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挖方式对缓倾红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020-12-07刘洪瑜张玉芳李嘉明侯李杰李健

铁道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进尺坡体主应力

刘洪瑜 张玉芳 李嘉明 侯李杰 李健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 100083)

云南地区在高速公路边坡施工时,时常遇到红层。其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岩性组合以互层为特征,具有透水性弱、亲水性强、遇水软化失水崩解、强度低的特点[1]。在缓倾红层边坡开挖施工时,由于坡脚失去支撑,边坡极易沿缓倾面发生滑塌[2-3]。

本文以云南一边坡为例,分析该边坡结构特征,建立简化的缓倾红层边坡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开挖高度、开挖角度、开挖进尺下边坡稳定性,探讨最优开挖方式组合,并分析该组合下缓倾红层边坡的变形特征[4-7]。

1 边坡模型概况

1.1 工点概况

所研究的边坡位于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沿线,全长141.527 m。设计方案为4级边坡,坡体高31.6 m,一、二级边坡设计坡率为1∶0.75,三、四级为1∶1.00。边坡设计如图1所示。

路堑边坡位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区。该地区山峦叠嶂,谷地错落,山脊一般狭长平缓,起伏较大。局部有陡峭孤峰,地形切割深度较深,山体坡度多在30°~45°。地表植被较好,多为针阔混交林。

图1 边坡设计

1.2 地层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结果,该区段分布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

1)粉质黏土。灰褐色,硬塑,局部含风化角砾碎块,含量约8%~10%。干强度中等,韧性差,刀切面无光泽。表层40 cm厚含植物根系。

2)强风化泥质砂岩。紫红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母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含少量泥质成分。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块状,块径一般3~10 cm。岩体易碎,锤击易散,遇水易软化分解。

3)中风化泥质砂岩。青灰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岩芯多呈块状,块径一般3~8 cm。节理裂隙发育。岩芯风化痕迹明显。

4)中风化砂岩。紫红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岩芯多呈柱状,块径一般8~30 cm,局部碎块状,块径一般3~8 cm。节理裂隙较发育,约2~3条/m。

1.3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以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黏性土、碎石土层中,多以潜水形式出现,水量甚微;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砂岩、泥岩的节理裂隙中,地下水水位较深,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周围地表水入渗补给。

2 计算模型

2.1 缓倾红层边坡特征分析

该边坡上部强~中风化泥质砂岩与下部砂岩强度相对较高。中部黄绿色泥质砂岩夹层强度较低,且风化痕迹明显。边坡上部、下部的岩块强度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但不起控制作用。黄绿色泥质砂岩软弱夹层(图2)的抗剪强度很低,对边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

图2 黄绿色泥质砂岩夹层

该边坡岩层产状为NW80°/SW25°,层面为倾向临空面的缓倾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也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2.2 简化模型

通过分析,该边坡坡体为三层结构,上下层为强度较大的岩层,中部为软弱夹层。层面倾角25°,倾向坡外。以此特征[8]建立简化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简化模型

2.3 模型参数

结合相关试验与经验参数,并依据现有坡面的既有工程和实际情况确定岩土参数,见表1。

表1 计算断面岩土参数及主滑段反算指标参数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开挖高度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分析开挖高度h=20,30,40 m 时坡体稳定性[9],不同开挖高度坡体总位移见图4。可知,坡体位移主要发生在中部夹层以上,随着坡体开挖高度的增加,坡体位移逐渐减小,但当开挖高度达到中部夹层以下时,坡体位移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开挖高度为20 m时,坡体最大位移为277 mm;开挖高度为30,40 m 时,坡体最大位移保持在223 mm。

图4 不同开挖高度坡体总位移(单位:m)

不同开挖高度时坡体最大主应力见图5。可知:①坡体上部应力曲线近似水平。②进入坡面后曲线发生弯曲,总体仍与坡面近似平行,但局部发生应力集中,而且随着开挖高度的增加应力集中程度也有所增加。③在坡脚附近,不同开挖高度对应力影响较大。开挖高度20 m 时,坡脚应力曲线保持与坡脚平行;开挖高度30 m 时,坡脚应力曲线弯曲程度加大,进一步产生应力集中;开挖高度40 m 时,坡脚应力重新分布。

图5 不同开挖高度坡体最大主应力(单位:MPa)

为了确定开挖高度增加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对未开挖和开挖后的坡体安全系数进行分析。

开挖高度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度见表2。可知,随着开挖高度增加,其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变大,但是单位开挖高度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逐渐减弱。当开挖高度达到30 m 以上时,中部夹层完全露出后,坡体安全系数保持不变。

表2 开挖高度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度

3.2 开挖角度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分析开挖角度θ=63°,45°,34°时坡体稳定性,坡体总位移见图6。可知,开挖角度为63°时,坡体位移最大,其值为170 mm,随着开挖角度的减小,坡体位移总体上也逐渐减小;坡体变形区域均为开挖区域,说明开挖对坡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图6 不同开挖角度时坡体总位移(单位:m)

不同开挖角度时坡体最大主应力见图7。可知,坡体应力曲线总体上与坡面保持平行,但是随角度增加,应力曲线弯曲程度增大,导致开挖区域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导致其稳定性降低,产生破坏。在开挖角度较大时坡体稳定性较低,开挖角度较小时稳定性增强。

图7 不同开挖角度时坡体最大主应力(单位:MPa)

开挖角度为34°,45°,63°时,坡体安全系数分别为2.04,1.10,0.83。随着开挖角度的增加,坡体的安全系数逐渐降低。

3.3 开挖进尺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分析开挖进尺d=45,55,65 m时坡体稳定性,坡体总位移见图8。可知,随着坡体开挖进尺的增加,坡体位移主要发生在中部夹层以上区域,但是坡体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开挖进尺为45,55,65 m 时,坡体最大位移分别为89.93,177.87,132.94 mm。

图8 不同开挖进尺时坡体总位移(单位:m)

不同开挖进尺时坡体最大主应力见图9。可知,随着坡体开挖进尺的增加,坡体应力曲线弯曲程度逐渐减小,应力集中也逐渐减小,坡体稳定性增强。

图9 不同开挖进尺坡体最大主应力(单位:MPa)

开挖进尺为 45,55,65 m 时,坡体安全系数为1.04,1.14,1.50。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加,坡体安全系数逐渐增加。

3.4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各因素中对安全系数影响最大的参数值分别为开挖高度20 m、开挖角度θ=34°、开挖进尺65 m,将其作为组合工况进行开挖稳定性分析。坡体位移及最大主应力见图10。可知,组合工况下坡体变形依旧集中在中部夹层以上,最大位移为191 mm,坡体应力曲线与坡面平行,且在斜坡区域未发生较大弯曲,说明未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坡体较稳定。

图10 坡体位移及最大主应力

在开挖高度、开挖角度、开挖进尺3种影响因素中保持某单一因素取值不变,分析其另外两因素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经计算可知,坡体稳定性受开挖高度、开挖角度、开挖进尺3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开挖高度一定、开挖角度减小、开挖进尺增大时,坡体安全系数增加,由1.25增加到1.53;在开挖角度一定、开挖高度减小、开挖进尺增大时,坡体安全系数减小,由2.04减小到1.53;在开挖进尺一定、开挖高度减小、开挖角度减小时,坡体安全系数增加,由1.50增加到1.53。

4 结论

1)随着开挖高度的增加坡体稳定性逐渐下降,但是当开挖高度达到中部夹层以下时,坡体稳定性不再发生变化。这是由于随着开挖高度的增加,坡体应力集中程度增加,稳定性降低,但是由于坡体受力变形主要集中在中部夹层以上区域,增加夹层下部开挖高度并未对坡体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

2)随着开挖角度增加,坡体稳定性逐渐降低。这是由于角度增加导致坡体临空面角度增加,坡体破坏程度加大。

3)随着开挖进尺增加,坡体稳定性逐渐增加。这是由于进尺增加导致坡体中部夹层以上区域逐渐减小,在发生变形破坏时其影响程度也相应减弱。

4)单一影响因素取值不变,改变另外两种因素取值,导致坡体夹层露出位置、坡体临空面角度、夹层上部区域面积改变,坡体稳定性受到三者的综合影响。

猜你喜欢

进尺坡体主应力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场及其对压裂缝形态的控制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综放开采顶煤采动应力场演化路径
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谦比希铜矿大断面掘进爆破技术优化改进工程实践
强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小修液压转盘在高升油田的应用及认识
地应力对巷道布置的影响
——以淮南矿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