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管好班级的“利器”
2016-01-16张霞
张霞
【关键词】 班级管理;赏识教育;尊重;倾听;理解;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40—01
一朵花,如果不去精心培育,即使开艳也只是昙花一现,绝不会持久;一棵树,如果不去用心修剪梳理,即使长大,也是枝干横生,绝不会笔直;一块地,如果不去费心灌溉、施肥除草,即使生长,也是杂草丛生,绝不会丰收。教育中的主导者——我们,就是培育师,平时如果不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就如同懒惰的园艺师、农夫,既看不到收获的希望,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一个班集体是由性格迥异、不同个性的孩子们组成的,他们有的自觉学习意识强,表现出色;有的则行为懒散学习意识淡薄,表现差强人意。但无论哪种学生,我们都不能骄纵或歧视,而应一视同仁,因为只有这样集体才会和谐团结。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一、赏识从尊重学生开始
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理应得到教师全方位的尊重。尊重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存在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尊重学生的心灵和感受。每位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样教师才会产生爱生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我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由于自身的缺陷,他在语言表达、行为动作方面与一般学生之间存在着差距。不仅写得字歪歪扭扭,说话顾左右而言他,而且就连最简单的蓝天白云他都无从画起。记得前段时间为了能顺利地参加跳绳比赛,我与他的家长花费了大量时间指导他学习跳绳。可是,教到最终也仅仅是看到了他如何将绳从后面甩到前面,再从绳上走过去,但就是这样我也会说“不错,好好练啊!”我随意说的一句话,他却牢牢记在心里,一直到现在每次下课他都会主动先跑到讲台前拿起抹布擦黑板,尽管擦得并不干净,然后再拿着跳绳往操场跑,虽然并没有进步,但我仍感到高兴,因为他的那种热爱劳动与持之以恒正来源于老师对他的肯定。也许这就是教育的一点成功吧。正如选科夫所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映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
二、赏识要善于学会倾听与理解
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中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更好地进行正面教育。记得有一天早上,菲菲眼泪汪汪地来到办公室,告诉我她的新钢笔不见了。经调查,疑点落在了东东身上。我十分气恼,真想当堂厉声责问他,但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放学后把他领到了办公室,轻声问他:“你知道菲菲丢钢笔的事吗?”他站着说:“不知道。”我握住他的手,想让他坐下来,却发现他手心里全是汗。我的心震了一下,直觉告诉我,就是他。但我并不理会他的回答,继续说:“既然我把你留下来,肯定有原因。不过有一点,老师向你保证,今天咱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他沉默了几分钟,终于开口了:“老师,您真的不告诉同学们?”我点了点头。东东哭着承认了。我松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说:“别哭了。你能承认错误,老师真为你高兴。”后来,我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没人给他买学习用具,他羡慕别人的新钢笔,就顺手拿走了。于是,我叫他把钢笔放回原处……自此以后,东东跟我更贴心了,班里事也抢着去干,他又变成了一个好学生。在这个事例中,我懂得了班主任要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运用接纳性语言,与学生促膝谈心,使学生有受尊重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掏出心里话,教师也才能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完成自我教育。
三、赏识要把握好“度”
一般情况下,教师、家长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在情急生气时往往忘了鼓励反倒讥讽,大声地指责:“这么笨”、“你真没记性”等,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时刻不忘去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但赏识不可随意乱用,不要任何时候都去赞扬学生。赏识教育是吹而不寒的“杨柳风”,它使学生快乐地成长;严格不留情面的批评则是气势磅礴的"疾风骤雨",它使学生坚韧刚强,勇于面对风浪。这二者结合要恰到好处,将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