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与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的发展态势分析

2020-12-07曹三省胡倩倩

传媒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交电商融合

曹三省 胡倩倩

近年来,短视频持续占据着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图景中的热点与高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下,短视频成为互联网时长红利主要增长入口,并在行业布局、内容生态、平台升级、商业变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媒体融合步入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5G技术研发与网络发展的逐步推进,网速的制约和限制也将逐渐被破除,短視频将与更多应用场景进行结合,形成更多产业生态层面的创新与突破,由此,短视频行业的边界将不断被拓宽,随之,市场价值将不断增长。

5G助推“短视频+”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突破口

众所周知,作为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进而,通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包括媒体融合在内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体系的明确,乃至通过新冠肺炎阻击战、全面战期间对于融媒体传播能力与治理服务能力的历练与检验,媒体融合与发展已经逐渐步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这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媒体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也为媒体融合领域内的长足发展与远期目标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在当前媒体融合步入纵深阶段的背景之下,5G、物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与落地应用,越来越显著地推动着融合媒体生态体系的重构和演变,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重要赋能载体。未来,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和互联网接入速度的进一步提高,都将持续有力地拉动短视频的发展,用户可以在各个场景下、各类终端上、各种平台中更为便捷地观看、制作及分享短视频,从而,短视频媒体体验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将会被重新定义,并进而催生诸多行业的重大变革。

在5G网络普及和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尤其是以5G网络所赋能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业务为基础,短视频与其他行业正在呈现出加速融合态势,“短视频+”正在成为新时代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也在为各行各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说,“短视频+”的内涵在于运用视频体验、连接特定的服务,如“短视频+电商”“短视频+广告”“短视频+IP”等。媒体融合的关键是围绕用户打造开放、共享的新媒体生态和新传播环境,短视频以及技术发展拓宽了融媒体的边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动力。影像信息与终端设备互通互融,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将人置身于一个更加逼真的全感官环境当中,这种思维模式可以称为“短视频加持媒体融合”或者“短视频+媒体融合”。在此基础上,数字视频产业的边界将被打破、重构并融合,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也将使得跨界出圈的融合态势愈发显著。

媒体融合进程中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全媒体时代,碎片化的消费模式和资本的追捧使短视频逐渐成为媒体融合重要的推动力。各媒介形态之间彼此渗透,各产品之间相互融合,各类短视频模式百花齐放,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与发展。

社交类短视频掀起社交媒体新热潮。《2019年中国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超过综合视频(8.3%),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应用类型。随着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的增加,新媒介语境下“短视频+社交”的内容传播方式将会是大势所趋。在短视频社交巨大的成长空间与商业价值的吸引下,我国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展迅猛,吸引众多资本持续进场,并成为激发其发展的动力。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领军企业纷纷入局社交型短视频应用市场,期望在短视频市场中获得更多收益并占据更好的战略态势。社交型短视频市场巨大的红利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头部企业,还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持续融资支持。大量资本的投入使社交型短视频的平台方和内容方都获得了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借技术与资本之力,社交型短视频平台不断对自身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推出更多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引起其注意的功能的优质内容,这些都为社交型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文字、图片相比,短视频更契合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用户的社交需求,具有天然的社交属性和互联网特质。当前,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交互需求正在向短视频形态转变,短视频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社交形式。以快手、微视、秒拍、抖音、火山小视频等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社交APP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其所蕴含的低门槛、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化、视觉化等传播特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美契合了移用户的切实需求。在短视频APP上,视频用户能够进行相互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操作,甚或进行跨平台的视频内容分享,这已经在构成一种新型的、视频化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与社交体验。

传统主流媒体陆续入驻短视频平台。近年来,主流媒体一直在探索真正可发展的转型之路,而短视频的传播形式则是转型进程中的一个突破口。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短视频新闻报道迅速崛起,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领域,积极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以短视频为手段,承担起网络舆论的正向引领作用。在受众注意力稀缺的当下,新鲜、有趣的新闻内容及报道形式更受欢迎。短视频新闻凭借着其“短、平、快”的特点,能够有效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或将成为新闻报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主流媒体应该结合实际,利用短视频平台构建起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矩阵,在全面掌握短视频平台传播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短视频新闻的发展空间,在确保舆论走向正确性的同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

截至2020年4月初,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抖音账号的粉丝量都超过了7000万,人民网、新华社、中国网直播在抖音平台上的粉丝量也都超过2000万,抖音成为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期间,短视频传播更是成为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级媒体的重要报道手段,吸引了诸多年轻受众群体的关注。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除了进行常规直播报道之外,“央视新闻”发起24小时不间断直播《共同战“疫”》特别节目,并联合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直播平台同步播出,为观众提供直击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信息渠道。在2020年4月4日当天,“央视新闻”在抖音上的《共同战“疫”》直播中就有近1亿人进行观看与互动,网友们在线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去的同胞深切哀悼。此外,各大省级广电媒体也纷纷与快手、抖音、斗鱼等短视频直播平台联合推出直播报道,提高信息报道覆盖面。

短视频与电商行业开展积极合作。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短视频社交电商的发展给予了肯定。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运营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用户、平台”三大马车独占鳌头的时代,而是“人、货、场”的场景化时代。彭兰在《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的文章中认为,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适配意味着不仅要理解特定场景中的用户,还要能够迅速地找到并推送出与他们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或服务。拥有大量忠诚度流量的短视频急于变现,而拥有现成盈利模式的电商急需流量,二者相輔相成、互为补充。在短视频内容驱使与消费场景影响下,短视频电商化、电商短视频化打破了各自场景属性的边界,短视频和电商导购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跨场景营销成为常态,场景的融合使用户培养出边刷视频边购买的消费习惯。短视频与电商的融合,同当前备受关注的直播带货一道,正在共同引领着以互联网视频为驱动的消费方向,基于网络视频的可视化商业链接,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阿里、京东、苏宁、聚美等电商平台都不甘放过短视频的风口,纷纷开展与抖音、快手、火山、西瓜等短视频平台的合作,利用短视频进行变现。发展至今,中国短视频电商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第一种,短视频平台+购物。通过在视频中内嵌商品购买链接的形式,完成了短视频和电商的完美结合,主要以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平台为典型代表。第二种,电商平台+短视频。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短视频娱乐内容嫁接,例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引入了短视频形式,目前短视频已经占据了淘宝首页60%以上的渠道。第三种,短视频电商平台。主要以“产品”为中心创作发布视频,具有短视频和电商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内容分发和平台购买一体化。该类型的代表有鹿刻、刷刷看、花卷商城等。短视频+电商的模式不仅为产品和用户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桥梁,而且对内容变现及流量获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未来,随着5G网络的逐渐普及,“短视频+电商”也即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5G背景下短视频的融合发展与业态创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媒体的传播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改变。媒体的边界不断延伸,渗透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引发内容生产领域新一轮的创新与创业,形成互联网新的生态。

短视频正成为媒体融合的主战场。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媒介,短视频的UGC属性和拍摄上传的便利性,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短视频的出现使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也成为5G时代媒体融合的新主力。相较于文字报道,短视频的特点在于直观生动,还能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实现内容输出。2020年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多种短视频、Vlog成为不少融媒体中心所构建的传播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机构、政务机构、自媒体及网民纷纷采用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实时记录,PGC和UGC的内容生产模式与短视频的视觉表现形式相结合,使用户能看到官方报道之外更多的抗疫情况,满足了疫情隔离期间用户的全方位需求。

疫情发生后,迅速涌现了与疫情相关的新闻发布会、疫情一线、居家生活、知识科普、人文关怀等各类短视频,各大短视频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以普通短视频、短视频聚合、Vlog、长视频拆分等形式,集中多维度呈现疫情。短视频平台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体现出科技向善的理念和人文主义的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短视频仅流于娱乐表面的刻板印象,更多的用户通过短视频了解疫情动态,学习防控知识。疫情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推出的融媒体系列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第一季播出9集后就创造了视频观看量达1.57亿。截至2020年1月31日,快手肺炎防治频道点击量突破30亿次。除此之外,由视频团队“回形针”创作的《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在春节期间刷屏,两天内全网播放量超过1亿。B站UP主“Ele实验室”在短视频《为什么现在不能出门?计算机仿真程序告诉你》中,用正态分布模拟展现了疫情传播与暴发的过程,在B站两个月的播放量达388.9万次,也引发极大关注。

结合新技术助力短视频场景拓展。5G时代将是全球迈向“智联万物”的时代,使得短视频内容输出方在内容形态、制作、分发等领域步入崭新境界。通过5G网络的赋能,短视频领域会催生更多的新模式与新玩法,如不再局限于4G下的二维观感,而将综合利用AI、物联网、VR等新技术进行制作,助力短视频场景得到拓展。VR的临场感、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将得到加强,视觉清晰度、延时、互动性等明显改善,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定会越来越模糊,为用户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同时,AI技术在短视频领域应用不断深入。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进行个性化、智能化内容推荐,从而将差异化内容推送给不同用户;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如通过人脸识别实现多种特效功能,助力用户内容生产、体验及消费。

2018年,阿里巴巴发布了一款可以基于图文内容自动生成短视频的人工智能Aliwood,通过给定一个商品详情页地址,Aliwood即可自动分析商品的多重信息,将静态内容动态化,自动合成一段带有音乐、文字和图像的短视频,一分钟可制作200个商品展示短视频。同时,Aliwood还引入了“情感计算”能力,通过情感模型给视频配乐,以更好地抓住观众的情绪。2019年两会期间,4K短视频亮相,由于4K超高清视频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表现力,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体验。此外,各类短视频平台也积极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AR技术进行创新,“抖音”“快手”纷纷引入AI技术与AR结合,制造超现实的互动体验。手势识别、造型变换、AR智能特效等形式为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竖屏视频开启短视频创作新风向。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用户消费需求的变化,竖屏形式的短視频内容越来越吸引用户注意力,成为移动场景下视频呈现的创造性选择,竖屏剧开始在各大视频平台涌现。竖屏是与手机智能终端最为匹配的表现形态,单手刷手机浏览竖屏内容,正好契合了人们在快节奏时代下的现实需求,方便手机用户使用。竖屏格式使拍摄重点更为突出和直接,画面内容布满整个屏幕,很多细节之处被注意到,能够帮助用户短时间内获取到最重要的信息和动作,用户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解读。竖屏模式是一种能让用户不知不觉间被高节奏、高密度、碎片化的信息流所吸引的内容形式。可以预见,未来竖屏内容会成为一个主流方向。而包括5G网络在内的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进,则将进一步扩大竖屏移动媒体内容的优势与影响力。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绝大多数人开始广泛接触竖屏视频都是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开始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带来了急剧的用户分流。面对竖屏视频这片蓝海,优酷、腾讯、爱奇艺三大视频网站也加速布局竖屏短视频领域,期望抓住这一波红利。2017年,优酷推出了竖屏形态的资讯产品《辣报》;同年6月,腾讯出品了国内网络媒体中首次采用竖屏形态直播的人物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播放量就破3亿,豆瓣评分9.3分;2018年底,爱奇艺推出全网首部竖屏短视频《生活对我下手了》,上线当天单集热度就突破5900点。2019年内,岳云鹏、佟丽娅主演的《鼠胆英雄》同名竖屏短剧在腾讯视频上线,掀起了竖屏剧的又一轮小高潮。竖屏模式顺应媒介人性化趋势而出现,为用户带来不同于横屏视频的观看体验,在不同的移动场景下满足了用户碎片化需求。

结语

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进程之中,极具活力的短视频领域也持续经历着井喷式增长。虽然短视频领域内尚存在若干问题,但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普及和相关政策规范体系更加完善,短视频会与其他行业发生更多连接,并加速媒体深度融合步伐。未来,短视频必将会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作者曹三省系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

胡倩倩系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网络文化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12)阶段性成果之一;受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学科)、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交叉学科团队项目“虚拟现实新媒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应用推广”(项目编号:YLTS180522)经费资助。

猜你喜欢

社交电商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刚柔并济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破次元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融椅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