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一座重生之城
2020-12-07千子鹤易名
千子鹤 易名
城市中飘来悠扬的旋律,大街小巷里流传着科学家们动人的故事。
按照世界遗产的评定规则,拒绝接受重建的东西。然而华沙,一座二战后重建的新城,却被载入世界文化遗产,既是特例,也是奇迹,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华沙人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精神最终感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华沙历史中心时这样描述:二战后,华沙人民用长达5年的时间重建古城,他们修建了教堂、宫殿和贸易场所。华沙的重生是 13-20世纪建筑史上不可抹灭的一笔,因此将其作为特例于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或许就是西方传说中的凤凰,相传这种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美丽孤独的鸟,每500年,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练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华沙,或许就是一只涅槃后的凤凰,浴火重生后的美丽才是最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
重建的城市,不可抹去的历史
“波兰在欧洲,领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人民友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然而,我们的邻居都不太好。”向导的这番介绍,幽默中也带着几许苦涩。回顾往昔,苦难对波兰人来说并不陌生。由盛转衰、屡遭入侵、17世纪被俄国和德国分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有着长达123年灭国的历史。而首都华沙,这个一次次在电影和小说中出现的城市,同样充满了苦难,二战中还惨遭德军屠城的厄运,全城尽毁。
然而今天,当我走在华沙著名的克拉克夫郊外大街上,感觉和其它欧洲古都老城没有什么两样。中世纪式样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鳞次栉比,触目所及的是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哥特、巴洛克、文艺复兴式,全部是二战后华沙人按照原样重建的。
蓝天下,路旁的露天摄影展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不是什么著名摄影师的风光大片,而是两组发人深省的图片:二战后的华沙和现在的叙利亚,历史惊人地相似,内战中的叙利亚正在重复二战中华沙的悲惨命运,古城遭到屠戮,遍地焦土,看得人触目惊心,一下子勾起了各种回忆。想到那些曾经驻足过的世界遗产、人类文明,就这样毁于战火中,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波兰人信仰自由,坚持民族独立。当时,在二战沦陷区,波兰人的反抗是最为激烈的,以至于纳粹德国设在华沙的总督府都不敢雇佣波兰籍的雇员。波兰人的激烈反抗,导致了纳粹德国疯狂的镇压。二战即将结束前的“华沙起义”,是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激怒了希特勒,扬言要“把华沙从地球上永远抹去”。他下令德军工兵挨栋依次爆破,市区80%以上的建筑被炸毁,留下一片危房和焦土。为了纪念华沙起义45周年,1989年8月在克拉辛斯基公园东侧建起了华沙起义纪念碑,以悼念二战末期死亡的20多万华沙起义市民。
战后,华沙的重建困难重重,好在战争爆发前,华沙人把古城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做了测绘记录,并把所有图纸资料藏到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被毁了,但华沙的形象资料保存了下来,还有一些名画也成为了重建的参考。当恢复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在国外避难的波兰人一下子回归了30万。波兰政府顺应人民的要求,组织民众投身到华沙重建的劳动中,在最初的1年时间里,波兰人民就绘制出超过100吨的图纸。但工程实在浩大,到1966年才基本完工。现在,475块铭文碑刻散布在城市街头巷尾的各个建筑物上,记载着时间、地点和死难者人数,以此纪念死难于此地的战士和平民。
老城里藏着美人鱼
老城是波兰首都华沙最古老的一块城区,坐落于维斯瓦河东西两岸。战后重建初期,波兰政府便制定了把华沙建成一座“满城绿荫的现代化城市”的方案。重建后的华沙保持着老城和新城的布局,各种历史纪念物、名胜古迹大都集中在老城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商店、旅馆集中在新城区。
和哥本哈根一样,华沙的标志也是美人鱼。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齐格蒙特的国王到处巡游,想寻找一个理想的京都。一天,国王来到维斯瓦河畔一座风景秀丽的村落,这里只住着一户渔民。四处查看时,一条人身鱼尾的美人鱼从河里跳出水面,为国王唱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歌。国王立即爱上了这个地方,遂决定在这里建都。
华沙的波兰语发音很好听——华尔沙娃,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一对名叫华尔西(Wars)和沙娃(Sawa)的恋人:他们冲破重重阻挠,顺流乘舟来到华沙开拓家园,当时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后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两人的名字合称“Warszawa”作为城市之名。
华沙第一个美人鱼铜像建于1855年,位于华沙古城市场中心。目前耸立在维斯瓦河畔的美人鱼铜像,比第一個铜像大很多,姿态也更加优美。它是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特斯霍娃于1934年以波兰女英雄什塔海尔斯卡为原型创作的。当时的欧洲战争风云密布,艺术家忧虑祖国命运,才决心塑造一个保护祖国的英雄形象。
这里的“美人鱼”少了几分娇媚,多了些许刚毅,昂首挺胸,左手紧握盾牌右手高举利剑,守卫着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据说在纳粹德国侵占波兰期间,美人鱼铜像悄然失踪,直到波兰解放后才重新出现。原来,在德国法西斯军队入侵前,人们把这座铜像拆卸掩埋,精心保护起来。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们把她重新竖立在维斯瓦河畔。
广场上书写着哥白尼的苦难
哥白尼纪念碑和居里夫人故居都是游客云集的地方,华沙的故事很多,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哥白尼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的名字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广场上的铜像纪念碑就是为纪念哥白尼而建。
在广场的地面上是一幅“日心说”的图案,白色圆圈是太阳系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的轨道,他手中拿的是太阳系的模型。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宗教控制思想的年代,能够公然提出一套颠覆性的理论是需要多大勇气。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5年后,哥白尼来到了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希腊的天文学理论。终于,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自己的理论,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这本他用毕生精力所写的书。
在《天体运行论》的序言里,他写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
哥白尼对于这本著作的出版,经历了怎样的“迟疑不决”呢?原因就在于教会对这一新兴科学理论的迫害。早在哥白尼旅居意大利的时候,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就重新颁布圣谕,禁止印行未经教会审查的书籍,可疑的书籍一律焚毁。哥白尼从意大利归国时,就亲眼看到宗教裁判官对胡斯分子的血腥镇压,许多密谋聚会的人都被抓起来活活烧死。在哥白尼的一生里,波兰境内至少进行过300次以上的宗教裁判活动。哥白尼也经常受到威胁和迫害,在他担任弗隆堡大教堂修士的瓦尔米亚教区,他舅父务卡施大主教死后,几个继任的大主教都三令五申地“查禁邪教”,并对修士们严加监视。主使迫害哥白尼的,是波兹南宗教裁判官堆霍兹乌施,他是一个焚书狂徒,后来升任波兰大主教。他连哥白尼的亲戚朋友都视为眼中钉,恣意迫害,其中还包括修士亚历山大·斯古尔捷特和女管家安娜。他认为哥白尼是个“叛教者”,直到哥白尼临终时,身边还有上司所布置的密探和奸细。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我一想起我们的教师哥白尼的命运,就感到心惊胆颤。”但是,教会的迫害并不能阻止《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哥白尼的斗争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这本书带着遍体鳞伤在世间流传了300多年。直到19世纪中叶,原稿才在布拉格的一家私人图书馆里被发现。1953年,《天球运行》出第四版时,才全部补足原有的章节,这时,哥白尼逝世已经410年。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他提出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伟大的女性也曾遭受非议
而另一位科学家,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其实叫作玛丽·居里,1867年出生于华沙。
1903年,居里夫婦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2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居里夫人的故居位于华沙老城中,这里原来的房子在二战中被毁,现在的房子是二战后按照原样重建的。高高的大门非常朴素,二楼陈列着居里夫人的简介及部分生活工作用品,包括她的遗物、全家合影、试验器皿以及诺贝尔奖证书的复印件等。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这里参观,大家都试图从这些老照片、影像资料和居里夫人用过的实验器具里,去解读这位传奇女性一生的非凡经历。
玛丽·居里生于波兰王国华沙市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基是中学的数学教师,母亲布罗尼斯洛娃是女子寄宿学校校长。长大后的玛丽在索邦结识了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 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后来终于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成就。然而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直到保罗·朗之万——皮埃尔·居里的学生、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但当时的他并没有离婚成功,并且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报社。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谷底。
当时,爱因斯坦还曾对这件事发表看法:如果他们相爱,那谁也管不着。他还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在几乎3年的时间里,玛丽·居里的精神一直处于一种崩溃的状态里,她被周围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最终她恢复过来,强悍的意志力终于让她再度站了起来。在这之后她持续工作了22年,继续为世界科学做出巨大的贡献。
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故土,到法国求学,但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居里夫人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因此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Po),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以示对惨遭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所命名的。
一座教堂凝聚了华沙的灵魂
在欧洲的城市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教堂。圣十字大教堂矗立于华沙市中心,门口那座著名的“耶稣背负十字架”的雕像,昭示了它的命运与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波兰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始建于1679-1696年的圣十字大教堂在二战中也未能幸免,但它的被毁却如同那些为保卫家园、保卫和平而牺牲的斗士们一样,也是光荣的牺牲:1944年波兰军民以这座教堂为堡垒,举行英勇的反纳粹起义,战斗持续14天,勇士们将鲜血洒在十字架下,为自由和平花朵的开放把生命献在了祭坛上。这座著名的教堂也同时牺牲,成为战死者的灵堂。现在的圣十字大教堂是战争硝烟散去后1946年重建的巴洛克式建筑。教堂里,祈祷的人们表情肃穆,只有深刻了解这座城市和这个民族的历史,才会更理解他们心中默默的祈祷吧。
圣十字教堂是一个非常显眼的存在,它的两座钟楼即便是走了很远也能清楚地看到。作为华沙最古老和最大的巴洛克式天主教堂,肖邦的妹妹伊莎贝拉和艾米莉亚都是在这里接受洗礼的,似乎肖邦一家的许多重要时刻都与这里息息相关。
圣十字教堂的内饰谈不上让人惊艳,不过进入里面的游客大多是为了亲眼看一看那根藏有肖邦心脏的石柱。
肖邦生于波兰,曾经在华沙国家高等音乐学校学习音乐7年。华沙起义失败后,他被迫离开祖国,定居巴黎,只是不曾想到,1830年的离开竟然成为了永别,从此之后再未有机会踏足祖国的土地。1849年肖邦去世,他曾交代遗愿,希望能将遗体运回波兰,却因为当时的政治状况无法如愿,被葬在了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中。
直到多年后,他的妹妹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辗转将他的心脏带回了波兰。而肖邦的心脏被安葬在了圣十字教堂左边第二根廊柱下,上面写着:这里安放着肖邦的心脏。
教堂内部多了份肃穆与庄严,每一位路过嵌有肖邦心脏的那根廊柱时都会停下来瞻仰片刻,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致敬。据说二战期间,德军轰炸华沙前,华沙市民提前从支柱中取出了肖邦的心脏保护起来;二战结束后,教堂重建,人们又把肖邦的心脏放了回去,成为整座城市的灵魂。与此同时,肖邦的故人从波兰带去巴黎一罐沙土,洒在了拉雪兹公墓中肖邦的墓碑之上,象征着他从此长眠于故土之下。每每想到这段情节,就觉得无限动容。
聆听肖邦的心跳
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华沙,让人沉浸在肖邦的音符中,品味、感受着融入这座城市血液中的最纯真的浪漫主义!
“肖邦的故乡啊,一定要好好听听肖邦的钢琴曲。”说起波兰的名人,恐怕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肖邦。
矗立在瓦津基公园的肖邦雕像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地标。走进公园,一眼便看到坐在柳树下的音乐家,头发和斗篷被风吹起,背后飘垂的枝叶,又似一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手。肖邦两眼微闭,眉头稍皱,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紧闭的双唇和面部刚劲的轮廓却显示出内心的倔强。
瓦津基公园因此被称为“肖邦公园”,这座英国园林风格的公园,曾经是波兰末代国王斯·奥·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别墅所在地,可惜也没能逃脱厄运,于1944年秋天与这座城市一起被德军摧毁。1960年根据原来的图纸重建和修复后的宫殿楼阁富丽堂皇,还有玫瑰园、柑桔园等,成为这个民族不屈精神的见证。在华沙,沉痛很容易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和力量,华沙人相聚在教堂里,也相聚在肖邦的雕像前。每年6-9月的周末12∶00-16∶00,这座雕像下都会举办露天音乐会,甚至很多都是著名的钢琴家,免费在这个露天公园演奏让他们以此为荣,华沙市民齐聚在音乐的环境下,这个时刻,这里是他们情感归依的地方。
200年来,肖邦一直是波兰人的骄傲,而华沙则是“肖邦之城”。2010年,肖邦誕辰200周年之际,波兰定为“肖邦年”,坐落于华沙奥斯特洛格斯基城堡内的肖邦博物馆整修一新。这座17世纪晚期奥斯特洛格斯基公爵下令建造的巴洛克式宫殿,由荷兰著名建筑师蒂尔曼·哈默伦设计。几百年来,宫殿内部功用不断变化,并经历了数次整修。二战结束后,波兰人根据前人的画作进行重建,于1954年基本恢复宫殿原貌,此后成为肖邦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也走进了“音乐诗人”的人生:1810年2月22日生于华沙的肖邦,6岁学琴,8岁演出时便轰动华沙,被誉为“波兰莫扎特”,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就读。肖邦的父亲尼古拉·肖邦是法国人,注定了肖邦的血液里流淌着法国人的浪漫个性。1830年,20岁的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巴黎。
改造后的博物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声光效果还原了肖邦生活的年代。来巴黎的最初几年,肖邦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肖邦举办的个人演奏会,出席的人寥寥无几。1835年,肖邦在2次不成功的演奏会之后,决定放弃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的心愿,不再举行个人公开演奏会,潜心作曲。《幻想即兴曲》《波罗乃兹舞曲》及数首《马祖卡舞曲》就在这一时期完成。这里有一架可以自动演奏的钢琴,将乐谱翻到第几章,耳边便会响起这段钢琴曲,墙面上投射着巨大的画像,仿佛置身于19世纪的巴黎沙龙。
博物馆的500件藏品中,不仅有肖邦的曲谱手稿、信件、文件、最后使用过的钢琴,与他有关的绘画和雕塑等,还有2500多本相关资料以及照片等。被喻为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肖邦,还是一位相当有才华的作家和画家,可以看到肖邦的画作与他的音乐风格类似,充满浪漫情怀,这座优雅迷人又现代的肖邦博物馆据称是欧洲最高水准的个人传记类博物馆。
肖邦的个人生活颇受世人瞩目,尤其是他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一段恋情。1837年肖邦因为与18岁的玛利亚沃兹卡一段不幸的恋情,陷入了生活危机,正在这时,他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这段浪漫的恋情使肖邦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他一生的巅峰,众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然而1838年,肖邦被诊断出患有肺病,乔治·桑陪伴身体虚弱的肖邦来到地中海玛略尔卡岛疗养,肖邦和乔治·桑共同生活到1847年,乔治·桑给肖邦一封告别信,永远地离他而去。肖邦与乔治·桑关系的决裂,使肖邦病情加重。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逝世。巴黎玛德莱娜大教堂为肖邦举行了隆重的葬礼,3000多人参加。全法国的文艺界人士都来悼念肖邦,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来了,法国天才音乐家比才也来了,只缺少乔治·桑。
80多年来,华沙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成为许多艺术家国际钢琴事业的起点,这场演绎肖邦音乐的国际大师赛每年夏季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音乐家们在杰出教授的指导下完善他们的技艺。
而对于普通的游客,热情的华沙则用街头“肖邦音乐长椅”这样的方式,让人们得以随时沉浸在肖邦的音符中。2010年,华沙街头永久性地放置了15处多媒体肖邦长椅,长椅用瑞典花岗岩制成,内置多媒体音乐播放器,只需触摸播放键,就能听到肖邦的经典钢琴作品片段在城市中响起。长椅上还用波兰语和英语镌刻有肖邦生活轨迹的地图、所在位置的相关信息和图片代码,人们可以用手机通过代码从网上下载音频导游和肖邦音乐应用软件。
肖邦博物馆门前就有一把音乐长椅,按下按钮,聆听着熟悉的《F小调叙事曲》,孤独、热烈、彷徨又极富唯美的浪漫气息。如今,华沙人可以在肖邦的旋律中更美好地享受生活,200年来,一切苦难和动荡之后终于重归平静,希望自己的祖国和平安宁或许就是这位用音乐写诗的怪才最大的心愿吧!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