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图书馆育人方法创新研究

2020-12-07周子琳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三全育人

摘 要:图书馆建设承载着文化强国战略的重任,体现了文化育人的本质内涵。高校图书馆作为给师生专业学习、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提供大量图书文献资料的载体,一直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深远的作用。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在互联网和数智时代也遇到了挑战,因此要结合现代科技的变革和数智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创新发展思路,主动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高校图书馆的育人目标,在增强文化育人内功、提高文化育人效率和营造文化育人氛围等方面大胆创新,持续发挥图书馆在文化育人中的独到优势。

关键词:三全育人;图书馆育人;方法创新

书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它以图文符号形式为人类璨若星河的思想文化镌刻下永恒印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书籍海量纳存的图书馆,其育人功能越来越在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各国图书馆都基本以典藏丰富、涉猎博大、环境清雅、借阅便捷和民众皆宜为特点,成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博雅之所,深受社会各界认同,也成为国家在人才培养和文化育人中人文资源投入非常重要的领域。高校图书馆作为给师生专业学习、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提供大量图书文献资料的载体,一直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深远的作用。

一、高校图书馆是“三全育人”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何时,图书都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图书馆则能够依托其大量的馆藏、丰富齐全的资料和便捷高效的借阅方式吸引着庞大的读者,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求知动能,赋予人们知识、道德和思想的力量。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创新创业磨砺等育人方式不同,它更多地是为人们提供智力知识的“武装”,使人们在勤学、善思和敢为上积极探寻真理,进而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2019年9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的回信中指明:“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这深刻诠释了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内在本质特征。

“三全育人”的核心是育人,目的是构建一个完整健全的育人生态体系闭环。而如何健全和完善育人生态体系,则是高校必须坚守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明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于自己的文化优势,将这一精神贯穿于育人的过程之中。“三全育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的是整合教育资源以达到优化育人环境和育人质量的目的。“三全育人”在构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等多维度育人平台中,能够有效的推动第一和第二课堂的融汇与贯通,并自觉将立德树人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之中(刘承功,2019年)。无论是政府建设的还是学校建设的图书馆,其在借阅服务、文化塑人和阅读推广等工作方面,都是潜移默化的内含育人本质,因此图书馆同样可以围绕“思政课”和“三全育人”的内容,自动结合育人实际展开创新性工作,以特色举措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崔江,2019)。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核心要素之一。推动全民阅读的本质就是提高育人的综合素质。这使高校图书馆可以在高校“三全育人”中发挥出更为独到的资源优势和育人特色。高校图书馆除了具备文化学习与传承的基本职能外,同时又能将人文社科演进、学术前沿发展、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资料整合等方面发挥巨大优势,并且能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过程中,“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鼓舞人、教育人,逐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刘岩芳等,2019)。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以其浓郁的文化内涵,能够在“三全育人”中发挥出独特的育人优势。

二、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环节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一所优秀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必然成为其文化建设的重要亮点之一,也会成为其育人品质的标志特点。群书汇聚而书韵幽香的图书馆能够激发潜藏的读书热情,培育人读书的自觉,提升人读书的质量,培养人进取的精神,并从长期发展的社会进步中逐渐推动“三全育人”自觉融入到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之中,最终会实现全民族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从学校教育的目的看,高校图书馆本就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在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肩负先觉者和先行者的使命,紧紧依托“文化育人”的核心作用,主动提高育人和服务水平,激励师生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的潜能,为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贡献。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化普及,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急剧发展,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也面临全新挑战,需要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及原因,以期能在改革创新中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传统育人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尤其是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广泛运用,传统阅读方式已逐渐被在线阅读方式所替代。人们依托电脑、手机和便携设备进行在线阅读,不仅不会受时间、空间、地点和方式的限制,而且能在极快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更广更快的信息容量,并且还能够实时掌握信息更迭的最快动向。在线阅读成为新常态,这也将是未来阅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这些现代科技的影响,师生们步入图书馆借阅图书,查找文献,静心学习的习惯也在逐步受到挑战。线上与线下融合的阅读形式将逐步成为常态,而且线上阅读的趋势更会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这给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创新提出了考验。

(二)图书馆传统服务功能无法适应发展需要

受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变革发展的影响,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增长。面对这种颠覆式的创新发展,如果图书馆无法及时紧跟时代的进步,及时拓宽服务功能,而还是以传统的视角提供借阅服务等线下服务,则无法更好地满足师生们学习和科研等的需要,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其承担的文化强国使命也无法有效落到实处。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中,或容易滞后于高校自身规模发展的进度,或很少投资到高精尖前沿资料或技术的购置,或满足于现有设施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图书馆建设无法满足师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的需求,致使图书馆育人功能被弱化了。

(三)如何实现文化育人的精准对标还有差距

高校图书馆就是要为育人服务的,这是图书馆建设的根本使命和职责。然而,由于有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中容易忽视对学校发展与定位的研究,馆藏图书更多看重是否满足上级考核的指标,过多看重数量的累积,而忽视了如何结合各自高校的特点,努力在藏书质量和藏书特色方面精准对标,实现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特色发展。尤其是有的高校图书馆在如何“通过提供丰富的馆藏、用户中心的服务、专业的技能、优质的空间,推动世界一流的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存在断层思维,与要求做到的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育人体系的内在要求有着一定差距。

三、高校图书馆推动“三全育人”的方法创新思考

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承载着厚实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靓丽名片之一。积极完善和创新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拓展图书馆育人的空间平台,有利于更好发挥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从而为持续深入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一)优化图书馆的育人环境,增强文化育人内功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优化图书馆的育人环境,使师生们能够在静雅之地、书海之中、网络之内和借阅之便中,感受到文化学习的惬意,体会到阅读钻研的乐趣,认识到文化强国的担当。图书馆的育人功能首先体现在内涵上,优雅的氛围、静谧的空间、广博的藏书和良好的服务,都能上师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钻研的自豪。这些育人环境的优化既有物理空间的拓展,也要物资能力的提高,更需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外环境优化过程,更需要高校有计划的大胆创新建设。

(二)创新科技服务技术手段,提高文化育人效率

互联网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存在形式,数智技术的创新又深刻地影響了人们的行为方式。高校图书馆在数智技术的运用中要善于抢占先机,才能不断提高文化育人的效率。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师生们可以更便捷的跨越物理空间,通过网络完成文献资讯的查阅,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学习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在今年全国战“疫”背景下,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访问量均大幅提高,师生们的文献查阅和下载量急剧增长,科研成果喜人。为此有的高校图书馆迅速做出反应,在加扩带宽的基础上开放更多远程访问端口,使得师生们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基本没受疫情影响而有任何迟滞。

(三)线上线下服务有机结合,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新常态。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既要做好线下传统服务工作,更要积极提高线上数字服务能力。一方面要抓好传统纸质优质图书的采编馆藏,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海量数字文献的购买。而线下的博雅阅读和线上的高效检索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的学习服务,使他们能够在跨越时空的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魅力,体会到创新思维的力量。虽然网络空间的服务虚化难触,但却是师生们最能够感受到变化的方向标。高校图书馆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师生们创造出更为温馨的学习环境,从而在“三全育人”中发挥出独特的文化育人功效。

高校图书馆以其海博浩瀚的藏书和先进的技术为师生们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也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创新发展,也体现了一所高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图书馆不仅体现了一所高校悠远的历史积淀,而且反应了它在先进文化方向的引领趋势。图书馆的育人作用不是体现在一时一地之功,而是蕴含在它潜移默化的学习精神培育之中,更是构成了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石梁柱。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3]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 杜希林,王宁.新时代图书馆肩负的新使命[J].图书馆学刊,2019(11):01-06.

[5] 崔江.高校图书馆“思政课”阅读推广实践与创新[J].图书情报研究,2019(04):47-51.

[6] 刘岩芳,侯娟,袁永久.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作用及其实现[J].图书馆学刊,2019(11):07-12.

[7] 刘承功.高校“三全育人”的核心要求、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11):92-94.

[8] 潘秋玉.国外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战略重点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9(06):83-8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19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立项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图书馆育人实践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SZB02。

作者简介:周子琳(1980- ),女,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技术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与信息化技术。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三全育人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