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困境及改进

2020-12-07袁本清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改进困境教学设计

袁本清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学習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困境;改进

引言

现阶段数学教学目标已经发生明显转变,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困境

1.1目标设计“空”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心。在实际目标设计时,部分教师未吃透学情不能明确教学起点,未吃透课标不能明确教学终点,未吃透教材不能明确教学重点。教师只重视下位目标设计,即学什么知识、学什么技能,而没有立足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上位目标设计,即育什么人、如何育人。还有的教学目标设计大而空,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可操作性,为目标而目标。

1.2学生自控能力不一,自主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以被动式状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随堂学习,教师的督促和监察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翻转课堂是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在重新调整教学课堂内外时间的基础上,将学习的自主权从教师转移至学生,学生需要自主规划学习时间,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查阅资料或学生之间交流讨论等手段,掌握教学知识点,并总结重点和难点。

2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改进策略

2.1基于高观点设计学习目标

目前教学设计应凸显“让教于学”理念,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变革意识,用教学目标的高度去引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居高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价值,认真挖掘隐含其中的学科观念、学科价值,基于学生学习需求高观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计应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按照“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逻辑来表述,并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具体行为,即学生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怎样的学习活动、能提升哪方面的素养。在设计和编制学习目标时,不要再人为地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彼此独立的三维目标,要注意将三维目标融合其中并对目标要素加以丰富,在立足“识记、理解”低阶思维基础上,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进行目标导航定向,以学生个体整体发展为导向,以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学生“走向哪里”。

2.2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课前学习阶段需要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微视频、视频课件及互联网丰富的在线课程完成自主学习、研读教材,记录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便在随后的课堂互动中进行重点咨询,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在编制教学课件过程中,可结合生活实例设置习题测验以便进行知识点讲解,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整理、汇总学生课前记录的疑点或难点,获取每一位学生自学情况,并科学合理地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互动阶段,由于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来讲授信息,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充分互动,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通过协作法和讲授法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吸取知识,让学生可以更专注于自身课程的短板,通过与教师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思考,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从而对重点或难点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得到心灵的启迪和智慧的开发。课后回顾阶段,教师应基于学生普遍认为的知识难点设置课后习题,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层次的扩展性练习题和综合性习题,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教材知识点、强化对教材难点的把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有效创设

以教学方法的有效创设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将整个课堂的知识点进行融合,由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通常都以知识点为主,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关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一般来说,由于学生的水平不一,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所涉及内容多,加之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教学目标的设立应立足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条件下,进一步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

2.4多元评价,提升单元教学实效

主题单元教学强调以《标准》中的评价要求为准绳,注重评价标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将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百分数”单元的评价,一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伙伴、自我皆是评价者,在多主体的评价中助力学生客观的自我认知。二是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根据“百分数”单元教学评价细目,采用课堂观察、口头检测、书面作答、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行为、态度等进行判断,全面整体地了解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以评价为导引,助力单元教学合理、有效地实施,通过单元教学的科学实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结语

教学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有序、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把例题和练习题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二次分解,让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要设计合理恰当的作业,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葛余常,李君.指向深度学习的微课导学案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杂志,2019(06):9.

[2]杨国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培养方式—综合与实践活动[J].福建中学数学,2020(01):27.

[3]武丽虹.建构核心问题,着力数学运算[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9(09):12.

[4]葛余常,武丽虹.初中数学微课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8(28):57.

[5]郑毓信.认清形势,砥砺前行(下)—寄语初中数学教师[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08):2.

猜你喜欢

改进困境教学设计
跟踪导练(一)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