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

2020-12-07刘文波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刘文波

【摘要】小学科学教师如何解决小学生没有自制力和安全意识的问题一直是教师思考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教师们绞尽脑汁。为了把小学科学课堂打造成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再加入新时期的元素,使小学科学的教育不再是难题,为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引言

科学大概念,指的是科学教育目的为实现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基础内涵,结合科学中的十八个大概念,根据小学课程内容,联系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际生活,通过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螺旋教学更好巩固知识、联系生活解释身边现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落实以上策略,以此提升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

一、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梳理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指示,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定位应有明显的启蒙和激趣性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实现从接受常识到形成科学认识的转变,让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收获快乐和兴趣。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应该“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过分地要求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背诵记忆,而忽略了科学课程强调自主探究的特点。长此以往,小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概念知识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探索欲和好奇心受到挫伤,这种错误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整体效果的低下,与课程设立的初衷相背离。

(二)教学方式固化陈旧,忽视培养探究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师仍然喜欢以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下,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大多只能停留在教材的文字叙述上,难以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保障。例如,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参与积极性,且涉及许多实验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单方面地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太小,无法参与动手实践学习,大多选择为学生做实验演示,要求学生背诵实验原理、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数据。在这种教师包办的实验课上,学生很难获得乐趣,对知识的理解也难以透彻,科学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也就更难得以实现。

二、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策略

(一)横向教学完善科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教师应该从指导学生熟悉生活开始,逐步延伸到学习科学大概念,将科学大概念联系起来,初步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科学课程主题与主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基础,立足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横向教学开始,完善小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引入丰富的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与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讨。例如,科学大概念其中之一是“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章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题循序渐进教学,通过“我们关心天气”“天气日历”等课程,让学生初步认识天气,通过“测量气温”“测量降水量”等课程,让学生认识气候包括气温、降水等。教师可以引入央视天气预报的截图,展示不同城市同一时间的气温与降水,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先让学生思考再解答。教师根据科学大概念中的相关概念,与小学科学课程建立联系,结合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与探究,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图文信息,以及提出相应问题,引发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和探析,之后进行解答,以此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

(二)纵向教学强化科学知识

纵向教学是指结合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教学,以此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科学知识,强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熟悉基础的科学概念,接着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并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结合基础科学知识思考与解答问题。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的方法,然后予以讲解,并出示类似问题让学生训练。例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科学概念是:食物在口腔里经历初步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参与食物的消化,功能各不同。教师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嚼碎、咀嚼与唾液混合的动画,提问:为什么馒头或米饭在口腔里咀嚼的过程中会感到微微发甜?以此引发学生思考与探析,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探析此问需要明确食物在口腔中混合了什么物质,馒头或米饭主要物质是淀粉,它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混合,能够转为糖类,所以感到发甜。教师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体口腔中的组成,认识到不同牙齿具有不同的功能,牙齿对于个人是非常重要的等基础知识。接着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析,然后进行解答,有效强化科学知识。

(三)课堂上需要教师辅导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充分发挥辅导作用,在教学科学这门课的时候,为学生提供时间和条件,以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能力和自行思考的能力。然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构建高效的科學课堂。在科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科学分析。这样比盲目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讲到机器人的时候,先让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领域运用了机器人?机器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难题分别表现在哪里?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勇敢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只要提出自己想法的学生,教师都对其进行表扬。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大概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明确科学大概念的主要内涵,并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引入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资源,通过横向教学、纵向教学等,以此更好帮助学生完善科学知识、强化科学知识、更好巩固知识,以及有效解释身边自然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大概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启发学生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建武.浅谈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2015(5):32—33.

[2]史青华.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1(7):22—23.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