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
2020-12-07蔡唐表
蔡唐表
【摘要】德育是立国之本,为国家之长久大计,而德育教学则是确立德育的核心内容,培养人才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本篇文章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学校的德育课程管理工作给出了相应的意见,期望可以改善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环境,进一步推动小学德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
前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一贯以来就高度重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视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正因如此,思想品德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关键的战略性的地位,而学校又是德育学科良好开展的主要基地,所以思想品德学科的良好开展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从而真正发展中国的综合性素质教育。
一、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1.德育教育的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教育内容与实际脱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体现了在学校教育中对思想品德教学环境的漠视,也直接造成了学校德育教育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学校品德教学内容也无法形成持久的教育影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明确学校品德课程环境中思想品德内涵的缺失,以确立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2.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落后
随着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理念的全面升级,学校教学格局也进行了重大的构建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学校还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模式发展停滞的问题,这一问题也直接反映了学校德育教学人员对思想品德教学重要性的理解缺失,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思想品德课程在学生思维中的建构和有效性,严重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另外,随着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进度,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式也已无法适应当前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需求了,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形成了不良影响。
3.德育教育体系缺失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在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成效已有明显的提高。不过,在部分学校德育教学的开展中仍然存在着学校德育教育系统基础不够的问题,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明确,或者课程规划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德育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知识,并以此形成牢固的品德体系和德育思想。
二、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对策
1.脚踏实地开展小学德育教育
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引导我国小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有道德、有大爱、有情怀的优秀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对我国人才储备与对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小学思想品德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脚踏实地的开展实际德育教育工作,即立足于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环境和小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需要,对有关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进行实时更新,及时了解思想品德教育动向,从而突破固化的思想品德课程框架的束缚,实现对德育课堂有效改善的效果。在小学生人格发展与道德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要定期组织和开展全国思想品德课程管理讨论会,在研讨会中对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情况加以认真了解,并将最新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和课程理念信息,及时传递给各个区域内的德育队伍教学工作者,有助于学校德育课程工作人员做到对新德育内容的良好把控,从而提高学校德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成效。
2.小学德育要与时俱进、更新方法
学校德育课堂改革要想获得实际性的教学成效,就需要采取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创新教学模式,第一,改变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把学生局限在固有的思想品德课堂空间里,不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自主发散,也就难以达到较好的思想品德课堂效果。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或深入到户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等知识领域的学习兴趣;第二,各地教育部门按照要求组织学校德育专业的人员开展德育教育教学的培训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专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老师将学校德育教学工作与其他科目的教育实现合理融合,從而发现小学德育内容与其他科目教育之间的主要联系,以便进行品德知识在科目教育中的潜移默化渗透,从而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德育理念与德育系统。
3.小学德育要立足当下、建立联系
要想进一步地从小学德育教学中获得实质性的德育成效,就应当把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当作检查学校一切工作的基本准则,切实做到以文化育人,以德育树人,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准、思想政治觉悟、社会道德素质、传统文化素养、做到明恩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此基础上,要想更进一步增强小学德育有效性,就必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维联系教育格局,从而营造浓郁的德育教学范围。在三维联系教育过程中,学校需要充分发挥主导地位,积极发现学校德育教学环境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点,以保证学生生活在德育教学环境中的绝对安全,从而接触到正面的德育教育,把立德树人视为三维教学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德育教育贯穿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进而实现学校德育教育教学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优势。
结论:总之,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我国小学德育教育要想真正获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加强德育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制度,逐步改变传统不科学的德育评估导向,通过脚踏实地进行教学、以与时俱进创新的方式、立足于当下建立联系,进一步拓展小学德育课堂的层面,从而达到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水平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俊英.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11):49.
[2]余考明. 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7):67.
[3]付建花. 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对策[J]. 2021(2020-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