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训练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理人员焦虑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2020-12-07张华尚培培吴玲玲王芳蔡莹莹
张华,尚培培,吴玲玲,王芳,蔡莹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医学科一病区,河南 郑州 45005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备受全球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定就诊医院之一,从临床科室紧急抽调医护人员组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团队,但因护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风险高,持续的应激状态会导致护理人员高度紧张,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研究表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1-2]。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面事件或情境抗争后所体验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3]。冥想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训练方法,其核心在于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于个体内心的某种体验,通过认知、情绪、行为进而达到生物学效应,从而促进个体放松身体、平复情绪[4]。因此,基于前期调查结果,本研究与积极心理学理念相结合,在系统评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冥想训练心理干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的54名护理人员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一线护理人员。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病史,近期个人经历过某些较大的波折或打击等。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冥想组,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前已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和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25名):年龄为20~40岁,平均(32.10±3.29)岁;工作岗位为发热病房9名、隔离病房16名;受教育程度为大专5名、本科18名、硕士2名;职称为护士3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9名;工作年限为2~20 a,平均(10.24±4.85)a;未婚8名、已婚17名;13名护理人员有子女。冥想组(29名):年龄为22~37岁,平均(30.03±4.08)岁;工作岗位为发热病房9名、隔离病房20名;受教育程度为大专2名、本科24名、硕士3名;职称为护士4名、护师11名、主管护师14名;工作年限为2~17 a,平均(10.44±4.04)a;未婚14名、已婚14名、离异1名;15名护理人员有子女。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1)对照组:建立微信群,进行微信群心理健康信息分享与讨论,并推送心理学课程,自行学习。(2)冥想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短期冥想训练[4]。干预期4周,每周5 d,每天1次,每次30 min的冥想训练。冥想训练是通过想象自然舒适的环境而达到放松的效果,本研究采用言语引导配以背景音乐进行。护理人员自由选择冥想场景如山峰、湖边、草原或一些愉快的情景,由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心理治疗师依据冥想内容及柔和的背景音乐,开始冥想指导。护理人员采取坐位,闭上眼睛。①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全身肌肉渐进性放松,护理人员跟随指导语依次放松头面部、颈部、肩部、双上肢、胸腹部、背部、双下肢、双脚,以使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②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呼吸调整,护理人员跟随指导语缓慢吸气与呼气,感受呼吸的节律和状态,体会吸气与吐气之间的平和;③指导护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冥想的事物上或情景中,并置身其中,展开想象,想象美好的事物或情景,感受身心的平和与放松。冥想过程中,引导护理人员注意当下的感觉,对出现的任何情绪及念头不加评判地觉察,直至情绪消失。之后,交流和探讨练习中的体会和感受。
1.3 评价指标两组护理人员分别于干预前后接受焦虑程度、创伤后成长水平测评。
1.3.1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6]由Zung等编制,用于评估被试者焦虑的主观感受,其结果可以反映被试者焦虑的严重程度。共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量表分界值为50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量表总分为20~80分,总分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
1.3.2创伤后成长量表(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7]用于评估被试者经历创伤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变化与成长,原量表由Tedeschi和Calhoun编制,本研究采用汪际等修订后的中文版PTGI。修订后的量表共含5个维度,20个条目,分别为与他人关系(3个条目)、新的可能性(4个条目)、个人力量(3个条目)、自我转变(4个条目)、人生感悟(6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依次计0~5分,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预示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修订后的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74。
2 结果
2.1 焦虑程度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冥想组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冥想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干预后,对照组3例护理人员仍存在轻度焦虑,1例存在中度焦虑,在研究结束后均接受积极心理干预。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M(P25,P75),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比较[n(%)]
2.2 创伤后成长水平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PTGI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PTGI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冥想组干预后“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自我转变”“人生感悟”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与他人关系”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冥想组护理人员PTGI量表中“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自我转变”“人生感悟”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与他人关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PTG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应激事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临床科室紧急抽调护理人员进行支援,这些护理人员应对公共突然感染事件的经验不足。同时,参与此事件本身就是较大的应激源,因此,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加之工作中精神高度集中,工作强度大,职业暴露风险高等因素,易引起一系列的负性反应,产生焦虑情绪,这会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状态,进而危害自身及患者安全。冥想训练是一个精神集中和身体放松的过程,是一种心理和行为调节的综合性训练方法,它能够使个体有意识地将其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或情景中,通过练习自我控制意识和注意力,让个体获得平静[8-10]。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呈现出自然轻松的画面,使训练者达到放松的状态,它不仅强调放松身体,还强调放松心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冥想组SA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说明冥想训练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通过冥想训练可使其注意力集中,实现精神放松,并能够利用注意力与意识的有效训练调控自我行为与情绪,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应激的能力,继而得到身心的宁静,缓解焦虑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研究认为,个体经常反复暴露于创伤环境中,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护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每天直接或间接接触与感染患者相关的负面事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11-1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应激反应引起的个体的积极变化,即创伤后成长,它是个体在与具有创伤的负性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而体验到的积极的心理变化[3]。相关研究指出,创伤后成长是人类发展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13],是一个动态改变的过程,可以通过临床干预促进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提高[14]。表3结果显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与疾病的抗争工作中体验到了创伤后成长,但其得分处于中低水平,未体验到较高的创伤后成长,这与他们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死亡、恐惧、焦虑等各种负性事件有关,如不及时干预,将会对护理人员造成心理伤害。
本研究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采取冥想训练,表3结果显示,干预后冥想组“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自我转变”“人生感悟”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说明冥想训练能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水平的提高。其原因可能有:(1)冥想训练可以缓解负面情绪[15],负面情绪的缓解可以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发生。(2)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产生不同的积极变化,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发生[16]。冥想训练可以促使护理人员产生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行自我转变以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3)冥想训练可以提高受试者的认知能力,改善认知功能[15],对创伤事件的认知加工深度、积极地反思能够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发生。干预后两组“与他人关系”得分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护理人员相互之间采取互防,以免近距离感染有关。
综上所述,冥想训练能减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焦虑水平,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对保持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应对生活及突发应激事件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特殊时期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