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管理之精细化的探讨

2020-12-07陈俊郎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精细化学校管理

陈俊郎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个观念。是一种工作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更是一种工作责任担当的体现。

【关键词】学校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个观念。是一种工作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更是一种工作责任担当的体现。教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指导者,更是教育最直接的执行者。所以学校如何加强对教师的精细化管理,不纯粹是对学校的内部管理,将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更是对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管理的“三化”: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规范化管理就是要依法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个性化管理就是说在学校管理中既要注重规范化,又要注意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考虑当地的人文状况,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要日清月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

一、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学校对所有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无论是一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都必须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各个岗位有什么具体要求,怎么做,按什么程序,都必须非常细致清楚。如:作为一名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就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切实做好常规工作。只要有明确的工作岗位,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再加上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每个教职员工就能按岗按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减少工作内耗,提高工作效率。

二、有具体的管理制度

制度有最好的约束力和说服力,根据不同岗位特点,特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管理制度,减少人情难做,面子难看;避免大而空,不好落实或操作。言传和身教都很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身作则往往比讲授更有实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非常关键。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比如学校不仅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还要让教师要走出学校、关注社会,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的认识和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三、有清晰的管理思路

教育与教学是截然不可分割的,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通弄懂文化知识,还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学中把育人融合其中,多打感情牌,道德牌,“亲其师,信其道”,在一枝一叶中见到关情,在一点一滴中见到初心。比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式、体验式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明白做人的道理。精细化管理就得在“精益”上下功夫。

四、有高度的团队意识

从教学的细节入手,从合作的细节入手,教学相长,才能情暖课堂,教师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比如,一周或者一个月,又或一个季度一次的听课“诊断”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教学互助“取经”活动等等。同时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比如,在参加各类各种级别的教育教学比赛中,要通过集体备课、互相磨课的团队精神提高参赛教师的信心和水平;在竞技或竞赛活动中,有的学生个人竞争意识和表现欲都很强,要保护他们的这种上进心,自尊心,引導其懂得“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的道理。精细化管理就得在“细节”上做文章,

学校管理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但要管事还要管人,同时还会影响学生“三观”的培养和人格的建设。所以我们在实际的管理中既要注重方式与方法,更要管理的观念与效果,而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和完善。只要心系学生,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用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精细化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学校推介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奇妙学校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