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团队“压舱石”

2020-12-07蒋方槐刘一佑

企业文明 2020年11期
关键词:铺架压舱石铁五局

蒋方槐 刘一佑

从西风苍茫到南岭俊秀,从东潮磅礴到北国冰封,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艰难的铁路建设一线,扛起“铺架王牌军”大旗奋力进行。他就是中铁五局优秀项目经理——邹磊。在25年的风雨征程中,他专啃施工“硬骨头”,留下了无数光辉的足迹。

攻坚克难抓安全

敦格项目是中铁五局六公司第一个高原高铁铺架项目,地处无人区,海拔最高达3 300米。面对海拔高、温差大、风沙大的恶劣自然环境,邹磊毅然担起了项目经理重任。

对于铺架施工已是轻车熟路的邹磊,却在一开始就碰了“钉子”:项目架设首片T梁,用了三天也没架好。“老手”遇到了新问题,原因何在?原来由于高原温差大,夜间气温最低至-35℃,在这种低温下架梁设备的液压、操作系统会全部冻结无法运行。爱“拔钉子”的邹磊开动脑筋反复琢磨,经过不断试验总结优化,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白天设备架梁后不停机,晚上就能正常运转。设备不停机、人员两班倒,必须做好施工安全,加强设备维修保养。邹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大人员技术交底,严把安全关,这一下,使原来3天完不成一片梁的施工一下达到了日架5片T梁。项目铺架施工步入快车道。

快速施工离不开安全护卫。为了加强现场监管、确保安全架梁,邹磊每日都会去现场办公。一到晚上10点左右大风就会刮起,寒风刺骨,直到凌晨3点才会停歇。每当此刻,举目四望,苍凉的荒漠漫无边际,凄厉的狼嚎从远处传来,寂寥的黑暗中一小团光亮格外耀眼,那是架桥机的灯光,也是这儿所有建设者心中的希望,蓦然间就会坚定他即使是一步一停也要顽强向前的决心。

现场作业人员的手常常被冻得又红又紫,皲裂出大大小小的伤口。邹磊知道自己不仅是项目建设的“指南针”,还是整个团队的“压舱石”,他总会坚守到夜间架梁完成才离开。“风沙大决心更大,海拔高斗志更高,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坚持!”他在现场为大家的鼓劲,尽管常常被淹没在呼啸的狂风中,但却给了项目施工团队无穷无尽的力量。

从2015年3月复工以后,项目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敦格铁路第一阶段铺架施工任务。荆天棘地举步艰,罄水黄沙不等闲。邹磊带领项目团队按期胜利实现了工期节点目标,也让第二期建设有序进入施工正轨。

阵马风樯创高速

2016年3月,我国第一条由地方控股投资建设的高铁——济青高铁正式开建。作为全线11个标段中唯一一家铺轨单位,中铁五局六公司承担着全线铺轨717.6公里的主体施工任务。接到公司通知,邹磊再挑重担,兼任敦格项目部第二期施工主管。他星夜兼程2 000多公里赶赴现场,又开始了新的拼搏。

“跑步进场,快速建场”,这是邹磊的主导思想。他多次实地考察,反复横向对比,并经过与业主反复谈判,最终选择了一处地势平整、交通便利的场地作为项目驻地,巧妙的选址为项目部节省了近5万立方米的填土和场地硬化需用的1 000多立方米混凝土,此举得到了济青公司和中铁五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2017年7月29日,济青项目部顺利实现首铺。铺轨战线的拉长,带来了运输运距长、安全风险高、组织难度大的困难。邹磊及时引入了先进的调度管理系统,为每台轨行设备安装视频监控,并设立专职调度员负责管理,以确保安全运输。为此,邹磊主持编写了《济青高铁工程线运输组织与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此办法的实施,达到了换人不换车、人停机不停的效果,让运输所需的12台机车一下减少至6台,为项目部节约机车运行成本1000多万元。

在普速段铺轨时,因胶州北站建设延迟交付,导致铺轨工期大大压缩,并要求在2018年8月2日济青高铁高速段联调联试时关闭普速段铺轨通道,而铺轨现场场地狭窄无法大量储存轨料,这就意味着项目部必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轨料运输和普速段铺轨。时间刻不容缓,邹磊深刻分析形势,运用丰富的管理经验有条不紊地安排部署铺轨方案,在现场加大人员设备资源投入,加开作业面,实行24小时不间断铺轨。那段时间,邹磊既要参加项目上的各种会议,又要忙于现场监管,导致寝食不定、休息不足,经常每天要奔波300多公里来回于项目部和铺轨工点之间,疾驰的汽车成为他的“作战指挥室”,他用电话安排各项工作,为项目团队争分夺秒抢工期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邹磊的周密部署指挥下,项目团队迸发出极高的施工热情和斗志,创造出有砟轨道10小时铺轨6公里的施工纪录,创造了21天铺轨103公里的“济青速度”,按期完成艰巨的铺轨施工任务,让中铁五局“铺架王牌军”的美名再添光彩。

智谋颖悟增效益

打胜济青战役的邹磊刚刚松了一口气,很快又在2019年3月接到新的军令——担任安六铁路项目经理。受大环境资金影响,安六铁路建设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工程一度滞缓。邹磊将在困难重重的安六项目中冲出困境,浴火重生。

突破资金困扰成为推进施工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燃眉之急,邹磊带领项目团队到成都设计院与有关人员进行沟通,积极争取项目运输方式变更调差和线间填平变更,经过8天的不懈努力,最终分别获得了6 600万元和2 100万元的资金拨付。与此同时,因为建设标准的提高,成都局将安六铁路轨道设计TQI值7.0提高标准为3.0,这就意味着施工成本将大幅增加。邹磊又与业主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据理力争,最终业主同意补差2 870万元,并承诺精调件时报时销。如此一来,项目部一共获得了1.3亿元的资金补充,为项目铺轨平稳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要“開源”,更要“节流”。在铺轨捣固阶段,邹磊以工艺革新为抓手,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减少人工成本,这一下就节省了400万元的施工成本。在道砟运输过程中,为了满足成都局对道砟运输“水洗不落地”的要求,项目部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改变运输工具,在完成单线铺轨后,投入2台机车和16台老K车在单线上进行临线道砟运输,此举不仅节省成本300万元,而且保障了道砟有序供应。在此基础上,邹磊乘势而为,推行双班倒铺轨,确保了项目部每日4公里的铺轨进度。

当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后,为了保增长保发展,安六铁路开通运营时间提前至2020年6月30日,要求5月1日起开始联调联试。面对高度紧张的工期压力,邹磊及时调整作业人员进场数量,在防止人员过剩的同时,确保轨道精调的顺利进行。工务段当完成轨道精调时已至4月底,这就意味着项目部必须在2天内完成60多公里的路貌整理。邹磊果断加大人员设备资源投入,配备了7台线路捣固车、4台道岔捣固车、2套线路打磨车、2套道岔打磨车,投入作业人员1 500名,最终顺利完成了路貌整理,线路按期达到联调联试状态。

邹磊勇挑重担的担当和开源节流的精细化管理,荣获了中国中铁“火车头奖章”,成为全局获此殊荣的2位项目经理之一。

运筹帷幄保进度

2019年12月,当安六铁路建设渐入尾声之时,邹磊又受命赶往分管的大瑞项目部主持建场工作。邹磊深入现场实地考察,对建场方案进行优化,然而,一道难题横亘他的眼前,那就是95亩地的征地拆迁工作,这是一件最令人头痛的事。邹磊反复与当地政府沟通交流,最后谋划出了一个双赢之策,项目部只需投入80万元的低成本便可“化难为易”,迅速完成建场工作。如此一招,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开门红”。

正当大瑞项目进展顺利之时,2020年5月18日,邹磊又受命奔赴东北牡佳项目部接任项目经理。原来进入铺轨阶段的牡佳项目部,要赶在冬休前完成铺轨任务,有效工期就显得十分紧张。再加上施工现场地处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外部疫情形势严峻。既要抗疫,又要保施工,邹磊的身上可谓“泰山压顶”。在他的周密部署和科学管理下,项目部以“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劳动竞赛为抓手,克服工期紧、任务重、轨料供应紧张、线下施工影响等困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钢轨及轨枕进场、道砟存储、铺轨设备维修保养调试等工作,于2020年6月15日按期实现了牡佳铁路全线首铺,并取得了“无疫情、无感染”的佳绩。

志存高远赴百战,胸怀筹策破万难。邹磊用他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一路攻城拔寨、捷报频传,带领着“铺架王牌军”将士奋勇向前进,在祖国铁路建设事业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猜你喜欢

铺架压舱石铁五局
地道战
抱紧人生“压舱石”
能源合作是中阿关系的“压舱石”
既有线提速改造铺架施工组织研究
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
达成线扩能改造铺架临时过渡施工方案和工程造价
普速铁路建设项目铺架方案对工期的影响
给读者辟一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