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内高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和应对策略
2020-12-07高亚席
高亚席
[摘要]内高班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关注他们学业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些学生面临着环境适应、人际适应、文化适应等问题,同时有着这个年龄段共有的焦虑、敏感、抑郁等问题。为帮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学校开展各种团辅、讲座,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个案辅导,多途径、多渠道地提供支持。
[關键词]内高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应对策略
一、课题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其中教育是重中之重。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切实促进新疆当地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东部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和发达,因此教育部每年都选拔优秀的新疆生源到东部接受为期四年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健康、健全、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体,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取,而且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内高班的孩子将来要回到家乡,服务于家乡,健康健全的人格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二、统计与分析
我校每年都用SCL-90症状自评表为高一及内高班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主要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以2018年内高班学生的数据为例。
1.总体结果
2018届实际在校学生44人,实测44人。测查结果表明,有心理困扰的人员27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61.36%。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人员13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29.55%(见表1)。
2.阳性人员的分布情况
阳性人员中,男生10人,女生17人,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
3.总体筛查结果汇总表
从表3可以看出,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几个维度上阳性人数较多,超过6人,其次是敌对、抑郁、偏执。
三、原因分析
1.环境适应、文化融合带来的困扰
新疆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厦门气候湿润,比较炎热,总觉得身上黏黏的,衣服没晒干的感觉,有的学生还会出现皮肤过敏的症状,生理不舒服的感觉也会影响心理,容易烦躁。并且厦门人口密度较大,拥挤、嘈杂也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
内高班学生来自新疆各地,各个民族,他们身上有属于自己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来到内地,他们需要接受新的文化。两种文化中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他们需要适应、接纳、融合,尚且稚嫩的他们会有迷失,甚至扭曲,没办法做到很好的平衡。
2.心理支持系统变弱
心理支持系统是否足够健全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风险等级的重要指标。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主要的支持系统是:由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构成的亲情;同学、朋友等构成的友情。随着他们远离家乡,亲情这个支持系统被削弱了很多,减少了亲密感的体验,很难提供实时的近距离支持。
3.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任何地区都存在教育均衡的问题,新疆也不例外。特别是新疆地域辽阔,各地各民族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地区教育薄弱,所以学业问题是他们压力的最大来源。他们在新疆都是佼佼者,来到内地突然变成了差生,心理上难以接受,也有部分同学丧失信心,影响学业。
4.对友情的要求高
宿舍内部存在一定的寝室内磨合问题,集中体现在个性和生活习惯的冲突上。他们活动的范围及地点相对较小,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宿舍和教室,周末也不能像普通班同学那样回家,因此宿舍就是他们在学校的家。宿舍矛盾多的,往往心理问题更大,女生表现更为明显;新疆班学生对人际关系需求更高,可能是因为他们远离家乡,人际关系的安全感、亲密感对他们来说更重要,所以他们对友情也表现出了独占性和排他性,如果自己最好的朋友跟别人关系也很好,他们也会有失落感。
5.新环境中自我定位的问题
有的学生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里产生一种失落感。还有的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自卑心理。较多同学反映,他们对社团、学生会等社会工作很新奇,满怀信心地去参加竞选,却遭受挫折,从而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涮介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四、应对措施
1.掌握每一届学生的心理特点
新生入校后需要对学校各方面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普查过早会导致数据不准确。因此,新疆预科班的心理普查工作定在入学一个月之后进行,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较少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干扰,普查数据的效度更好,信度更高。实施时请班主任配合,确保学生全部到位;学校信息中心老师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心理老师现场指导,回答学生的一些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当场提交。
2.做好筛查及回访工作
普查结束后,我们对测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筛选出需要可能需要干预的学生。心理老师会跟内高班班主任对接,提醒相关老师多留心相关同学,特别是重大事件后学生的应激反应。心理老师对于阳性因子平均分高于4分的同学逐个访谈,以确定问卷作答的有效性及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个别访谈。
根据他们入校起建立的心理档案,结合心理老师访谈,科任老师反馈,确定重点名单。不定期地跟班主任了解近期的心理状态,主要采取学生自愿的方式进行个别咨询。特别是学生生活出现大的变动时,比如有的亲友过世,出现意外,重大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要给予特别的关心。
3.课堂、团辅中成长
从第一届新疆内高班开始,每届都保证一周一节心理课,心理老师可以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引导。另外还有各种讲座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每个学生的主要问题不一样,为了使团体辅导更有成效,主要做同质团体辅导。比如: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参加自信心团体辅导;学业困难的,参加学习方法团体辅导;宿舍有矛盾的,参加宿舍人际关系建设团体辅导等。
4.澄清对心理咨询认识,重视同伴力量
很多学生误认为只有有心理障碍的人才来进行咨询,或者找心理老师就意味着有病。其实,心理咨询有一个很大的功能和方面就是发展性咨询,咨询的范围包括人际关系、学习、情感等,都是一些暂时性的问题。
如充分发挥心理协会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工作,更好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班级,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有些突发事件,或者老师观察不到的,同伴之间更容易了解,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及时的支持。
五、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每个学生都得到关爱
由于学校的重视,每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关爱内高班的学生们。在重大节日时,众多的老师和学生一起过节;每个孩子的生日都被记得,会有及时的生日祝福及蛋糕;每个周末,都会有老师跟学生一起辅导学业,谈心等。
2.宿舍关系更加和谐
每年心理老师都会针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开展讲座或者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把宿舍看成在学校的家,在这个家里需要支持,需要友爱,也需要宽容和理解,每个学生自觉地承担劳动和义务。他们乐意把宿舍布置得更温馨,更乐意照顾别人的感受,遵守宿舍公共规则。
3.密切亲子关系
学校给学生安装免费电话,每周开放一定的时间,可以跟家人视频等。对于一些家长不懂得怎样跟孩子沟通的,老师会提前跟家长联系,进行指导,以便家庭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之,内高班学生在提高自己学业成绩的同时,心理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