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2020-12-07陈桂楠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电影

陈桂楠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因其情节的综合性、语言的生动性和人物的逼真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与人文紧密相关,因此近年来,将电影作为高中校本课程中的一项重要资源而进行开发与利用被纳入研究。总体的形式为,为达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个时代特征等教学目的,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筛选出优秀且符合学生需求的某几部或某一些片段让学生进行观看。此种教学思路目前还在探索和实践中,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概述,希望对各位教育工作者有帮助。

【关键词】电影;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

引言:

高中作为学生由以学习为主的校园生活到需要各种能力的成长并进的大学生活的重要过渡,教师应重视其人文方面的培养【1】。尤其是语文工作者,应将语文的思维习惯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电影作为老少咸宜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无疑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如果教师能将其充分利用在教学工作中,对于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1.高中语文教学可利用电影作为教学资源的时代背景依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得不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放眼于古今中外,横至国际形势,纵至历史兴替。而高中生由于必须花费大量精力来学习文化知识以应对高考,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只能在教学过程中补充插入实事内容,各科相较而言,语文科目就成了重大突破口。

另一方面,由于当下各种媒体横行,高中阶段的学生更乐于接受新潮的事物。而电影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能表现出几十万字的小说内容,且具有教育意义,因而成为众多教学工作中所着重研究的对象。电影不同于电视剧,没有冗长的剧情,更适合高中生的情况。另外,电影的受众群体范围较广,由于群体效应,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2.电影这一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优势

2.1涵盖领域广泛

如上文所述,电影能在短时间内传达出丰富的意境。众所周知,电影都是小说改编,与文学作品直接挂钩,将僵硬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影视,其包含的,不仅有更加鲜明的人物特征,还有宏观的时代特征等。如电影【海上钢琴师】,在主人公1900提着行李即将走下甲板,告别他生长的巨轮时,他的眼神与周围各种意象的堆叠,形成了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人心中的难以抑制的情感,而这一点,电影能够做到【2】。

2.2电影是“活”的

文字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电影的存在就是让书中的各种形象变得鲜活,进而能够深入人心。如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原本贫穷的主人公程勇依靠贩卖印度进口的非法药物而使得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他的行为也为相当一部分买不起国内正版药的病人带去了福音。程勇非法出售药物无疑是饱受诟病的,但同时,若是启发学生换位思考,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抑或是站在某个因病拖累整个家庭的病人的角度,不难发现,社会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黑白。从这一层面,结合电影剧情,让学生们更加切实地体会到规则是死的,但法律不外乎人情,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希望学生们能守护自己心中的正义。电影的鲜活正是体现在此。

3.电影进课堂的具体形式

3.1与课本紧密联系

高中课本有许多名著名篇,其中更是不乏被拍成了电影,教师在进行新课讲解时,可顺带截取符合课本中所出现的片段的电影剧情,来作更加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影视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本所描绘的时代背景或人物遭遇。如在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时,教师就可选取电影红楼梦中相关的片段来作辅助讲解,结合人物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有更加生动的感知。

3.2选取历来优秀的电影,供学生观赏后完成观后感

自电影诞生之后,国内国际涌现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影视作品。如【霸王别姬】等经典。教师可选择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提供给学生,让其观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第后感。也可由学生投票选择想看人数最多的一部电影,在教室内集体观看,不仅更有氛围感,而且群体效应会使得学生的各种感官都更加敏感,对电影情节能更加感同身受。基于同一电影,观后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中就可轻易窥见学生的所思所想,还能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心得。达到电影充分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

3.3鼓励学生观看不同题材的电影,并以课前三分钟的形式轮流分享

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来说,电影了解书本以外的世界的绝好契机。当今社会不少高中生从出生就是温室的花朵,目光始终局限在课堂所了解和生活的环境中,很难有机会真正清楚所处的世界此时此刻正发生着何种变化【3】。世界终究是青少年的,因此他们有权力在这一阶段通过电影这种形式来感知不同人的生活。

3.4让学生分为小组拍摄微电影

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即学生不仅要了解艺术,还要创作艺术。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组织和合作的能力。通过此种方式,学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教师也能了解到当代年轻人所要表达的诉求,有力地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另一方面,高中阶段是学生急需认同的阶段,在平日枯燥的文化学习中,这种小组合作的项目可以使得学生找回个性。微电影还可作为教师和学生的珍贵留念,对于学生终生都是一种难忘的回忆。语文的教学也正是运用在台词的设计,环境气氛的晕染以及人物的塑造上,希望能够在学生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4.小结

高中语文教师一边肩负着指导学生应试高考的重任,另一边还要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眼界,因而需要更加花费时间和精力。电影是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教师不应忽视电影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电影在被生产,其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非常深远,值得文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更值得作为学生思维的一个延伸方向,供其肆意联想和想象。在对电影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路上,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毫无疑问的是,此种手段是有效且越發显著的。

参考文献

[1]张美华. 电影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05):16-17.

[2]惠丽丽.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研究——以濮阳为例[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3]饶梅. 山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安徽省岳西县汤池中学为研究对象[D]. 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电影
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中生态式儿童审美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