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在创意的花园里自由奔跑
2020-12-07陈染
陈染
科技教师在开展创客教育活动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制作创客作品缺乏自己的构思,只能循规蹈矩地将教师在课堂中展示的案例复制出来。这时候,你需要用创意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找到创新的灵感。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创意思考的方法SCAMPER,就像路标一样指示着创意花园里的路径,这一期我们要介绍的创意思维方法是“头脑风暴法”,它将带领我们在创意的花园里自由奔跑。
就像SCAMPER一样,头脑风暴法也是从广告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发明出来的。1938年,广告公司BBDO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发明了一种鼓励员工发散讨论产生更多广告创意的方法。1953年,奥斯本在他的著作《创造性想象》(Applied Imagmation)中提出头脑风暴的概念。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头脑风暴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广告创意中,更广泛应用于教育之中,成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想象、发散思维的一种方法。
头脑风暴(brain storming)又叫头脑激荡,它是一种为激发创造力、启发思考能力而产生的方法。如果说SCAMPER的特点是有序,就像路标一样指引我们思考,那么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就是无序。头脑风暴这个词原本是精神病学中指病人头脑混乱、胡言乱语的一种状态,而在头脑风暴法的讨论中的无所设限、自由开放的创意讨论的特色,确实有点像精神病学所说的“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法的首要特色是追求创意的数量而非质量。在头脑风暴的讨论中,我们会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分散思维讨论,每个人提出的想法越多越好。提出的创意不一定要切合实际,可以天马行空,也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创意,小组里每一个人的想法集合在一起,将是一个很大的数量。
头脑风暴法的第2个特色是禁止批评。由于头脑风暴法追求数量的特点,我们会听到很多可能我们认为是不现实的、难以接受的想法。在讨论中,我们不要对其他人的任何想法提出批评和评论,不要打断讨论的进程,要让每个人都畅所欲言。
头脑风暴法的第3个特色是让每个人都提出独特的想法。头脑风暴鼓励大家的想法不要循规蹈矩,而是天马行空,怎么有特点怎么来。很多时候,创意的灵感不是在循规蹈矩的思考之中获得的,而是在看似奇思异想的想法中得到的。
最后,头脑风暴法提倡交流和改进设想。在头脑风暴的讨论中,其他人的想法也会拓展你的思考范围,我们可以在讨论中把其他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起到融合的效果。这样,我们收集到的想法就不再是简单的堆叠,而是会产生新的创想,达到1+1>3的效果。
在课堂中,教师怎么组织学生用头脑风暴法呢?
开始头脑风暴讨论之前,教师要营造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氛围。我们可以用一两个小游戏作为活动前的热身,让学生有一个得以发挥创意的机会。我们的热身游戏设计是这样子的:每个学生准备1张创意学习单,学习单上印着20个大小相等、等距排列的正圆形(教师也可以用PPT在屏幕上投影出学习单,学生自行绘制),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依据正圆形画出尽可能多的东西。
一开始,学生会很容易想到足球、碟子等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能想到的圆形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于是,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尝试更多可能的圆形事物,思想逐步突破圆形图案的边界。有的学生会在圆的周围画上花,画成花环,有的学生会把2个相邻的圆形连接起来,画成1副眼镜……通过短暂的交流,学生会发现一开始活动时,思想会被圆形的边框所限制,一旦突破了边框,创意马上又丰富了起来。这个小小的创意热身活动也在提醒学生头脑风暴时不要被自己的思维定势限制住,跳出条条框框,会发现原来还可以那样玩。
完成热身活动之后,我们正式进入头脑风暴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4~6人1组,每个小组所需的材料很简单,只需要若干马克笔和便签纸即可。马克笔最好能有多种颜色,便签纸的数量最好是学生人数的10倍以上,充足的便签纸供应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会被打断。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小白板,让他们把想法展示在白板上。
教师申明头脑风暴活动的规则:头脑风暴的思维没有禁区,所有想法都是合理的;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我们不能评价、比较和批评别人的想法,只要不重复,就可以记录下来头脑风暴活动时,尽可能多地把想法写到便签纸上,每个便签纸只记录1个想法。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开始头脑风暴主题的陈述了。主题讨论范围不宜过窄,而且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以科技学堂的创客制作“贝壳小夜灯”为例,我们可以设置头脑风暴的主题是:“贝壳小夜灯让你联想到什么?”
也许学生在一开始会不理解主题,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思考,例如:贝壳小夜灯的原理在什么地方还可以被应用呢?贝壳小夜灯可以应用于哪些生活场合?
当然,我们还要提醒学生这个主题并不只是以上2个示意的问题,还可以对自己提出更多的问题,帮助发散思考。
接下來,学生开始分组进行头脑风暴讨论。让他们把想法写在便签纸上,完成1个想法的书写后,把便签纸放到桌子的中间,让小组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写边交流,创造出更多不一样的想法。活动时长以5~10分钟为宜,时间太短可能无法让学生完全进入创意思考的状态,时间太长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在头脑风暴阶段,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对于产生想法比较少的小组,可以给他们一些具体目标鼓励,例如鼓励他们完成30条想法搜集的小目标等。在巡视过程中,教师不要参与到学生讨论的具体内容中,否则学生可能会误解为教师偏好某一方向上的内容,从而约束了他们的想法。
有的学生从贝壳小夜灯想到了海边的海螺,想到了天黑了挂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想到了贝壳小夜灯运用了光敏传感器……只要是能想到的,不管是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写在纸上。
完成了头脑风暴讨论后,我们就进入归纳总结的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准备1块展示板,将每个组的便签纸都贴到展板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想法产生的内容,把想法分成不同的类别。例如,场景类的想法有天黑了、天亮了、海边、夜晚……代表着学生认为贝壳小夜灯可以应用的场景。如果没有合适的展示板,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上台发言,把本组收集到的想法给大家展示一遍。在分类环节,我们可以将各个小组中重复想法的便签纸贴在一起,归结成1个想法。
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要注意贯彻头脑风暴中不评价、不比较的原则,即使有些想法非常矛盾,有些想法很有戏剧性,教师和学生都要克制住评价的冲动,毕竟有时候富有创造力的想法就是从这些看似不靠谱的初步设想中慢慢演变而来的。
完成了头脑风暴活动后,各个组可以把全班搜集到的想法记录在白板或纸张中。然后就可以开始创意规划实施环节了。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对搜集到的想法一一审视,找出有哪些想法可行性较高,哪些想法可以进一步改进,哪些想法可以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构成每个小组下一步要制作的作品了。
在没有头脑风暴法讨论之前,学生根据贝壳小夜灯可能只会设计出海螺小夜灯、月亮小夜灯,通过头脑风暴法的讨论后,我们发现运用我们对贝壳小夜灯的外观和场景稍作改进后,就可以做一个录音室的指示灯,把它贴在录音室的门上,当你在录音室工作时把它打开,这样外边的人就会知道录音室正在工作,避免录音工作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