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研究

2020-12-07高昂张建东范雯李柏晨

传媒 2020年19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标准化

高昂 张建东 范雯 李柏晨

摘要:出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恰当的标准,对组织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评价。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标准的制定与实践,将进一步对版权资产的价值释放赋能,并提升出版企业版权资产运营的专业化程度。本文从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工作的开展角度出发,分析各类组织的标准化需求,结合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实际案例,提出未来版权资产管理工作的标准研制方向,为各类组织提供可借鉴支撑的标准研制及实施建议,为各相关方开展版权资产管理和进行版权资产保障提供标准化工作思路。

关键词:版权资产 管理体系 能力成熟度 标准化

版权资产作为文化组织的核心资产,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标准化管理能够保障和提高版权资产权益,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防范风险;促进版权资产成为组织优质资产,帮助组织获取稳定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推动组织切实做到以创新驱动发展。

能力提升,标准先行。提升版权资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水平是实现组织版权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工作基础。针对出版企业开展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各项要素,制定适合我国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有助于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一、出版企业版权资产发掘、运营和管理能力分析

“十三五”时期,国家和地方行业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出版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版权资产成为企业优质资产,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根据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6.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占GDP的比重为7.37%。可以说,版权资产作为出版企业的核心资产,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版权的性质属于无形财产权,当版权资源经过合理的评估后,可认定为无形资产。在实际操作中,若版权资源尚未进行过交易,则难以确定其成本。例如,对于自主开发版权资源的价值认定,往往只能采取历史成本法计量,以实际付出的成本作为依据来确定该版权资源的价值。也就是说,若不进行科学运营和有效管理,版权资源的实际价值将无法得到合理呈现,不能体现其作为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而在接下来的资产变现、融资、企业出资等环节就会出现版权资产被低估等问题。所以,版权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是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符合自身发展定位和长远规划的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企业才能够实现从版权资源到版权资产的真正转化。

依据《著作权法》,出版活動中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三种权利构成了出版企业对版权资产的获取、运营和管理的基础性权利。尤其是随着移动数字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版权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利用方式、传播途径都与此前大为不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使得版权资产的运营和管理从粗放式到集约式成为可能;数字网络技术使得版权资产从传统的以复制权为中心的利用方式转变为当前的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主的利用方式;数字加密技术则为版权资产保护提供了有效工具。

因此,在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重视版权并将版权的运营和管理作为核心发展动力的出版企业都应当以“全版权运营和管理”的视角,建立和完善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扩展和提升自身的版权资产管理能力,对版权资产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开发、运作,在尊重版权资源作者人身权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版权资产进行全面挖掘,最大限度地实现版权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版权资产实现价值与资产增值的目的。

二、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成本不断上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环保与安全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各类组织因其组织结构、业务规模、人员数量、地域范围等因素的内生要求,更需具备统一的、可执行的和可评价的标准化方法,对创建、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督检查,并借助资产管理体系标准对资产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使组织持续发展并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1.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研究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已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 55000资产管理体系系列标准陆续采标发布了GB/T 33174《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GB/T 33173应用指南》、GB/T 33172《资产管理 综述、原则和术语》和GB/T 33173《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要求》等国家标准,用以指导国内各类组织的资产管理活动实践。目前,国内部分大型重资产企业陆续开展了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评价工作,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海油、蒙牛乳业等。

为进一步摸清各类组织版权资产管理能力现状,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全国资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83)提出了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思路。各类组织应用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开展版权资产管理能力评价,有助于明晰自身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所处的阶段和主要优、劣势,识别需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和活动,驱动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改进和创新,提高组织的版权资产管理水平和能力。

2.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实践意义。开展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有助于促进我国出版企业等文化组织版权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是在引入国际资产管理领域典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科学的实践准则,能最大程度避免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走弯路;标准能协助企业构建闭环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对自身资产的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标准能提供有效的成熟度评价指标,以便出版企业向公众展示版权资产管理能力。

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研究与实践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出版企业良性运营与持续发展,是出版企业开发、运营版权资产的有力保障。

三、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成熟度评价标准制定

资产的规范化使用和价值发挥,对于组织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在合适的时间出现了合适的标准,并以标准为手段逐步提升了资产管理的体系化和科学化水平。

1.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5416《无形资产分类与代码》的范围界定,版权资产是无形资产的核心类目和重要组成部分。版权资产同时也是文化组织的核心资产,是出版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为其带来收益的版权财产性权益和与版权有关权利的财产性权益。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3173《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要求》给出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组织资产管理体系的要求,而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也需依据GB/T 33173给出的组织环境、领导力、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等七项要素,拓展形成版权资产管理体系要求,指导组织依据标准改进提升版权资产绩效,用体系化方法来管理出版企业的各项职能,为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用于指导组织建立以版权资产为核心的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指导版权资产配置、处置和保值、增值的各项管理活动,覆盖围绕版权资产开展管理活动的全寿命周期过程,科学引导组织对版权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

2.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制定。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由组织内一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其职能是建立组织的版权资产管理方针和版权资产管理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过程。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各要素被视为一套支撑框架,要素之间的整合能够有效保证版权资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成果交付。而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是对出版企业等文化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各方面达到的管理能力水平和完善程度的综合度量。开展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应当明确评价原则、目的、流程、时机,并按照评价要素、通用评价模型等进行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

《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是在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基础上制定的,适用于各类组织对其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进行自我评价或第三方评价。标准的制定将助力各类组织以成熟度评价方法为支撑,对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借助该标准明确管理短板,推进版权资产运营和管理的优化、创新,保障版权资产运营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目前,已有的相关标准在版权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体系建设、运行实施等各个环节起到了有效的支撑,而管理评价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评价人员依据该标准开展版权资产管理能力评价工作时,需要结合评价要素的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结果以及组织的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总体成熟度星级,总结组织的综合优势和改进机会以及相应的措施建议,撰写评价报告,并讨论确定改进措施的优先次序,形成长短期措施计划,明确预期收益并识别相关风险,配置资源并付诸实施,从而使相关评价条款达到更高的成熟度水平,实现组织版权资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四、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应用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开展相关评价工作时,需预先明确总则、目标、流程、时机、评价条款、分值、评价要素及模型、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评价报告和持续改进要求。

1.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应用过程。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设置成熟度为一至五级,即初始级(A)、应用与发展(AA)、系统和有效(AAA)、优化与融合(AAAA)、卓越(AAAAA)五个级别,从目标规划、策划输出、实施工作、检查监测、处置改进五个角度对各一二级评价条款展开具体评价并确定各评价条款成熟度百分比,最终加权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并确定其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等级。

该标准共设一二两级评价条款,其中组织环境、领导力、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七个一级评价要素是根据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3173《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要求》中的各要素内容整理得到的,并结合版权产业资产管理特点分别下设了二级评价指标。

该标准中的原总分为1000分。标准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存在部分评价条款不适用于评价对象时,实际总分=[所得总分/(1000-不适用评分条款的额定分值)]×1000。

2.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应用实例。评价人员应用该标准对某出版企业实施评价工作时,首先对某出版企业组织环境、领导力、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七个一级评价要素和若干二级评价指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现场调查和资料查閱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各等级要求对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指标成熟度进行成熟度百分比评级,由此形成二级评价指标评分并加权得到一级评价要素评分和综合评分。

最终,该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综合评分获829.5分,其中七个一级评价要素成熟度评价评分分别为组织环境获102.5分、领导力获109.5分、策划获92.5分、支持获131.5分、运行获152分、绩效评价获135分、改进获106.5分。该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百分比为70%~85%,因此,确定该出版企业成熟度等级为优化与融合(AAAA)。

另外,评价人员依据评价过程中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指标成熟度和评分给出了该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百分比维度图、版权资产管理体系能力现状和标杆要求对照图,分别为图1、图2。

从该出版企业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应用过程及成果来看,版权资产管理工作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需要建立版权资产管理体系,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持续发挥版权资产效益,减少版权资产损耗,既要高效利用存量资产,又要纵观版权资产的全寿命周期通盘考虑版权资产的规划计划和全过程的价值创造,并应配套满足版权资产管理业务要求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支撑,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组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做好支撑。

五、结论

标准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标准化不是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行标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标准与标准化活动能够促进组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标准的研制将确保各类组织对版权资产的标准化管理进行准确理解与有效应用,组织可利用该标准来提升其版权资产管理体系运行绩效和版权资产管理绩效,为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版权管理工作者应在开展版权资产管理活动过程中,不断汲取标准化经验,在版权资产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评价要素,在挖掘版权资产价值的同时融入“标准化+”理念,在参考国外先进管理体系标准的同时,探索创新更具可操作性的标准,实现标准与管理活动的融合,充分释放版权资产管理活动产生的价值和动能。

作者单位 高昂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张建东 范雯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李柏晨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琦.出版业知识产权治理迎来新契机[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03-20.

[2]董亚丽,李泽泓.著作权的行政保护[J].中国出版,2020(07).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标准化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新标准有助中小型企业推行ISO 14001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