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线上教育平台辅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12-07王超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计算机作业

王超

(河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600)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身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必修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对于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较高,是学习所有软件类课程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毕业后职业生涯的基本配置

高职学生毕业即成为应用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计算机基本操作是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虽然在专业程度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能决定学生能够达到多高的高度,但是在职业生涯中,计算机应用技能一定是其职业生涯的奠基基石。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一)学校资源方面

2020 年后,经过20 年的发展,各院校计算机基本配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各高校的计算机机房、电子阅览室呈现出越来越大、配置越来越高、机位越来越多的状态,以河南科技学院高职学院为例,现有电子阅览室1 个,机器200 台,能够满足学生日常课后学习使用,同时,个人笔记本电脑配置率逐年上升,艺术、电子类专业,基本能够达到人手一台。

(二)教师方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一般为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相关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承担,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承担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同时,还承担相关专业课如计算机维修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语言编程类课程,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三)学生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家办学条件要求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入学前均已达到一定水平,不存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只是由于地区办学条件的不均衡,学生的操作能力有高有低,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尽量平衡教学难度。

三、课改目标

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兴趣,争取学习收益最大化。

四、课改理念

(一)将教学目标细化,利用碎片时间,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二)整合所有资源,将移动设备纳入学习器材范围。

(三)引导学生接受并使用“学习思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操作,学生需要改变被动思维,主动争取学习机会,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有时间限制的学校学习变为时间空间无限制的“终生学习”,做自主学习的主人。

五、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原始情况

2000-2020 年间,由于区域资源不均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呈现以下状态:

(一)原始教学情况与出现的问题

1.由于区域教学程度不同,学生参差不齐。

2.教学资源欠缺,必备教学器材——电脑,生均占有率较低。

3.教师学历水平不统一,普遍兼职有其他课程或行政任务。

(二)原始教学方式

1.课前无交流,师生没有就即将学习的内容、材料、资源、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进行沟通。

2.上课教师演示,学生看屏幕,记笔记。

3.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批改评分。

4.下课学生专注专业课程作业与学习,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操作实践。

5.用不到就不用学,缺乏情景设置,没有积极性、主动性。

6.考前复习一周基本能够通过期末考试。[1]

7.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较低。

(三)原始考核方式

1.期中考试和平时作业以操作为主。

2.期末考试的题目设置以课后题为主。

3.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自学为主。

(四)学生交流反馈

上课枯燥,无目标无目的,听教师讲解,略微跑神后就再也跟不上了。做作业和通过考试是唯一目标。学生只知操作过程,不知为何如此操作,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学生的苦恼之处:毕业后无人可问,只能自学。

2.学生诉求:有操作步骤可以参考,有操作视频可以无限回放,有老师可以随时联系,在学生时代增强危机感。

(五)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

主动性差,主导意识较低,习惯“被安排”,经过教师的指定性学习训练,学习习惯可有很大改善。

六、2020 春季学期单纯线上教学实践

2020 年春季学期国内高校普遍全部采用线上学习模式,为研究实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经验与资料。

(一)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可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教师演示的操作技能,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由以下流程组成:

1.课前提前10 分钟发布本节课学习目标与任务,发布课程素材包。

2.课堂上带领学生观看线上教学资源或教师自己录制的视频、制作的课件资源。

3.班级群内进行交流、发布演示小视频、布置作业。

4.学生提交作业,或操作小视频,教师进行点评。

(二)教学反馈

教师普遍反应单纯线上教学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动态,无法全面了解学生课堂上学习效果,缺乏监督,学生惰性较大,作业水平不高。

(三)教学效果

期末试题以开放式为主,降低难度,降低不及格率。

(四)数据统计

以河南科技学院高职学院2020 春季学期所有开设科目统计数据为例:

授课平台使用:中国大学慕课53.5%;智慧树3.7%;中国职教网2.2%。

授课资源使用:官方资源68.4%;其他资源27.5;社会资源3.0%。

教学辅助工具使用:QQ 62.8%;微信26.2%;钉钉9.1%。

开课形式:混合式63.4%;直播互动18.8%;视频点播8.6%。

作业批改:本节课无作业44.1%;已批改28.3%;未批改27.6%。

(五)学生反馈

可以与教师交流,但无法现场观摩教师操作,深层次的答疑受到限制。

(六)原因分析

1.线上教学具有明显优势

(1)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交流。

(2)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打破了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有限的缺陷,学生可以随时查找有兴趣、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优质资源的共同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3)线上教学方式丰富多彩,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方式,直播、录播、短视频、教学课件共享、题库作业等,课堂讨论方式、考核方式等形式的不同,对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

2.线上教学也存在明显缺陷

(1)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程度的感情投入,存在“晕轮效应”,故教师的存在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单纯线上教学使学生只能通过屏幕与教师接触,距离远,会产生“睡衣上课”“卫生间答到”等现象。

(2)学生本身有惰性,在教师监管不到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教学效果会打折扣。

(3)慕课的开放性促使其课程完成率不足5%,教师课堂使用资源,但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布置,并没有在教学平台线上完成作业,教学资源不能根据反馈进行及时修改。[2]

七、优化后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设计

(一)课前教学布置

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情景设置,使学生提前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和视频观看。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通过教师演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教师演示的操作技能,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模拟法、任务驱动法,由以下流程组成:

1.提前3-1 天发布教学目标,进行资料搜集和视频学习。

2.课堂进行任务驱动和情景设置,将需要掌握的技术组织成需要完成的项目,由学生研讨实现的步骤与方法,教师汇总,协商最方便简洁地实现步骤。

3.学生分小组进行团队协作,实现项目的完成。

4.汇总作业,选优并点评,二次探讨完成项目的最优方案。

5.修改课程使用资源、材料、单次课的教学目标等内容。

(三)教学反馈

目标的设置能够更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分析

创建以“本节课学习目标与要求”为核心的学习目录,并要求学生根据该目录观看教师下发的微视频、操作手册等材料,初步学习并尝试理解核心知识,做少量有针对性的小测验。

教师根据测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目标和方式。

根据任务驱动和情景设置,通过对项目解决方式的学习,深入理解知识网络。

其中,现场研讨可由讨论、辩论、头脑风暴等形成,成果展示可由图片、论文、数据统计等组成。

可采用SPOC 教学方式,即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采用针对性较强的在线教学资源,如MOOC 视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1]

(五)SPOC 教学基本流程

教师把搜集的在线教学资源(如视频材料或互动课件)当作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难点需要重点讲解,哪些部分可以一笔带过,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处理项目任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与进度,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节奏与评分系统。

(六)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性操作不适用于任务驱动,情境创设与团队协作适合高阶项目任务。

结论

现阶段职业需求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操作要求更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水平的提高,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学中必须利用新技术,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且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要按照学生的需求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3]

由于SPOC 采用O2O(Online To Offline,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较好促进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教学前中后的有机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流程,优化了单纯慕课教学流程,带给学生更加完善的学习体验,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自主使用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计算机作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
快来写作业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作业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