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苹果乔砧密植早果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2020-12-07刘晓红张金龙

西北园艺·果树 2020年4期
关键词:幼树主枝苗木

刘晓红 张金龙

山地乔化苹果幼园管理要达到树体健壮,早成形、早结果目标,应在选择适宜品种、立地条件基础上,从苗木定植开始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促进幼树多发枝、快长树,以提高土地有效覆盖率和光能利用率,促进有机营养较多地积累,为花芽形成奠定基础。我们严格按照“一年保成活促生长,二年定树形促成花,三年见果实促丰产”目标进行管理,达到了早果、丰产目的。现将关键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科学规划建园

1.1   气候条件   延安市宝塔区主要7项气候指标全部符合苹果生产最适宜区要求,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生区。平均海拔1 100 m,年平均气温7.7~10.6 ℃,年降雨量450~630 mm,年日照时数2 480小时,昼夜温差13 ℃,无霜期150~180天。

1.2   土壤条件   延安市宝塔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主要是黄绵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透水,耕性良好。宝塔区只有两个乡镇有部分残塬地块,其余都属于陡峭山坡地形,故我们称之为山地苹果产区。

1.3   园地选择   一般来讲,15°以下避风向阳的山坡地(以南坡地和西南坡地为主)、农田地是建园的理想地块,地势较高的台地也可以栽植山地苹果。坡地渠谷或坡地中、下部凹地、平地等地势较低洼的地块,春季容易形成霜眼,造成苹果晚霜冻害。为避开晚霜危害,选址时最好选坡地的中、上部建园。另外,应注意避开冰雹线,川地、林区不宜建园。

1.4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较强,抗旱、抗寒、抗逆性好的品种,以适合当地栽植的优良品种为主。参考引进新品种龙富、响富、神富6号、烟富系列、清脆、黑钻、艳红、维纳斯黄金等。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控制在10︰20︰70。

1.5   授粉搭配   授粉品种和主栽品种比例一般为1︰3~4。一个果园2~4个品种,根据面积灵活调整。

1.6   栽植密度   立地条件相对坡缓平整,密度宜大些,反之宜小些。提倡按计划密植,严格区分永久株和临时株,适时间伐。由于鼢鼠危害严重,建议栽植时适当加大密度,确保成园后不缺株,计划密植园宜采用2.5 m×4 m、3 m×4 m、   2 m×5 m的株行距。

2   严格栽植技术

幼园只有做到苗全、苗齐、苗壮、苗旺,才便于夺取早期产量。这在有灌溉条件的果园里比较容易做到,但在山地旱作栽培模式下,新建幼园常会出现缓苗期长,甚至苗木大量死亡的问题,不易达到上述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务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选用壮苗,就近栽植   新栽幼树缓苗期的长短和缓苗后的长势對早果丰产影响极大。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尽量不用重茬地培育的苗木,近年发现重茬地苗木基部有芽眼坏死和斑状腐烂枯死现象。二是提倡自育苗木,自育苗彻底克服了外调苗难以保证品种和质量,长途运输风干冷冻导致栽后成活率低、缓苗重、长势差且成本高的缺点。

栽前必须选择壮苗,起苗时尽量少伤根,起苗后立即栽植。壮苗标准:①根系发达。一般要求有较粗的主、侧根4~6条,长度20~25 cm,须根要多。②苗干粗壮充实,节间均匀。一般乔砧苗高1.2 m以上,距嫁接部10 cm处苗干粗度  1 cm以上。③芽体充实饱满。在距嫁接口以上60~80 cm整形带内要有饱满芽8~10个。④嫁接口愈合良好,没有检疫对象和病毒病(如苹果绵蚜、锈果病、花叶病、根瘤病、根腐病等)。

2.2   促使全苗,规范栽植   严格按照山地苹果建园“七个一”技术栽植,即挖1个大坑,选1株大(壮)苗,施1大筐农家肥,施1 kg磷肥,浇1桶水,置1张防鼠网,埋1个大土堆(秋季栽植)或缠1条膜(春季栽植),并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对苗木分级、剪根、蘸浆。根据多年经验,外调苗或气候干旱环境中的自育苗应先去叶片,然后按苗木质量进行分级,将劈裂的根系剪截,然后用1%~2%的优质磷肥水溶液浸泡6~12小时,可以明显促进根系伤口愈合和提高栽植成活率。

2)早挖坑,增施肥,蓄水栽植。一般秋季栽植的果园应该在夏季或初秋趁墒借机按规划定线开沟挖坑,沟坑深0.8~1 m、宽1 m、长1 m左右,开挖时将表土和生土分开堆放,沟坑底分层或混合填入农家肥、表土、作物秸秆及杂草落叶等至坑的中部,边回填边踏实,上面填少量生土沉实土壤。栽植前在确定的栽植穴内株施5~10 kg腐熟农家肥、0.5~1 kg磷肥,将肥与土充分搅拌均匀。栽时,将大部分混合好的肥土填入栽植穴内踏实,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再把苗木提放到栽植穴上,扶正看齐,然后在苗根上填入剩余混合肥土,并轻轻提动苗干,使根系自然舒展,栽植深度略高于地面,反复踏实,最后再边填生土边踏实,直到与地面相平。

3)埋土防寒,防“抽条”、促成活。苗干根部土堆厚度至少要达到30 cm。

2.3   力争苗齐,精细管护   苗木栽植后实施以下管理措施:

1)栽补植苗。苗木栽植后,应随即在行或株间增栽10%~20%的补植苗,之后1~2年内如果发现有死苗或严重伤苗、弱苗,可于秋季移栽补齐,保持园貌一致。

2)保墒增温。旱地幼园,冬季要抓树盘积雪,春季要进行树盘覆盖(塑料膜)。当年新栽幼树,应在4月15日气温稳定后(视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放苗,然后立即树盘覆膜和树干套袋。覆膜前浇适量水,但不施肥。套袋时苗干顶部要留1~3 cm的袋,不能绷得过紧,同时要在上、中、下部绑扎3道,以防山高风大撕裂塑料袋。去袋时间:袋内幼芽长到3 cm左右时开始去袋,不宜过早或过晚,去袋分3~4次进行,下午4:00以后在袋子不同部位开4~5个直径0.5~  1 cm的洞,后每隔2~3天扩大1次,6~8天后袋内外温度基本相同时,于下午4:00后将袋子全部去掉。注意,两年生以上幼树不再进行苗干套袋,但要树盘覆膜,覆膜前要浇水施肥,肥料以速效化肥为主。

3)保叶促长。展叶后至新梢旺长期,加强叶面喷肥,重视防治蚜虫、金龟甲、卷叶蛾。从叶片基本成形开始,每隔7~10天在树上喷布0.3%尿素和杀虫剂,以保护和促进新叶新梢生长。

4)防止鼠、兽、虫害。通过涂白和苗干基部缠干等方法防止鼠兔等在过冬时啃伤幼树。涂白部位不能过高,一般50 cm左右,过高会严重损伤苗干中上部芽眼,造成主干过高,树势上强下弱,根基不稳。

3   加强栽后管理

山地旱作苹果幼树缓苗期较长,骨干根多,须根偏少,长枝多,短枝极少,易徒长,难成花。必须在提高栽植质量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缩短缓苗期,促使快速生长,同时还要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3.1   深翻熟化土壤   幼树缓苗后,根系伸展迅速,如不及时深翻扩穴,必然影响树体生长发育。根据多年实践,一般应从栽后第1年起,在3年内逐步完成全园深翻扩穴(深度0.6~0.8 m,宽度1 m),这对促进幼树健旺生长,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树体抗寒耐旱能力作用明显。要注意深翻扩穴应与原栽植坑相通,以利于幼树根系向外扩展。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

3.2   增加肥料投入   幼树施肥应把握“基肥早施,追肥适施,叶面肥多施”原则。

1)基肥。一般从9月中旬开始施入,以畜禽肥、土杂肥、饼渣肥、作物秸秆肥等有机肥为主,拌入适量磷肥和少量氮肥。1~2年生幼树株施有机肥10~15 kg,加过磷酸钙0.5 kg、尿素  0.2 kg;3~4年生树株施有机肥15~50 kg,加过磷酸钙1~1.5 kg、尿素0.2~0.5 kg。1~3年生幼树的基肥最好结合深翻扩穴,将各种肥料与表土混匀,填入坑的中、下部(地面下20~60 cm)。

2)追肥。1年生幼树需要大量氮素营养,应在栽植后当年的6月初和7月初分别施入1%~2%尿素10 kg。2年生幼树应控氮增磷钾,追肥分两次施入,春季萌芽前株施尿素0.2 kg,5月底株施0.5~1 kg果树专用肥或复合肥。3年生初挂果树既要稳定树势又要缓势促花,保证4年见效益,春季每株补氮0.5 kg,最好带水施入确保树体前期生长;5月底6月初施入1~2 kg果树专用肥或复合肥。施肥部位应在树冠外围的空地,面积越大效果越好,深度30 cm左右;施肥量以树龄树势而定,每年每龄增加100~200 g为宜。

3)叶面喷肥。幼树阶段应在展叶后至春梢旺长期每15天喷1次0.2%~0.3%尿素;生长后期8—9月,每隔15天噴1次0.3%尿素加     0.4%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初挂果期树5月下旬前结合病虫防治混合0.3%尿素,之后主要是以0.4%磷酸二氢钾为主,采果后每隔10天喷1次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必须在晴天上午的10:00前和下午4:00后或阴天进行,重点在叶片背面,溶解后立即喷施效果更好。

3.3   覆膜覆草(有机物)

1)覆盖地膜。春季追肥后随即趁墒沿树行带状覆膜,膜内缘应与树干基部保持5~10 cm距离,用土压实。

2)覆盖有机物。选择杂草、麦糠等,或者玉米秆、锯末也行。夏初或秋末,先在树盘内分别追施适量氮肥和复合菌肥,随后浇水或趁墒覆盖。覆盖厚度15~20 cm。覆盖材料丰富的可全园覆盖,覆盖材料不足的只覆盖树盘。其后每年每亩续加覆盖材料400~800 kg,连续3~4年后翻压。要求:将覆盖材料均匀撒到树盘或行间(距树干30 cm范围不覆盖),树盘覆草后应随即撒压少许土,以免引起火灾或被风刮起。

3.4   间套控长

1)行内间作。选择生育期较短,需肥水较少,且与幼树需肥需水临界期错开,植株矮小、根系较浅,适应性强,经济效益较高,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与果树无共患病虫害或病虫中间寄主的间作物。

间作模式:瓜类—菜类—豆类;菜类—瓜类—豆类;豆类—菜类—瓜类。注意务必留足营养带,株间不间作。

2)后期控长。加强早春化肥特别是氮肥的施入,促进幼树前期生长,结合深翻扩穴、早秋施基肥,及时控制后期生长,增加营养积累,充实组织,提高枝条和芽体成熟度。对于9月底还没有停长的强旺枝要及时摘心,控制旺长。

4   规范整形修剪

幼树期目标树形是自由纺锤形,整形修剪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骨架牢固、结构合理的树体。

自由纺锤形干高60~80 cm,树高3~3.5 m,中心干直立强壮。中心干上均匀着生30个左右单轴延伸的小主枝,间距20~25 cm,插空排列,螺旋状上升。小主枝角度90 °~110°。中心干与小主枝及小主枝与结果枝粗度比为3~4︰1,各类枝条均单轴延伸。小主枝上不安排侧枝,相隔20~25 cm直接着生各类枝组,略呈下垂状,松散式排列。

4.1   生长期整形修剪   在科学冬剪基础上配合生长季修剪,能加快成形,均衡树势,提早结果。

1)除萌抹芽。栽后第1年,只进行定干修剪,不要求抹芽或采取低抹芽办法(即只抹除30 cm以下萌芽),这样有利于新栽苗木根系的愈合和缩短缓苗期。从栽后第2年开始,在冬剪基础上,春季萌芽后抹除主干距地面60 cm以下所有萌芽,同时抹除各类骨干枝头部的竞争芽及一些重叠芽、对生芽。

2)刻芽发枝。栽后第2年春季萌芽前要刻芽。①中央领导干上刻芽,促发小主枝。时间:3月15日左右;具体方法:在需要抽生小主枝的部位选一芽体(这时芽体不明显或是隐芽),在其上方0.5~1 cm处用小钢锯条或小手锯顺齿横拉1道,深达木质部,但不能伤到木质部,宽度为枝周的1/2;操作要点:刻芽時间要早,距离要远,伤口要大。②在小主枝上刻芽,促发中短枝。时间:4月10日左右;具体方法:除小主枝基部和梢部30 cm以外芽和小主枝上所有背上芽不刻外,其余的要全部刻,在芽体上方0.3 cm处用小钢锯条横拉一小道,造个小伤口即可;操作要点:刻芽时间不能太早,距离要近,伤口要小。

3)拉枝开角。从栽后当年开始,当中央领导干上抽生的新梢长到30~40 cm时,用牙签或轻微揉枝的方法撑开枝条生长基角;待枝条长到70 cm时彻底将枝条拉平或拉至下垂,然后固定。第1年生长季拉枝没有时间限制,枝条长度达到以上标准时随时采取以上措施控制新梢旺长、促进中干生长并继续促发新枝,达到早拉枝、强拉枝、多留枝目的。

4)环切。从栽后第2年开始,当小主枝长度达到70 cm时,在5月下旬至6月初及时环切促花,根据小主枝强弱每枝每年至少环切两次,环切间隔时长10天左右,间距10 cm,从外向内依次退切。计划密植园的临时树可以采取主干环剥的措施促使花芽形成。

5)修剪。在除萌抹芽基础上,幼树在整个生长季一般不去枝,尽量多留枝叶,促进营养生长。只去一种枝,就是各类骨干枝延长头上的竞争枝,可从基部彻底去除,也可早扭梢,控制旺长,保证延长头正常生长。

4.2   休眠期整形修剪

1)定干。新栽果树于春季萌芽前定干,在4月15日左右苗木放出扶正后及时进行。定干原则是要定在饱满芽处,壮苗高定干,弱苗低定干,要确保剪口下第1个芽的生长势。高度1.2 m以上苗定在0.9~1 m处,1.2 m以下苗定在0.8 m处。

2)1年生幼树。中央领导干发育健壮不短截,否则在饱满芽处短截。疏除中央领导干上抽生的过强过大枝,基部留1~2个瘪芽,剪口要斜大,削弱新枝生长势,实行扶干修剪。萌芽前对中干着生的所有小主枝轻打头促发中短枝,为花芽形成奠定基础。小主枝数量5~10个。

3)两年生幼树。中央领导干发育健壮不短截,否则在饱满芽处短截。疏除中央领导干1年生枝段上粗度超过着生部位1/3的小主枝,需要重新发枝的剪口要斜大、留1~2个瘪芽。疏除小主枝上过大、过强分枝和延长头下的竞争枝,修剪要轻,尽量不去枝。注意选留结果枝,培养小型结果枝组。小主枝延长头轻打头促发中短枝。小主枝数量10~20个。

4)3年生挂果树。中央领导干采取长放缓势修剪。继续疏除中央领导干上1~2年生枝段上抽生的过强过大枝条,在小主枝上抽生的侧生枝中去强去大留中庸、轻剪缓势促花,注意选留结果枝,继续培养中、小型结果枝组。按照纺锤形要求,间隔10~15 cm选留1个小主枝,呈南低北高枝位,第1~4个小主枝应斜向行间分布。小主枝数量20~30个。小主枝采用单轴延伸修剪,延长头不短截,稳定树势和枝势,优化树体结构,促进生长和结果平衡。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幼树主枝苗木
神木市乔砧短枝富士幼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冬枣开甲技术的改进措施
最新苗木行情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整形修剪技术
苹果高纺锤形树形的培养与整形修剪
纺锤形苹果树整形修剪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