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

2020-12-07祁长文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过程课堂

祁长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河西乡大庄中心小学,甘肃 临夏 731100)

一、任务型驱动教学

小学学生初次接触信息技术知识之时,往往充满了激情遐想,但是通过课堂上的实际学习,学生发现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与想象不相符。基于小学生信息技术课堂的这种情况。笔者通过每一单元的信息技术学习,设计布置一些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在学期末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主题。学生对这一任务活动兴趣较高,他们先上网搜索有关信息,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学习相关的处理及加工技术。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也在递进,在课堂中能感受到学生的不断进步,而教师在这期间起到设计任务,启发、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辅导小学学生创设学习平台的作用。

二、自主型驱动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从书本知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的转移。例如:在排版课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本的案例学习Word 排版,了解Word 排版的有关知识。在学生掌握了排版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学会自己制作版面,通过自主排版展现个性内容。让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过程。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自行设计自己的版面,使学生掌握排版的方法和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肯定学生创造的作品,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激励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三、娱乐型驱动教学

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较大程度是因游戏引起的。游戏的视觉感官效果以及音效对听觉感官的刺激最大化地吸引着刚接触信息技术知识的小学学生,这足以说明娱乐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娱乐游戏这一活动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主动探求信息技术知识,进而主动地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此学科优势,把知识的学习蕴藏于游戏中。例如,在指法练习教学时,假如不提要求,学生一上来就用一个指头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学生往往不能通关。然后这时教师再做示范,顺利完成,学生就会问:“老师,你怎么能打这么快”?这时候,为什么学指法的道理学生就心知肚明,然后教师再开始讲解指法,指导学生练习指法,并形成竞赛型自主性学习氛围。

四、联系型驱动教学

信息技术是实用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它很重视理论素养的培养,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其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相当枯燥。因而使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关注度不够,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有机地联系,然后分析与思考,是脱离此困境较好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小学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不感到陌生,将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生活有机联系就会产生非常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

五、评价型驱动教学

较长时间以来,中小学教育实行的都是考分制,学习的好坏都是分数说了算,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核,这是不科学、不可取的老旧的考核方式。这一评价机制会削弱学生的上进心,他们或由于其他种种方面的原因,导致考分不够理想时,就会受到教师以及家长的批评,使得他们再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因而,创新评价型教学理念,用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积极利用数字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能,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需要指导学生在学习或者进行实际创作的过程中积极利用数字化资源完善整个过程,使学习和创作的过程更具实效。

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猛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带来的极大的益处,但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比如各种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至于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急速普及是利是弊,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对其是怎样应用的。为了保证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积极告知学生,教导学生懂得网络完全问题,积极遵守网络章程。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不造谣、不传谣更不信谣,为保证网络的健康和安全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学生们需要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成千上万个网民的力量就是巨大的,只要人人都在网络世界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论,积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那么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渐渐减少。信息安全意识是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同时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坚决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做一个合格的网民。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比如在网络平台上,有不少的网民时常对公共人物或者事物进行诋毁和攻击,也许是图一时之快,也许是为了谋求私利,这都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课堂,通过生动的画面以及与生活实际贴合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