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2020-12-07吴丽丽
吴丽丽
[摘要]游戏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建构游戏是游戏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与喜爱,生活经验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以“动物园”为主题,设计“独自探索、合作探究、共同讨论、独自完成”四个活动,促使幼儿通过活动完成“独立一合作一自我提升”的过程,激发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探讨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班;建构游戏;指导方法;策略
一、问题提出
游戏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者都对游戏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游戏导致了发展,当儿童专心游戏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最接近其最近发展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建构游戏是以观察、想象、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一种游戏方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与喜爱,尤其是小班幼儿。建构游戏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前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获得知识的途径来自他们的亲身体验及动手操作,“泛灵论”是其主要特征,对动物有着特别的喜爱和亲近感。生活经验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班上的幼儿对动物园具有一定的参观经验,并热爱动物园,在园中乐于搭建动物园并热情不减。基于此,笔者以“动物园”为主题,探讨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与方法。
二、思路与准备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在建构游戏中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特性,促进幼儿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最后建成的物体,而在于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并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基于此,本活动设计“独自观察、合作探究、共同讨论、独自完成”四个部分,旨在促使幼儿通过活动完成“独立一合作一自我提升”的过程,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合作探究能力等,激发幼儿对建构游戏的兴趣,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开展
1.独自探索
[活动一]小二班的小朋友开始搭动物园啦!只见他们各自忙碌地搬搭积木。一一说:“老师,你看,好高,这个就是小动物。”边说边指着小小的圆柱体(小动物)。谦谦指着自己的动物园很开心地介绍道:“我们有好多的动物。”小小圆柱体化身小动物散落在高高的墙内。金筱拿着四块一样大小的积木当柱子立着,接着拿一块泥工板平放着,一层楼就好了。然后,金筱想继续搭高,按照同样的方法拿同样的积木放在泥工板的四个角,此时第二层的积木倒下来了(木地板本身不平整,有一定的坡度),嘴里念叨:“老师,这个弄不上去。”在没得到直接“帮助”后,她继续尝试,首先是两只手都扶着柱子,再小心翼翼放第三块,还是失败了。最后她拿了一个矮矮的旺仔罐子代替了长方体柱子,就这样第二层成功了。
在独自探索阶段,教师给幼儿准备好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环境中独自探索,当幼儿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未立刻给予帮助,而是鼓励幼儿继续尝试,在独自探索中总结经验,并在独自探索中发现问题。教师此时进行观察,判断幼儿在探索时碰到的困难是否会对其兴趣造成阻碍,如果幼儿因困难出现情绪问题,则需加以帮助,巩固幼儿游戏中的积极性。
2.合作探究
[活动二]谦谦拿着积木一块又一块地连着,像火车一样长长的,接着他回头看了看,随意拿一块积木垂直转弯,满满、妞妞等小朋友模仿谦谦在转弯处继续用积木连着,到达一定长度后再次转弯,心心在外墙—处用两块积木架起来搭了一个大门,动物园大大的方形还带有一个“尾巴”的外墙就此成功了。而此时,围墙里小动物的家也差不多好了,航航用两块积木拼在一起变成屋顶,航航说:“小动物在里面不怕下雨了。”安安指着叠高的房子说:“小动物住在里面,有个高高的门。”
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在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同伴互动与建构材料的类型有关,当幼儿共同进行—项建构材料时,其同伴交往行为发生的概率更高,更加有利于儿童社交能力的培养。在初次搭建时期,幼儿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知道小动物住在房子里,但是他们缺乏对动物园整体的感知,每个幼儿在独自探索时都获得了部分经验,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够整合先前经验,并且在互动过程中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在进行合作探究之前,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强调合作意识,互相帮忙,避免发生争抢现象。
3.共同讨论
[活动三]谈话讨论:如何将外墙变大?
引导幼儿观看上次搭建的外墙图片,请幼儿想一想如何让外墙变大,变得更漂亮。
丫丫:多拿一些积木。
妞妞:搭得长—点。
源源:大家一起做。
潇潇:可以把围墙搭高一点。
丫丫:把积木搭得很高。
瓜瓜:在一个积木上面再放—塊积木,然后再放一块积木。
通过简单的讨论,孩子们发现要想外墙变大,要让每一面外墙都变长,同时可以在外墙上放一些积木,这样外墙就更高更好看了,小动物也都能住进去了。
小班幼儿的认知经验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思维。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一些新的技能,在共同建构过程中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讨论能够帮助幼儿总结已有经验,倾听其他幼儿的观点,养成自我总结与尊重他人的习惯,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沟通,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4.独自完成
[活动四]仲谦予将长短不一的粗的圆柱体一个一个往上搭,说:“老师你看,我搭得高不高?”吴一凡则将三个长方体竖立放,使围墙变得更高。一个人默默无闻在一旁搭建的蒋语安则利用若干长方体搭建出了镂空,就像是动物园的大门,他还进行了封顶。其他小朋友也利用不同形状的材料努力将动物园的围墙变高。不仅如此,小朋友们还将小动物们放进了动物园内,试图搭建小动物的家。
通过独自探索、合作探究、共同讨论的过程,幼儿对于如何建构动物园有了新的知识与经验,最后通过独自完成这—过程,对在整个活动中的学习进行总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中获得成就感。
四、反思与策略
1.提供先验经验,培养幼儿兴趣
经验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小班建构游戏能够很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立足儿童的经验,把握儿童的兴趣。在进行建构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一些经验,如观看相关视频,看大哥哥们的作品等,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思考选择的材料以及想要建构的对象。同时,小班幼儿思维特点之一是爱模仿,通过经验的积累,可以提升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后期活动的开展。在引导小班幼儿活动时,应采取游戏的口吻,边示范边讲解,引起幼儿模仿的兴趣,并逐步过渡到幼儿独立进行简单的构造。当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教师要给幼儿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自主地游戏,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2.创设游戏情景,稳定幼儿情绪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确定建构对象,掌握建构特征,选用建构材料,运用建构技能,构造建构物体,都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应首先明确自己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所处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是说要教师喧宾夺主,包办代替,教师更应认识到,一切的指导工作都是围绕幼儿进行的,教师对游戏的指导,目的是让幼儿更好地进入游戏,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同时,在幼儿进行建构游戏时,教师的观察性指导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了解小班幼儿的具体兴趣及实际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对活动的内容、材料等进行调整。在创设游戏情境中,教师需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游戏过程中更应该注意观察儿童的情绪、行为,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喜悦与成就感。
3.重视合作探究,促进幼儿发展
合作是增强幼儿互动、提升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手段,建构游戏可以很好地增加合作机会,为幼儿的社会交往搭建桥梁。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探究,从合作中学习经验,最终过渡到自我提升环节,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教师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相信幼儿,明白幼儿的发展特点,帮助他们达到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