深层次的有机融合。借助“智慧团建”等平台和活动,有效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理论涵养和红色基因的传承。高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团组织和班级共建。传统的党群组织往往侧重于基层先进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头脑武装和政治理论的深入学习。另外,班级的建设涉及专业学习、日常事务管理、班级成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班干部在协助高校学工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更多的考虑“事情”的推进实施,很少在班级的建设中加强思政理论和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提升和锻炼。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如果高校团委与学工管理不能很好地统筹融合,将不利于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让党团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有效的贯穿到班级共建和管理始终,让彼此的监督和管理有机融合和加快促进。有效的促进高校思政队伍在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职能发挥,更加有助于高校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二)以范促范,推动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良性运转

借助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及班级班干的集体荣誉感和模范带头效应,以点带面,以面促建,形成良好的以范促范机制。学生典范在班级共建和学生各方面养成教育中起重要作用,以此为素材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梳理身边先进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尽量立足青年大学生可以“触及”的典范和事例。用典范进行教育和引导,以范促范,有效促进身边的同学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参与者进行监控和反馈,阶段性的引导和提升,推动高校思政工作覆盖基层,做到实处,真正起到提升全体青年大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以能促能,助力高校青年大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工程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统筹规划,着力推进和实施青年大学生能力提升工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和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案。高校团委和学工在此可以集中培育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四有”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者,让有能力的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成员参与基层的思政级班级管理工作中去,以他们优异的表现和应对及处理事务的能力来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和成长。提高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成员培训的实效性,使“立德树人,成长成才”成为追求,使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成员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更高的定位。

(四)以建促建,扎实推进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

首先,认真领悟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要坚持不懈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学生成长奠定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大学生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加强自身学习和理论体系完善。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中,可以更好的诠释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工作一线辅导员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校青年大学生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学生发展和养成教育放在首位[2]。要坚持不懈抓校风和学风,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素养、文化涵养,让青年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栋梁之才[3]。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三全育人”中的政治高度、政治深度和政治温度,把扎实推进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落实到理论武装、理论思考和理论行动中来。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目标和己任,更加自信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青年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的自律性,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学生相统一,坚持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其次,加强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成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是以建促建,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关键,基层党团和班委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辅导员工作的延伸。因此,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成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是重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容易出现“两张皮”,要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监督、考核、反馈和跟踪解决的机制。让联动模式的建设和实施能够有效的解决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缺乏、类别模糊、情景匮乏、能动性欠缺和反馈机制不完善问题。进行案例式分析,案例式学习、案例式推广。以管促管、以范促范、以能促能、以建促建,切实把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的更好。

再者,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完善共建联动体系。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提升新时代高校育人的高度和力度,要敢于发现和解决在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联动模式实施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要坚持科学的眼光和头脑去处理问题,同时问题源于实践,要到实践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问题成为联动实施和建设的引导,完善高校党团基层组织和班级共建联动模式实施和建设联动体系。

最后,及时总结提升,典型经验及时进行提炼。好的经验可以复制、好的方法可以传承、好的思想可以遍地开花。在项目实施和建设过程中,也是我们不断学习、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好的经验、理论和方法总结提炼出来,将有助于推进高校实施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有助于不断加强和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引导高校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队伍加强工作管理、深化实践、提高理论素养,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更加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坚持“以管促管”、“以范促范”、“以能促能”、“以建促建”的“四以四促”高效管理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高校的立德树人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的更好。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高校党团建设工作和高校学工管理联动管理和任务落实的高效方法,在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兼顾学业和人生规划发展,实现了个人理论武装和集体成员政治理论武装的联动;实现了个人理论思考和集体成员理论思考的联动;实现了个人理论行动和集体成员理论行动的联动;实现了个人能力提升和集体成员能力提升的联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猜你喜欢

党团基层组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