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植物的一生》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07蒋建栋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持之以恒种植时节

蒋建栋

【摘  要】在苏教版三年级《植物的一生》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番茄、黄瓜的种植,让学生在季节的变化中充分感受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教学要激发学生探究興趣,要结合时节分步展开;学生的种植要持之以恒不断调整,要关注细节讲究科学,最终实现让学生做事更耐心、思维更全面、观察更仔细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种植    兴趣    时节    持之以恒    关注细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学生对植物的认知越来越少。他们对植物的名称,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大多停留在文本上。韭菜、小麦不分,桃树、李树不分的大有人在。因此,能够完整地观察一种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对学生来讲既是很有意义的,又是富有挑战的,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无法看到植物最后成熟的果实。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就是介绍了有关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知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植物的一生》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于我校地处城市,学生对植物的认识既懵懵懂懂又充满好奇与探究的渴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第一课《种子发芽了》是要认识番茄、黄瓜、蚕豆、苹果、冬瓜、枣、绿豆等种子。教师课前准备了各种种子,在教学中用“考考你认识几种种子,比一比谁认识的种子多”等问题激发学生对认识种子的兴趣。在这基础上再提问“番茄、黄瓜的种子都一样吗”,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其实由于番茄品种很多,番茄种子也存在差异,一些果实大的品种,种子要大些;一些果实小的品种,种子要小些。如圣女果也是番茄的一种,种子就很小。

了解了种子外形,就要研究种子怎样才能发芽。让学生说一说,学生会说需要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反问一句“怎样来证明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面对这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没有水分,没有空气,没有适宜温度,种子不会发芽。只有符合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这三个条件的种子才会发芽。学生在做这一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同时布置另外一项任务:种植番茄和黄瓜。观察这些种子放在泥土里浇上水多长时间会发芽。比一比,谁种植的番茄或黄瓜能开花并结出果实。这些成功的学生也就能被评为“种植小能手”。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一起完成番茄、黄瓜的种植全过程。学生一起从网络、书本上学习番茄、黄瓜的种植知识。他们设计并实施种植方案,聘请教师、家长做技术指导,设计记录本,全过程做好观察记录,并定期制作反映番茄、黄瓜生长过程的卡通绘本,最后进行成果发布。丰富多彩的观察、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中都能兴趣盎然。

二、教学要结合时节分步展开

《植物的一生》单元介绍了种子从发芽到幼苗长大,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个单元的内容分解到学期的各个阶段。开学初,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种子发芽了》一课,同时指导他们进行黄瓜和番茄的种植。接着教学《幼苗长大了》,伴随着黄瓜和番茄的幼苗成长,教育学生注意幼苗的保护和管理。

到了三月底四月初,桃花、油菜花等开花了,教师安排《植物开花了》这课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花,认识花的构造,了解花的各部分的作用。他们在观察交流中知道有些植物的花是雌雄同株,同一朵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有些植物的花分雌花和雄花,各种瓜类都是雌花和雄花分开的。在此基础上,学生观察黄瓜和番茄的花就显得特别有意思了。

到了六月初,黄瓜、番茄、西瓜、枇杷、香瓜等都大量上市了,教师就可以教学《植物结果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种植的黄瓜、番茄长得怎么样,也可以讨论农民种植的水果为什么那么好,从而基本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紧扣时节和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不仅真正了解了植物的一生,还在反复地观察体验中感受到了农民种植的艰辛,也不断教育自己要爱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每一样食物。

三、种植要持之以恒不断调整

在刚刚接到种植番茄和黄瓜这个任务的时候,学生特别兴奋,想象着一颗种子经过发芽,长成幼苗,不断长大,开始孕育花骨朵,最后长出小黄瓜、小番茄,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但当遇到三天不见发芽、十天不见长叶等情况,学生的种植热情很容易就没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种植不仅要有耐心,还要勤于观察,及时去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说服力,教师可以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比如,银杏树人工嫁接改良以前,一般要用5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结果。苹果、水蜜桃、枇杷等植物也要3年以上才能结出果实。有了这些植物作为参照物,学生就会明白种植黄瓜、番茄的周期还是比较短的,只要自己努力,完全能完成种植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种植学习小组,合理分工,一起做好观察记录,定时合理浇水、施肥、除虫,一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有更多的学生种植的黄瓜、番茄能顺利结出果实。

四、种植要关注细节讲究科学

种植番茄和黄瓜,第一步是要准备种子,最好到种子商店购买,确保种子具有活性。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番茄种子一般不容易发芽。所以,在种植前要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发芽。具体做法是:先将种子浸泡2小时,然后将种子放在55℃的温水中,连续迅速搅拌15分钟并通过不断加热水的方法保持55℃的水温。再在凉水中继续浸泡4小时,就可以播种了。这个过程要特别关注“保持水温”这个细节,加入的热水尽量不直接浇到种子上,以防烫伤种子。所以,用55℃的水浸泡种子15分钟这一环节可以师生一起完成。

种植过程中还要选好泥土,农家土最好。播种前要把土壤用水浇透,等土壤稍微干些再进行种植,注意种子上面要覆盖0.5厘米厚的土。在种子长出幼苗前,要保持土壤的湿度。教学中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部分学生是每天多次浇过多的水;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把种植黄瓜、番茄作为每天的作业,忘记适量浇水。这些都是教师要提醒学生的注意点。

经过10天左右的等待,种子发芽,幼苗开始露头,非常柔嫩,教师要提醒学生两点:一是不能用手去触碰幼苗,否則容易使幼苗受伤;二是浇水时不能对着幼苗,否则容易把幼苗冲倒。另外如果是用自来水浇水,就一定要把水放置24小时,让水中的氯气充分挥发,不要让自来水烧死幼苗。浇水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不能在中午浇水,否则植物吸收大量水分后,发生吐水现象,堵塞植物叶片的气孔,导致植物因不能通过蒸腾作用散热而死亡。

幼苗出土后要指导学生做好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记录叶子的数量,等番茄、黄瓜长到40厘米以上,就要给它们用竹子搭架子,并固定好;可以记录番茄、黄瓜孕育花苞的时间,开花的时间,小番茄、小黄瓜长出的时间,成熟的时间,等等。在观察番茄开花时,因为番茄花是雌雄同株,所以同一朵花中雌蕊在最中间,周围是雄蕊。而黄瓜开出的花有雌花,也有雄花,雌花连着小黄瓜。刚结果时也不能用手摸,否则小番茄、小黄瓜可能会无法长大。

五、总结要分享成功正视失败

经过一个学期的种植,大多数学生种植的番茄、黄瓜都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各项评比,可以给结出番茄、黄瓜的学生发“种植小能手”证书;可以评选“最大果实奖”,请同学们把自己种植的最大的一个番茄或黄瓜挑选出来进行评比,按重量大小评出一、二、三等奖;可以评选“最多果实奖”,就结果的数量进行评比;可以进行“植物生长绘本卡”的评比,从记录的时间、描述的准确性、绘画的仿真性等方面综合评分。

最后是组织学生对一学期的种植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有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说道:一学期的种植让我学会了持之以恒地关注一件事,要获得番茄、黄瓜的果实,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的文化学习也是一样,只有坚持不懈,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才能变小进步为大进步,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也有的学生在总结中说道:互联网时代,我们种植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但是也要经过科学分析,辨别真伪后才能决定是否可行。

在总结阶段最不开心的就是一些种植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专门为他们设立“啄木鸟奖”,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在种植中失败了,但能过经过反思,找出问题,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改变自己的习惯就是这次种植活动最大的收获。一些学生在反思中讲道:种植是要每天关注,不能因为自己学习紧张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是种不出好的番茄、黄瓜的。也有学生反思道:我太想把番茄、黄瓜种好了,以为多浇水,多施肥就一定会种出好的番茄、黄瓜,其实是事与愿违,就像我们人吃饭一样,只能适量。吃太多了,会撑坏肠胃。肥料施多了,植物也会生病。所以要科学种植,才能有好的结果。

经过《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学生真的像番茄、黄瓜一样成长了。一学期的种植,学生改变了很多,做事更有耐心,思维更加全面,观察更加仔细,更加懂得只有经过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才能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猜你喜欢

持之以恒种植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赏识:管好班级的“利器”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