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思考
2020-12-07邓华
邓华
【摘要】开展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为个人的学习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新时期,我国提出了“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的构建目标。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学校与社会需要共同提高体育发展效果。并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实现高效体育锻炼目标。本文将结合当前新时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
引言
学校体育是指学生在校园中进行的一系列体育活动的总称。社会体育则是指社会各界人士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体育运动的总称。尽管二者实现形式不同,但都属于体育范畴。学校体育发展与社会体育发展并行不悖,因此,为顺应新时期体育发展目标,可以共同从学校与社会入手,有效整合体育资源,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一、当前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现状
(一)学校体育教学观存在滞后性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比较而言,更加注重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考量。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最为严峻的问题是学校教学观念存在着滞后性,无法有效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心素质。首先是在体育课程安排上,学校体育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其次是在师资配备上,有部分中学为减少教学开支而直接安排其他课程教师兼任体育教师的角色,而忽视体育教学的专业性。最后是在教学资源配置上,由于学校未能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体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少之甚少。这一系列现实情况使得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得到有效进行。
(二)社会体育锻炼专业性不强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所不同。首先是在受众上,学校体育所针对的人群是学生。而社会体育所针对的人群,则是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包括学生在内的人群。开展社会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但当前社会体育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与学校一般,当前社会体育健身器材较为缺乏。其次,社区也未重视展开体育锻炼的必要性,社会人士进行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缺乏专业教练也是当前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无论是学校体育还是社会体育,在当前发展过程当中,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学校与社会需要共同发力,共同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共同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實现效应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能够为学生今后参与社会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社会体育运动理念,同时也能反作用于学校体育活动的高效展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学校与社区合力开展体育活动
要想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目标,首先可以从体育活动开展的主体出发,鼓励学校与社区合力开展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学校与社区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融入竞争的理念,展开学校与社区一体化的运动会。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同时,激发学生与社会人士双方的体育锻炼兴趣,达成事半功倍的体育运动效果。
例如学校与社区可以合作开展羽毛球比赛。羽毛球与其他运动相比较而言难度较低且运动量较少,适用性高。因此,学校与社区合力开展羽毛球比赛能够有效调动学校与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其中。在比赛时,主办方可以将参与选手分为男女组与青少年组及中年组。为提高羽毛球比赛的专业性,学校还应鼓励体育教师扮演志愿裁判的角色,为体育活动的有效展开保驾护航。在比赛结束后,学校与社区应当为学生与社会其他各界人士获奖者颁发相应奖品。通过奖励的形式激励全民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既能够充分激发出参赛者的潜力,又能提高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二)家长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另一位重要领路人,在培养学生展开体育活动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家长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身也应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以身作则发挥出带头模范作用。
例如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学校举办的亲子运动会。参与亲子运动会的过程,同样也是加强亲子之间情感的过程。在体育活动中的言传身教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而言,还是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在休息日带领学生共同前往健身房进行专业的体育锻炼。与学校相比,健身房器材更加丰富多样。学生在健身房中运动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并在运动的过程中,意识到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社区积极构建体育运动俱乐部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体育运动俱乐部的形式,加强双方联系。体育运动俱乐部的构建既需要学校发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更需要社会发力整合资金、租赁场地。通力合作的过程也是逐步相互融合的过程。学生在体育运动俱乐部中展开锻炼,能够弥补在学校体育学习中的不足;社会人士在体育运动俱乐部中进行锻炼,能够充分借力丰富的体育人力资源,实现高效的体育锻炼效果。体育运动俱乐部是以兴趣为核心构建而成。学生与社会人士在体育俱乐部中集中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强化“体育强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促进目标的达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共同发展,一方面能够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助力全社会达成体育强国的构建目标。在新时期,为提高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有效性,要从家长,学校,社区三方面入手,通力合作实现1+1+1>3的效果。家长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自身也应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学校也要为社会体育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只有三方通力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体育发展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文森.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31):151-152.
[2]巩香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家长,2021(29):16-17.
[3]刘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39(05):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