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失意无南北,从来不绝是“《昭君》”
2020-12-07于港
于港
2016年6月9日,舞剧《昭君出塞》(以下简称《昭君》)亮相北京,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导孔德辛继《关公》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叙事性舞剧,以其精致到近乎完美的舞台效果营造出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昭君》真美。
这是笔者在观演结束后听到的最多的赞叹。
但笔者认为,《昭君》应该不仅仅是哪位和亲公主,她更应该映射到当下社会的每一个人。不像《关公》一般备受争议,编导在被推到评论的风口浪尖之下,再出力作,似乎将那些非议“缓释”了。于是,这位和亲公主的形象便在辉煌磅礴的舞美效果中先入为主地导引着观众了。
《昭君》共分为四幕。第一幕便提出了“和亲”这一最为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动机。整部作品是围绕着“和亲”这一事件发生的,从前阈限(宫门阿娇)—阈限(和亲公主)—后阈限(匈奴王后)的不同人生阶段来贯穿时间线,讲述的是王昭君从和亲前的“汉宫阿娇”到和亲后的“匈奴王后”的生命转变,这是一个女子的成长,也是一段历史的变迁。
悠悠未央正殿,选妃入宫,风华绝代的昭君不屈于贿赂画师而被恶点黑痣,珠玉蒙尘,苦处深宫数年不得召见,为摆脱深宫终老的宿命,昭君自愿请命前往和亲。舞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丰容靓饰、孤影徘徊的昭君在会面呼韩邪单于的宴会上使得六宫失色,汉帝失心,但奈何和亲之事已成定局,只能忍痛割爱,拱手相送美人。宴会上,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一见倾心,互生爱慕,更加深了昭君的出塞之心。第一幕以单于王和昭君的双人舞结束。有趣的是,双人舞的桥段令人耳目一新,此刻的昭君已是汉朝公主,即将嫁与呼韩邪单于,而单于一介帝王在昭君的美貌面前,低三下四地徘徊窃视,为了凸显昭君的美貌,君王的气魄似乎被人们忽略了。一边是汉朝公主,一边是匈奴之王,初次见面,就算再倾情相知,也不至如此你侬我侬。舞段不仅要表现剧情,强化人物关系,更应该符合人之常情,情理之中的艺术表达才是震撼人心的。
成长总是在那一瞬间,在交代了第一幕的背景和故事起因之后,第二幕“出塞”便在庞大的送行队伍中拉开了帷幕。昭君,一袭红袍,怀抱琵琶,几多寂寞,几多盼念,几多兴奋,几多不舍,伴随那声声哀弦,洒落在这漫漫黄沙之上:“着尽汉宫衣,心知更不归,欲问塞外事,年年鸿雁飞。”此诗化用了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其一)》,讲的是昭君出塞的心境。全诗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此时的昭君惆怅是多,兴奋是少,这不仅仅可以在诗中看出,在舞剧中也得以表现。出塞中,整休停顿的小憩使昭君真正面临人生的选择,回忆与现实,两面都是泥淖,一边是美好的故乡秭归,一边是边疆战事。舞段中,昭君似乎被隔绝开来,成为独立于这两边虚实线的行者,想要进入任何一边都是困难的。昭君处于舞台的前区,徘徊在群舞的叙事性演绎中,矛盾的积聚在她心中迫使其成熟,又或是无奈。她放弃了故乡,依然无悔地踏上那片陌生的土地。
梦基于现实,昭君在刹那明白了自己的真正使命,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逃离汉宫的宿命,更伴随着某种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扎实的古典舞训练下的身体、大开大合的体态将昭君抽象的内心世界刻画得丰满生动。至于是否真正地再现了人物内心,人们无从判断,因为人们早在判断之前就已经被预设的情感所俘虏:这里的独舞表现的是昭君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就如在第四幕呼韩邪单于病故时昭君的“悲痛欲绝舞”意义相同,换个情景,两段舞蹈的相差无几。这是舞段编排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干舞”。舞剧应该避免“废话”,避免“干舞”,避免逻辑关系不清楚,避免啰唆而没有重点。
舞剧进行到此,也该进入最后一幕,就是体现昭君人性的一幕。瘟疫横生的年代,呼韩邪单于病重,昭君不顾个人安危为难民配制药剂并亲自喂药,打动了从一开始就反对和亲的小单于——复株累单于,昭君的善良无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单于王病故后二人共建匈奴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作品最后,白发苍苍的昭君将初入匈奴时呼韩邪单于送与她的那一抔故土撒向了漫漫长路,似是将那一份思念藏在心底,在“国”与“家”面前,昭君将儿女私情置于身后,投身到匈奴的建设中,同时为友好的汉朝与匈奴交流建立雄厚的基础。
昭君真可谓是一个伟大无私的女子,一个可怜无助的女子。
王安石在《明妃曲二首(其二)》中,还写道: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可见,昭君当时是何等的寂寞与无奈,可怜是“埋荒青冢,哀弦未留”!同行车队皆为胡女,昭君无处诉说心事,唯有琵琶声声哀唱,回行的汉宫车队无不感伤、暗自垂泪,频频回首却无可奈何。汉宫恩义浅薄,但匈奴王恩义深厚。这个恩义,是儿女之情义,是民族之大义。
其实,在《明妃曲二首(其一)》中,人们隐约可以感受到昭君的可悲前途。“家人万里传消息”,可是汉宫的消息在哪里?昭君于汉宫,究竟还残留了几分情义?是美人相送以求和的工具,还是帝王将相的侍者?又或是在这畸形的幸运下可能永远也无法见到汉帝的阿娇?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应该是。这美人是相送异乡的“祭品”,还是饮酒作欢的“玩物”,抑或是所谓幸运却无缘汉帝的“阿娇”?似是而非,却又似非而是。王安石的这两首诗借咏昭君之命运叹社会之不公,也成为咏昭君最好的诗。
选妃入宫,能被召见已是圣赐,但这之后又会如何,喜新厌旧,朝三暮四,历来帝王皆是如此。入选的死于诡诈,落选的终于等待。都是寻常人家的女儿,为什么生来就是这种不得好死的命。昭君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昭君一般的女子远不止一个。
一个妙龄少女,正值青春年少,却肩负国家重任,她的内心只有她自己体会。她的爱是不是建立在睦邻友好的基础上?就算昭君真正爱上了呼韩邪单于,但是那种始终在国家重任压力下的生活是不是真正美好?呼韩邪单于纵然有情有义,但身为帝王的他是不是还会有众多追求者,身为外来人的昭君地位是否又会动摇?没有人会为她做判断,她只有自己和那把琵琶、那抔黄土、那份重担。《昭君》一剧,除了一贯的宏大叙事之外,更应该有背后的隐喻,在笔者看来是女权意识的苏醒。“女司机开车差”“女性专属停车位”“女人就应该做家庭主妇”等一系列“女性专有名词”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涌现,女性维权的浪潮从未停息。社会发展至今,类似“女权”的饱受争议的话题人们眼下无法一一解决,但变态的审美不应该被艺术礼赞和歌颂。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亲”已经作为一种手段投射到人性的灰色地带,为了生活,为了品质,为了物质,人们放下尊严与人性,甚至无视道德与法律。古代女子无法控制个人命运,现代社会却面临贪婪背后的人性堕落,两者手段一样,但性质不同,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可怜,后者可悲。
在这个年代,人人都是“昭君”,同性恋者为避免世人眼光委屈苟活,职场员工为保住职位油头滑面……“和親”似乎变了味道,变得不堪。
人生失意无南北,从来不止一昭君。
笔者不歌颂伟大和无私,但呼吁公平和自由。
(北京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