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乌桕富根壮苗培育试验

2020-12-07杨明友吴际友陈明皋黄小飞魏志恒李华军单志毅吴其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乌桕苗高株数

杨明友, 吴际友, 程 勇, 陈明皋, 黄小飞, 张 珉,魏志恒, 刘 球, 李华军, 单志毅, 刘 红, 吴其军

(1.沅陵县林业局, 湖南 沅陵 4196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3.黄丰桥国有林场,湖南 攸县 412307; 4.湖南冠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4)

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 ex Benth.)Muell.-Arg.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分布于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和台湾等地[1]。该树生长于海拔300~1 500 m的山谷或山坡混交林中,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寒能力较强,并且对二氧化硫抗性很强,是优良的秋色植物和生态林树种,是“四旁”和园林绿化的优良观叶景观树种[2-3],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国内外对山乌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生理特性等方面[3-8]。营造山乌桕景观林、生态林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择壮苗造林,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没有掌握山乌桕富根壮苗培育关键技术而造成大量次苗、劣苗,从而经常导致造林失败[9]。实践表明,适宜的单位面积育苗株数结合GGR6促根的条件能培育出苗干粗壮、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的优质壮苗[10]。因此,GGR6促根和适当的单位面积育苗株数是山乌桕壮苗培育的关键技术[11-13]。

本试验旨在研究GGR6处理浓度和单位面积育苗株数对山乌桕苗生长的影响,提出适宜的GGR6浓度和最佳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为培育高质量山乌桕苗木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地设在湖南冠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沅陵基地。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年平均气温为16.1 ℃,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降雨量1 420 mm,无霜期282 d。试验地海拔380 m,土壤为板页岩红壤,土壤肥力中等,土壤pH值为5.0~6.5,试验地内土壤条件基本一致。试验播种时间为2019年3月24日。

1.2 试验材料

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树龄在20年以上、立地条件好、生长旺盛、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母株作为采种母树,于2018年11月采种,采收种子后,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及劣质种子后,将种子摊于干燥的室内阴干储藏。于2019年2月进行种子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40~50 ℃的温水中浸泡12 h,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消毒10 min,再用湿沙层积与农膜覆盖保温催芽,随时检查并及时用喷雾器喷水保温。喷雾保温和农膜覆盖保温是催芽的常用方法,经济实用,当种子破胸时即可播种,育苗圃地苗床宽为90 cm、高20 cm、床间距25 cm。本试验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条间距25 cm,播种后覆黄心土1~2 cm厚。常规管理,苗木出齐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病,用速灭杀丁800倍液防治食叶害虫。

1.3 试验设计与调查

1.3.1 GGR6苗木富根试验 经过催芽露白的山乌桕种子大田播种育苗采用条播的方法播种,条间距为25 cm,种子间距为10 cm。

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包括对照在内的4个GGR6浓度处理,即A:0 mg·L-1(对照)、B:30 mg·L-1、C:60 mg·L-1和D:100 mg·L-1。每处理安排苗木30株,重复3次。于8月中旬开始每10 d对苗木叶面喷施1次,连喷3次。试验开始前用铲子从小苗的两侧斜向切下,将小苗的主根切断,促进苗木侧根发育,切根后要及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切口染病。于2019年12月24日对试验苗木进行生长观测调查,把试验苗木从苗床上挖出,调查根长大于5 cm的Ⅰ级侧根数量、苗高和地径。用测树卷尺和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苗高精确到1 cm,地径精确到0.01 cm。

1.3.2 单位面积育苗株数试验 用经过催芽露白的山乌桕种子,采用条播的方法播种,条间距为25 cm、种子间距为6~8 cm。苗木高生长达8~10 cm后采用间苗的方式达到单位面积育苗株数的试验要求。试验密度(单位面积苗木株数)设计6种,即① 20株·m-2、② 25株·m-2、③ 30株·m-2、④ 35株·m-2、⑤ 40株·m-2和⑥ 45株·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2019年12月24日对山乌桕育苗密度试验进行苗木生长调查。用测树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苗高和地径,苗高精确到1 cm,地径精确到0.01 cm。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GGR6浓度对山乌桕苗木富根效果的影响

对山乌桕苗木根系、苗高、地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看出,山乌桕苗木喷施GGR6溶液后苗高生长、地径生长以及Ⅰ级侧根数明显增加。采用C处理和D处理进行苗木叶面喷施,与对照相比,苗高增加14%以上,地径增加13%以上,Ⅰ 级侧根数量提高71%以上。从成本因素考虑,采用60 mg·L-1的GGR6溶液效果最佳。

表1 GGR6苗木富根试验Tab.1 GGR6 enrichment test of Sapium discolor seedlings生长指标GGR6 浓度/(mg·L-1)0 30 60 100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条7.009.0012.0013.00苗高/cm92.0097.00105.00116.00地径/mm0.860.910.971.12

2.2 单位面积育苗株数对山乌桕苗木生长的影响

试验表明,单位面积育苗株数对苗木的质量和产量有显著影响,1年生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单位面积苗木数量的增加,苗高生长相应增加,而苗木平均地径呈下降趋势。由于山乌桕是阳性树种,密度过大时,苗木受光不足,苗木的地径生长慢、质量差。

表2 不同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下试验苗木苗高与地径生长情况Tab.2 Seedling height growth and ground diameter growth with different seedling densities处理密度/(株·m-2)平均苗高/cm平均地径/mm①20750.91②25880.89③30920.82④35990.78⑤401050.74⑥451120.52

苗高和地径生长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知,不同的育苗密度对山乌桕1年生苗木地径生长有显著影响。

有研究表明,地径是体现苗木品质的关键指标[14],为了选择出合适的单位面积育苗株数,对地径生长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Duncan),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处理④、处理⑤和处理⑥的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处理①的地径最大。

表3 山乌桕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下植株生长指标方差分析Tab.3 Variance analysis of growth indicatiors with different seedling densities指标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3 325.1565461.0577.2450.005苗高组内872.62918205.369总数4 197.78523组间12.02653.13716.1630.000地径组内3.138181.338总数15.16423

表4 地径生长多重比较Tab.4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ground diameter growth 密度alpha=0.05 的子集123⑥0.857 1⑤1.213 7④1.219 8③1.330 4②1.626 8①1.652 6显著性0.163 01.000 00.165 0

在实际育苗过程中,育苗密度对苗木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山乌桕而言,密度过大,苗木的地径生长较差。密度过小,则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单位面积产量不能达到预期。山乌桕苗木密度在20株·m-2、25株·m-2、30株·m-2和35株·m-2时地径、苗高生长较好,苗木生长符合合格苗的要求,但产量较低;苗木密度在45株·m-2时,地径小,规格苗木占比减少;因此,综合苗木质量及产量等指标,在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为40株·m-2时,山乌桕苗木品质和产量较协调。

3 结论与讨论

(1)不同浓度GGR6溶液对山乌桕苗木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后,苗木根长大于5 cm的Ⅰ级侧根数、苗高与地径生长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60 mg·L-1GGR6溶液喷施山乌桕苗木叶面,与对照相比,苗木Ⅰ级侧根数量增加71%以上,苗高增加14%以上,地径增加13%以上,表明GGR6能显著促进苗木生长。

(2)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与山乌桕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关系显著,随着单位面积苗木株数增加,其苗高生长相应增加而地径生长减小,苗木的质量下降。因此,确定合理的苗木密度是提高山乌桕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合格苗数量的关键。

(3)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山乌桕合适的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为40株·m-2。

(4)本研究只设置了0 mg·L-1(对照)、30 mg·L-1、60 mg·L-1和 100 mg·L-14种浓度进行试验,本文仅对4种浓度对山乌桕苗木的影响进行评价与分析。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的GGR6浓度和不同的单位面积育苗株数对1年生山乌桕苗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山乌桕育苗的适宜GGR6浓度和单位面积育苗株数。但在育苗生产中,不同的圃地、水肥、管护等措施乃至天气条件也会影响苗木质量。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除上述两项技术外,还要辅以良好圃地、水肥、管护等技术。

猜你喜欢

乌桕苗高株数
雷中心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乌桕果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南国红叶”山乌桕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苗高生长的促生效果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