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调控技术在蛋鸡饲养中的应用探析
2020-12-07马向程
马向程
摘 要:在蛋鸡饲养过程中,营养调控技术对保证鸡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也是确保蛋鸡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手段,是鸡场保证自身生产效益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蛋鸡饲养中营养调控的现状,浅談如何做好蛋鸡的营养调控技术,并给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养调控;饲料动态管理;蛋鸡;饲养
中图分类号:S83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7-0069-02
蛋鸡是我国传统的家养动物,也是我国农村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当前存在环境污染、病原菌异变、蛋鸡营养管理难度高以及疾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等问题,蛋鸡养殖户或鸡场要学会合理使用蛋鸡的营养调控技术,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从而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1 蛋鸡营养调控的重要意义
营养调控技术是一种按照蛋鸡自身的生长规律供给所需营养素的饲养方式。该技术可以通过调整各营养素的供应量达到满足并促进蛋鸡生长和发育的目的,是一种精准的饲养模式,但是也需要养殖户或鸡场对蛋鸡所需营养和蛋鸡不同生产阶段饲料中各营养素的含量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蛋鸡养殖户或鸡场来说,营养调控技术是保证蛋鸡对各种疫病产生抗性的关键,也是提升蛋鸡自身抵抗力的重要措施。因此,蛋鸡养殖户或鸡场必须掌握营养调控的相关技术,加强营养供应量的管控,尽可能确保营养素能够针对性地供应,进而保障蛋鸡行业蓬勃发展[1]。
2 蛋鸡营养调控技术的现状
2.1 蛋鸡生理阶段的划分和营养协调
蛋鸡的生理阶段可以通过其对应的发育周期进行初步划分,根据这一原理通常将蛋鸡分为雏鸡、育成鸡、产蛋鸡和淘汰鸡,但这种划分十分宽泛,而且不能很好地区分蛋鸡的消化、繁殖和骨骼等生理状态。因此,养殖户或鸡场若要使蛋鸡维持最佳的生产性能,需要在饲料营养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营养调控技术应运而生。
营养调控技术的核心是在培育期有针对性地按一定比例向雏鸡提供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防止雏鸡体重不符合品种标准,以尽可能确保蛋鸡能够全面定向发育,进而保证其生产性能。另外,营养调控技术还可以细化蛋鸡在育雏期和育成期的营养需要以及发育评价标准,以便能够有效完善饲料的营养水平和添加剂的效用性;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通过相应的饲养大数据掌握雏鸡的消化规律以及发育规律,为后续的饲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养殖户或鸡场可根据这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营养调控技术的价值。
2.2 动态管理蛋鸡的营养和饲料
在进行营养调控时,由于蛋鸡在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差异巨大,并且养殖户或鸡场所用的饲料以及添加剂对应的效用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故极难精准配制饲料,导致营养调控失衡。通过各种数据建立的蛋鸡动态营养需要模型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且用这一模型绘制的蛋鸡专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表也有相当的实用意义,能够实现营养均衡,进而可确保养殖户或鸡场制定相对合理的营养优化平衡供应方案,从而可有效避免出现营养不足或盈余问题,降低氮和磷等物质的排放量,减少浪费,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保证经济效益。
2.3 饲料添加剂对营养调控的影响
目前,在对蛋鸡进行营养调控时,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必不可少,植酸酶和寡糖酶等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这些制剂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而且相关研究结果的局限性较高,因此难以明确这些复合酶制剂的相互作用,这不利于蛋鸡营养的调控,会影响精确调控技术的发挥。
2.4 营养调控中代谢方面的研究
营养调控是通过探究蛋鸡如何消化、吸收、沉积和代谢饲料中的营养素来控制相关营养的工作,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尚缺少明确的结果。由于目前对饲料中维生素、胆固醇和卵磷脂等营养素缺乏统一的研究结果,尚不清楚它们在鸡蛋中沉积和代谢的机理。利用营养调控技术获到的蛋鸡专用饲料营养价值表参考价值巨大,但是也存在一些信息的漏洞。日粮所用的饲料添加剂也需要一个统一的效果评定指标体系以便进行对比研究。随着蛋鸡的各种功能性饲料产品的推出,这些以营养与免疫为研发基础生产的饲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蛋鸡的营养调控需求,更多的是获得像富含硒、不饱和脂肪酸或免疫球蛋白的特色鸡蛋产品,因此这些产品的目的性过强,还需要统一完善[2]。
2.5 低污染无残留的营养调控
蛋鸡的营养调控技术不仅需要保证自身的调控低污染且无残留,还需要保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饲料添加剂,进而达到节约饲料以及环保的调控目的。无残留的调控技术能够满足鸡蛋的安全品质,有益于畜产品的安全,保障消费者食用的鸡蛋安全可靠。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研究各种饲料的营养组成以及其原料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保证它们的互补效应,进而取得优化效益。
3 总结
目前蛋鸡的营养调控技术已经趋向成熟,营养的基本搭配以及分析方法早已普及,饲料配比的方式也不再单一。为了保证蛋鸡饲养管理中营养物质的供给,更需要采取合理的营养调控技术。
参考文献:
[1]龚玉泉. 蛋鸡饲料营养调控技术及其研究方向[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9):58,79.
[2]武书庚,王晶,张海军,等. 蛋鸡饲料营养调控研究进展[J]. 中国家禽,2013,3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