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校外科学活动营的实践探索

2020-12-07黄小春

中国科技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学儿童内容

黄小春

目前我国开展儿童科学教育、提高儿童科学素养有两大阵地,一个是传统和正式的学校教育,一个是校外的科技馆、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这两大阵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和完善,能有效促进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中国儿童中心作为一家国家级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多年来在儿童科学素养教育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近年来策划组织实施的“乐学乐玩”活动营,以科学教育为主线,利用寒暑假期开展集中的活动,受到了少年儿童的喜欢,从中我们受到了不少启示。

校外科学教育具有活动形式灵活多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互动参与体验性强等特点,科学活动营是以开展科技活动、普及科技知识为主,在少年儿童假期组织的活动,是校外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传播和普及科技知识和思想、倡导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营的宗旨和途径(王晓燕,试论举办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的主要条件,科协论坛,2001)。活动营利用真实情境,采取多种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世界各国,科学营均是科学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以日本为例,不仅有由各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所独自组织的科技夏令营,还有政府机构统一协调组织的科技夏令营,其中理数学习支援中心是日本统一组织科技夏令营的政府机构,每年组织包含航天、海洋、生物、化学、地理等各学科在内的科学夏令营100多种。

“乐学乐玩”科学活动营的实践

“乐学乐玩”科学活动营是在寒暑假期间举办的集中活动,通常历时10天。每期活动营都策划不同的科学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科学内容,参加活动的营员为30人左右,年龄6~8岁,混龄组营,以下列举4期代表性科学活动营案例。

乐学乐玩——创作小达人以“创”和“作”为核心主题,围绕与少年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和内容设计,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设置了“科学安全自护”“科学艺术创想”“科技手工制作”“自然乐园体验”“科学理财实践”“科学世界探索”6项内容。

乐学乐玩——科学妙想以少年儿童自己动手实验和操作贯穿始终,将传统科学和前沿科学紧密结合,设置了“科学体验”“科学引领未来”2大板块内容,科学体验又分为感知科学、触摸科学、体验科学3个部分。

乐学乐玩——习传统玩搭建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内容,设置了“传统工艺体验”和“古代建筑畅想”2个板块内容。

乐学乐玩——科学探秘活动正值寒假期间,融入了春节和冬天的元素,将冬天的雪、春节的烟花爆竹等生活中的科学融入其中,主要设置了“趣味化學实验”“智能积木体验”“户外拓展和研学旅行”3大板块内容。

校外科学活动营的价值探析

总结分析以上案例,我们发现科学活动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科学活动营突破了儿童年龄、课堂地点、课程内容的诸多限制,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实验、自我探究等多种方法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例如开展不同年龄儿童的混龄学习、项目团队合作式学习、一对一针对性学习、野外实地学习等,让孩子们获得更有针对性和更多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其次是学习内容的前瞻性和个性化。科学活动营积极探索富有前瞻性的科学教育内容,如这几年大热的3D打印、创客、人工智能等,也针对儿童的具体需求,开发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满足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第三是儿童呈现出学习态度上的自主性。在活动营中,儿童有着极高的学习自主性,他们往往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采取主动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参与。在这种自主性学习下,儿童的学习热情高涨,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从这几个特点出发,我们看到了科学活动营对提高儿童科学素养起到的积极作用。一是有利于激发科学兴趣。从传统和略显呆板的室内课程中走出去,到野外实地考察和体验,在大自然中与科学面对面接触,通过这些有趣而灵活的尝试,可以极大地激发儿童潜在的好奇天性,激发他们对科学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日后进一步深入科学知识的学习。二是有利于拓展科学知识。科学活动营往往围绕某一个科学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别于学校课本教学,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就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三是有利于开阔科学视野。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按部就班和系统成型相比,校外的科学活动营具有极大的灵活机动性。为了吸引参加者的兴趣,内容设置特别注重前瞻性和趣味性、国际性。

校外科学活动营的实践启示

通过举办“乐学乐玩”科学活动营,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我们对科学活动营的举办有以下一些启示。

内容设计

内容是整个科学活动营中的关键和核心部分,与整个活动营是否成功息息相关,因此在前期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思考,在设计内容时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重点考虑。

一是紧密结合科学与生活,紧扣潮流热点。从生活中的科学人手,容易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们觉得科学不再遥远,同时紧密联系当下流行与前沿热点,拉近科学与儿童的距离,让人更能接受和理解。二是充分考虑营员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特征,开发适合这部分人群的内容。参加活动营的儿童年龄较小,基本上还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学校科学教育,因此活动营的目标定位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态度,而不是传授多少具体的科学知识。三是基于校外教育的优势和特征,内容设置要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相处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在分享中学会承担责任。

形式设计

一是创设情景式学习环境,加强科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在一般人的感觉中,科学探索是高大上的,是专业的科学家从事的工作,离儿童比较遥远。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将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细节出发,激起儿童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在我们开展的活动营中,就通过冬天下雪、过年放鞭炮、吃火锅配腐乳等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原理,创建一个类似的实践氛围和环境,让儿童自己体验,加深儿童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为他们开启了解科学、探究世界的窗口。同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专业化器具的配备,例如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让孩子们以小小科学家的身份进行科学探究式学习,逐渐形成科学研究的态度和习惯。

二是体验参与式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验,真切感受科学的魅力。活动过程中,配合教师的讲演和示范,主张儿童主动操作实验,做到勤发现、勤动脑、勤解决问题,让儿童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增强与教师的互动和沟通。这不仅能培养儿童自主参与科学实验的动手能力,还能发展儿童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这种动手体验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更适合低龄儿童。

三是倡导互动式学习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儿童交往能力。在人员配备方面,将5~6名儿童混龄编组,并让其中年龄较大的当组长,每组配有1名辅导教师。在任务设置方面,分单人参加的任务和小组为单位参加的任务。活动中,儿童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学习并完成任务,让他们学会分工和协作、分享和互助、沟通和协调、担当和奉献。

猜你喜欢

科学儿童内容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科学拔牙
“六·一”——我们过年啦!
衰落的科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