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选择题命制特点及应对策略

2020-12-07李宗建

魅力中国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关键句题眼

李宗建

(南阳市第十中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对于命题立意来说,不受教材观点的制约,试题往往打破教材的防线,落实对学生“新观点”考察的目的。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特征

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重视对教材主要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2.材料分析类型选择题在选择题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并且强调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以及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3.不回避热点问题以及周年问题,并且极为重视对学生研究历史的方式进行考察,使得学生形成初步的历史研究能力。此外,还强调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式,以此来培养自身的史学研究能力。4.选择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学科的知识得到了有效渗透,并且对于学生文科综合素养的考察极为关注。站在材料呈现方式的角度来看,有四种选择题,分别为纯文字表达题、地图式、表格和漫画式。站在科学知识的角度来看,可以分成单学科与跨学科这两种题型。站在判断类型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肯定与否定这两种类型。有的注重对学生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有的注重对学生观察欣赏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然而经常在同一道题中,混合了历史、政治、语文、地理等各学科的知识,其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想要快速做好选择题,就必须具有全面的文科综合素养。

二、结合命题特征,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一)对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深入了解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考纲的基础上,主要要求学生学习教材的主干和基础知识,重建知识结构体系。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考题充分展现了以新课标、新考纲、新教材作为依据,将主干、基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并利用新教材来创新教育情境,三维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新特点。因此,需要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牢牢掌握教材中的主干与基础知识,不能好高骛远。在牢牢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重建知识结构体系,例如:中国古代封建专制集权的政治制度、选拔官员的制度、经济重心的转移等各种问题,在中苏(俄)、中美以及中日近代史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等演变实行了专门的整理和总结,掌握基础概念与结论,来形成一些规律性的了解,有效帮助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分析表格、认识图片、欣赏漫画等各种能力。近年来在高考历史考题中,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融合、渗透得到了展示,因此要求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与学科的分析问题,不仅要从语言的角度去诠释,还要从政治、地理等各种角度进行思考。高考历史对文言文的考试,要积极关注让学生学习文言文与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在教学中政治、历史、地理是分不开的,掌握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有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看图析图能力,使其能够具有强大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并且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对漫画进行鉴别与鉴赏。

(三)加强训练,学习多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排除错误法。该方法通常适合在选择题的排序中进行使用,学生可以快速确定某一小项的陈述是否正确或者是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选择观点和材料信息的比较方式。学生可以将四个选项和材料信息进行一一对比,如果选项的观点可以反映材料的所有信息,那么则可以选择。如果选项观点不能充分反映材料的所有信息,或者和材料信息没有联系,则不能被选择。

3.材料创造情境和教材知识比较消除法。通过对材料所创造的情景与自身学习的知识进行对比和联想,可以排除错误的选择,获得正确的答案。

4.利用材料提示“时间”复习知识,排除错误选项。在提供的材料中,“时间”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信息,利用这个时间信息对学习的教材知识进行回顾,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5.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来突破。关键词可以是时间,可以是人物、地点、事件或现象等标志性词语,由这些标志性词语可以迅速与教材相关知识点建立联系。寻找关键句子可采用首尾法、句子间逻辑关系等方法,问题中的材料往往有一些省略号,省略号前后往往是“关键句”。这些“关键词”或“关键句”是我们正确结题的“题眼”。

当然,在高考历史考试中,处理选择题的方式并非只有这几种,必须通过教师的积极探索与总结,只有确保学生具有敏捷的思维与各种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但是这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历史教材的中的主干与基础知识,是否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正确把握,并且学生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是否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础规律充分了解。这些都是开展历史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历史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的内容。选择题是检测学生是否较好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根据考点,精选习题,精讲精评。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或考点,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以此来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培养学生审题、分析和思考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要充分利用教材,课堂教学和课下都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材要做到“三化”:章(或节,或自然段)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序号化。3.要慎用偏题、生僻题型,并拒绝使用歧义题、错题,对于全体师生都不能理解的问题,则选择放弃。

猜你喜欢

关键句题眼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整合
知人知事又知心,合意合理又和合情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诗意型材料作文解题导引
新课改下提高学生政治科学习效率的策略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