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上的应用

2020-12-07程璐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初中物理应用

程璐

【摘要】很多教师把教科书视为“圣经”,照本宣科炒剩饭;只注重罗列知识,不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抛开教科所,随心所欲陷入题海,只简单列出知识要点,大量解题,所选例题指向不明,要达到的目的不清;做试卷,逐题讲试题;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爱听。当前复习课的现状是效率低下,学生不愿“动”,课堂无生成,课堂形式单一。基于课堂教学出现的低效能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刘濯源教授提出了“思维可视化”的概念。可视化思维,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这种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大脑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初中物理;復习课 ;应用

通过依托南昌市教研室组织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系列课展示观摩活动,正在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上的应用案例研究课题,改变初中物理教师传统灌输的教学观念,启发更多的教师养成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本文以南昌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动中的两节同课异构课为例进行赏析,展示出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上的应用。

本次教研活动中,熊老师和章老师都从创设情境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作为思维的主线,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基本概念,启发学生的物理思维,最后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生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将知识应用回归到生活中。

导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将物理情境可视化

熊老师从生活中创设情境导入,以小朋友的玩具吊车引入课题--简单机械,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的课标精神。这样的导入设计,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生活的实际,有利于复习课的思维整理。

章老师从身边非常容易取材的“矿泉水瓶”出发,学生人手一份,方便利用所学知识,重新理解矿泉水瓶的物理特征。

两位老师均从生活走向物理,尊重了知识产生的源头,很好地体现了物理课标。

新课:实物还原物理问题  将过程思维可视化

随后熊老师以吊车为主线,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引领学生“解剖”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物理量。从吊车实际中指出杠杆、滑轮、轮轴的部位,解释相关的物理概念,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对应的物理知识。通过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章老师以瓶子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出压力、压强(固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基本概念。章老师善于就地取材,运用身边的各种器材完成压力、压强等探究的实验。章老师在展示连通器的时候,用实物展示的方式,突破了连通器“上端开口”的难点。

结尾:物理回归生活  将应用思维可视化

熊老师整堂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原则。熊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主线清晰,紧扣解决问题的目标,教学重点明晰。通过实物展示,突破了“简单机械中概念的难以理解和学生在复习课上兴趣不高”的难点,最终实现将复习的物理思维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本次同课异构有很多新颖之处,如下。

学生方面:(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物理就在我们身边。(2)学生能够很好地、较完整地回顾所学知识。(3)知道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升了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师方面:(1)通过观摩课例,感受到了教师上课语言精炼的重要性和提问的艺术性。(2)要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如用蒙版挡住字体,比鼠标点击更实用更方便;投屏的使用,方便全体师生看到学生的反馈情况,以便于师生思考、修正和完善学生的学习行为。(3)运用教学机智。在课的收尾部分,熊老师讲到了工程惯性车、吊车在工作时要张开机械臂等等,将未讲完的放在后续的课堂上,作个预告,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更加体现了教学的机智。

当然,本节课如果可以把课件做一些小调整,将解题过程超链接在题目中,想看解题过程的时候,可以点击;不想看的时候,可以及时关闭。这样的设计会提升课堂的灵活性。如果有设置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的体验感会更强,对知识的吸收也会更好;在学生展示的时候,实验器材可以放的高一点,器材尺寸大一些,可方便进行实物展示。如果器材尺寸小,也可建议使用投屏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实验。

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运用图示技术进行整理复习的知识点、复习思路、解题过程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内容包括逻辑思考能力(概括、推理、归纳、分析等)训练、理性解题能力训练、发散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训练、对思维可视化教学资源(课件、图示化学习模板、解体模型等)的有效运用。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整理复习课的抽象问题,借助可视化技术,将抽象思维用“可视”的方式呈现出来。构建思维可视化的物理复习课堂教学模式,学会用图示教学,情境教学,讲故事、视频展示、实验探究等教学策略将思维“可视”,以解决复习课“难”上的问题。

将思维可视化落实到自身的常规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和反思,构建思维可视化的物理复习课堂教学模式。南昌市初中物理教研重视对思维可视化的研究和资源共享。通过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初中物理教师将抽象的思维转为可视化的能力,进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濯源.思维可视化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

[2]刘濯源.基于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效能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6,(19).

猜你喜欢

思维可视化初中物理应用
“思维可视化”教学,引发“每一个”的“脑内革命
核心素养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思维可视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