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本到影像
2020-12-07陶忆雯
陶忆雯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美国小说,在美国文学界具有极高的地位。作者菲茨杰拉德牢牢抓住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时代特征,围绕着“美国梦”,以作家的独特使命真实记录了这个时代。从文本到2013版的电影翻拍,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该文将对作品的主题分析、作品改编形式分析和改编后的优缺点深入思考。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文本;电影
“毋庸置疑,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毁灭的过程。”这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美国杰出作家菲茨杰拉德散文集《崩溃》中的一句话。诚然,这种悲剧色彩也映射在了他家喻户晓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這本书被称为爵士时代最后的盛世挽歌,它对于“美国梦”的诠释和解读已经超越时空,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沉淀。
一、作品主题分析
所谓的“爵士时代”其实是20世纪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重新洗牌,大量的金钱和财富严重侵蚀着社会上的风气,使得“亲情、友情、爱情在那个狂热的爵士时代失去了他们原本生存繁衍的沃土”。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毁灭,新世界的道德制度还未成立。美国青年原本抱有的自由平等的希望,被战争之后的残忍和混沌掩埋得只剩下无尽的失望和迷茫。过去的价值观和传统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取代,人们只能用一种反传统的方式来填补自己内心的失望和迷离。年轻人内心的怅惘彷徨、梦想的终究幻灭成了必然的宿命,这是那个年代常见的现代主义文学的主题。
小说的讲述者是尼克,介绍着盖茨比的故事,尼克做着美国梦,同时也看透了美国梦。小说最通俗易懂的主题便是盖茨比对于爱情和金钱的迷梦——“美国梦”的覆灭。为什么盖茨比一直不放弃追求黛西?盖茨比对黛西不离不弃的真爱向来都被人神话,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和美好,但单凭黛西迷人的外表就能维持住盖茨比对黛西的爱吗?盖茨比说过一句话:“她的声音里充满着钱币的叮当声。”他比谁都清楚黛西对于物质的贪慕,他从不要求她是完美的,允许并包容理解着黛西的物质。在这里涉及到了一对二元对立命题——那就是真爱和欲望之间的冲突,这两者之间并非界限分明或者互相矛盾,而是一起支撑着盖茨比对黛西的渴望和追求。
小说中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做好了铺垫:舞会上,黛西误以为穿着军官衣服的盖茨比是军官陷入了爱恋,其实当时一贫如洗处于社会底层的盖茨比非常清楚自己和黛西的贵族地位悬殊,配不上黛西,于是参军之后又想尽了一切办法变得有钱,有意给黛西营造出一种安全感,使黛西信服他们俩的出身相似。当黛西提出和他私奔的时候,盖茨比并不是马上同意,而是希望她能和汤姆去说她并不爱他,从而欺骗自己获得一种自我认同,认为一旦有钱,社会地位也会随之上升,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黛西可以看作是盖茨比在这部小说中的“美国梦”的化身,所以黛西也就成为了他奋斗过程中的一种动力。正是有欲望为沃土、用金钱来滋养的爱情,才更令人难以自拔。盖茨比对黛西的执着,不是单纯对爱情的执着,更是对金钱、地位和获得尊重的多重追求。最终黛西因为金钱离开盖茨比,也就正式宣告了盖茨比“美国梦”的破裂,在那个时代,盖茨比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盖茨比,还有无数这样“了不起”的追求的幻灭。
“美国梦”最开始是美利坚的一种民族精神,号召和激励着年轻人通过诚信、劳动和自信不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梦”。但在20世纪20年代,这种“美国梦”逐渐成为泡影,演变为对金钱、名利和地位的追捧,弥漫在年轻人的价值观中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倡导者的初衷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作品在客观上反映出那个年代转型带来的阵痛,美国人的焦虑、迷惘和痛苦,都隐秘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二、作品改编形式分析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谢晋导演曾说过:“我深信一部影片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根据影视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把文字转换为画面语言,就算是一次“再创作”,每个人的创作都会有个人特色,包括性格和审美,受众也会进行一次“再阅读”。文字和再创作作品的双向交互作用成就了两者的共同发展。
作为一部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能够多次被搬上舞台和荧幕,足以见得其“了不起”之处。正因小说家喻户晓,原著深入人心,使得改编翻拍难度更大。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赫曼在2013年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发起了第五次挑战——用电影,并且是3D电影的方式来展示这场喧嚣的梦。“盖茨比”已然成为一种“美国梦”的标志,是原著作者菲茨杰拉德留给后世导演们的闪光的创作空间。
叙事手法和风格。在叙事手法上,电影可以说是基本忠实于原著的,同样是由尼克这一个局外人来承担讲述故事的角色,用新颖的叙述视角和故事结构安排,增强了真实性和完整性,顺叙和倒叙相结合,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两者相同之处。电影中还大量用到了蒙太奇的手法,更娓娓道来,叙事手法上有所改变。
在叙事风格上,原著更偏于散文体和抒情式描写,每一个字词显然都是仔细雕琢,甚至具有音乐的韵律美,生动传神地将当时的社会刻画得极致细微。而电影的改编风格更具有商业化特色,具有巴兹·鲁赫曼特有的后现代风格。
视觉表现力。在视觉表现力上,导演十分注重细节。在极致精美的妆容和服装上,可见拍摄团队花了很大的功夫来尽量还原原著中的描写,尤其是黛西,不断更换浅色系的服装来体现她外表的光彩夺目和优雅,Prada的华服和蒂芙尼的首饰相衬,极尽奢靡和豪华。再是各种背景和道具,都充分实现了故事情境的影视化具体表现。
情节改编。文学作品搬上电影荧幕,就不可避免地舍弃文字带给受众的想象空间,追求更准确、更直接的把故事情节带给观众,电影对部分情节做了改动:电影加了尼克的医生这一新角色,以尼克在疗养院开头串起了故事;尼克和贝克的感情线、盖茨比父亲的下落都被删除了;黛西由原著中冷漠无情更偏向优柔寡断情感丰富,人设上有所改变。
三、改编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细腻刻画细节,胜过以往任何一版翻拍。用3D技术真实刻画原著中的细节,让人身临其境,很有代入感。相同颜色多次出现,暗示其象征意义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主题。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到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蒙太奇的电影手法,让人觉得故事更有连贯性,更容易理解清楚,优化了原著中的不少对比。电影在演员选择上比较贴合原著人物,能有代入感。
导演新添了一段在广场酒店的对话——汤姆对盖茨比说:Weareallthesame,exceptyou.Youaredifferent.(我们都一样,除了你。你是不同的。)即便是努力往上爬了却始终被人像看跳梁小丑视作笑话。毫无保留地表现出盖茨比长久以来的自卑和崩溃,卸下伪装,显示出自己的脆弱和敏感。这种情绪的不断铺垫和积累导致后面的爆发和宣泄,很有张力。
(二)缺点
电影音乐是电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选择上,导演非常大胆地将现代音乐取代了原有的爵士乐,虽然能够理解翻拍需要更贴合时代发展和现代审美,但是爵士时代缺少了真正的爵士乐还是硬伤,不少原著粉表示无法接受,时常会跳戏。
电影的布景和艺术设计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但这种“外表”过于喧宾夺主,在形式上固然能够吸引观众,但是一旦用力过猛就会显得过于浮夸、臃肿,看似贴合纸醉金迷、金钱至上的大背景,但无形之中影响了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极致奢华、浓墨重彩是巴兹·鲁赫曼的拍摄风格,但却不是菲茨杰拉德的写作目的,他想表现的是短暂浮华中人类最本质的情感。观众会沉溺于精彩的视听体验,从而削弱了对原著的主题精神的体会。
名著常读常新,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翻拍,都是不同创作者在不同时代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理解,都是被注入新血液的过程。在电影翻拍上,最重要的还是得认真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题表现,才会有更贴合原著的作品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