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播社教节目的“情”与“声”

2020-12-07嵇波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社教广播节目播音员

嵇波

(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江苏 淮安 223001)

引言

“情”与“声”是广播社教节目创作呈现的两个最关键的要素,情感是社教节目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准确的情感运用能够传递出节目中的核心价值,确保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主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听众的情感需求;声音是广播节目传播的工具,也是引起听众情感共鸣最重要的“武器”。因此,在广播社教节目的创作中,主持人应抓住“情”与“声”的关键点,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形成良好的节目效果。

一、广播社教节目的“情”与“声”

广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声音艺术,而在声音与情感之间的关联性,则是广播节目设计与呈现的关键点。广播社教节目着重社会教育、文化教育,其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都需要声音进行传播。

“情”是在播音过程中,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由具体稿件或话题引发,并由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一以贯之却又丰富而有层次的情感内涵。“声”是播音员依据稿件或话题,使用发声器官,运用播音技巧所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容。对于社教类节目,播音员的声音应服务话题,做到真挚而有控制,能够根据话题内容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到位的声音。

广播社教节目具有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而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传递丰富的人文情感则是节目的根本目的。在节目设计与呈现过程中,“情”与“声”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情感是基调、是主线,也是节目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情感决定了声音的呈现,影响着听众对声音的感知和反馈;另一方面声音是载体,是情感传递的主要工具,声音的语调、气息等细节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情感的变化,以及观众的共鸣。基于此,广播社教节目在设计与呈现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情”与“声”,以达到声情融合的目的。

二、如何让广播社教节目达到声情融合的效果

(一)把握情感,以情感人

声音是广播的唯一表现手段,而要想让这种手段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则需要灌注饱满的情感,以提升声音的传播效果。声情融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糅合或并列组合,而应该有主次之分的,即情感为主导,声音为辅助,这样才能体现与听众引发共鸣,达到声情并茂的目的。

在广播社教类节目设计与呈现过程中,创作人应把握听众的情感需求,从多方面分析,将情感融入其中。例如针对青少年节目,创作人需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利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吸引孩子逐渐进入话题的情境,并在节目中找到情感寄托;例如面向成年人的情感类节目,可以切中当代青年人生活的焦虑,从心理疏导入手,引导青年人积极面对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走出焦虑;再如生活科普类节目则需要从生活情感入手,从百姓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生活烦恼入手,提供简单易行的小妙招,吸引听众的关注等等。有了情感的奠基,如果播音员只是见字发声,见句平念即使音色优美、语言流畅,整个节目也会像空中楼阁,没有根基,言之无情。因此,对于广播社教类节目的不同情感特点,播音员应利用声音配合情感,调整声音的节奏,频率,在一篇稿件、每一件作品中融入优美生动的语言、绚丽浓厚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使整个节目饱满而有力量。

(二)声在其外,情在其中

“闻其声,不见其人”是广播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社教节目传播中,所有的节目内容与节目效果都需要播音员的声音加以呈现。因此,播音员对节目情感的理解,对声音的调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整体质量。面对此,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应坚持声在其外,情在其中的原则,领会节目的主旨,理解每一份稿件的思想情感,并唤起内心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真情传递出节目的声音。

播音员在主持广播社教类节目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透彻地领会节目的主旨,以及稿件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并融合时代背景,挖掘其中隐含的思想内涵,奠定节目的情感基调。例如上海新闻广播的《市民与社会》节目将目光集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其宗旨是服务市民,节目内容包括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多方面内容,而播音员则把握节目的情感基调,将每一个话题纳入到社会的大背景之中,用一种十分家常的语气,阐述政策,给出对策,让市民在获得帮助的同时,也在声音中感受温暖和关爱。其次,在节目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理解,将“此情此景”变为“我景我情”,用真挚的情感唤醒听众内心的情感渴望,用声音将节目内容情景再现。这样的设计能够让节目凸显出独特的个性,进而在情感上吸引听众的关注。

(三)以声为引,培养情感

广播社教节目的服务对象是听众,而听众的情感自然也应该成为节目设计与呈现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其情感也更加复杂,而要想利用节目,引导听众塑造积极健康的情感,则需要播音员的耐心引导和培养。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广播节目的设计与呈现无外如此。但是,在一些社教类节目中,我们总是能发现一些播音员过度关心自己的声音是否悦耳、动听,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独特色声音让节目“出彩”,这样的节目呈现过度强调自我表现而失去了对听众情感的关注,让观众在声音中失去情感共鸣。

针对这种情况,播音员应深刻认识到节目中饱满的情感远比饱满的声音更加重要,而播音员只有在感情上与听众进行交流和相通,才能彼此理解,形成默契,从而共同成就节目。例如在党的政策解读与宣传中,节目的内容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则应强调用情感与听众搭建桥梁,即从热线、评论中收集与观众密切相关的问题,并由此切入,引出党的政策方针,同时在政策宣传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传递正能量,培养听众的社会情感,让听众情感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引导。

(四)声情并茂,凸显风格

一档好的广播社教节目必须要有一个具有独特声音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播音员。在当前广播节目多元化背景下,节目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许多播音员为获得关注逐渐失去了对自我风格的把握,在模仿中失去个性,进而导致节目的“情”与“声”相互背离。

每当我们在回顾传统经典节目的时候,总是先想起那些节目的播音员,而这些播音员主持人鲜明的个人风格是节目最显眼的标签。独特的风格是一名播音员主持人的主持水准纯熟的表现。当然,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当播音员主持人将自己完全融入节目中,将节目所要体现的主题通过自己成熟的言语和行为表现给听众,其风格才能形成,才能得到听众的认同。对于广播社教节目而言,播音员首先要注重对声音的锤炼,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形成一个标志性符号,让听众逐渐适应声音带来的听觉体验,进而实现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其次,播音员主持人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应保持对听众情感的关注和认同,在听众的情感沟通中,达到声情并茂的节目效果;最后,声音与情感的融合,理解“情取其高,声取其中,气取其沉”的要求,精益求精,用情感支持声音,用声音表达情感,从而在节目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富有人文情感且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广播社教节目。

结束语

总之,一档好的广播社教节目在节目设计与呈现过程中,应重视“情”与“声”的关系,抓住情感线索,与听众进行贴近的互动和交流,满足听众的情感需要,以声音为武器,坚持以声传情、以声动人,让听众在声音中体会浓厚的人文情感,进而达到声情融合的目的。

猜你喜欢

社教广播节目播音员
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困境及突破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角色转型及定位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新闻播音员做好各类配音工作需要掌握的技巧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