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职教文化课的可行性分析

2020-12-07徐祥云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工匠竞争力实训

徐祥云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一、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学校逐渐重视对学生们专业技术的培养,与专业技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对学生们职业精神的培育,这些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自己在未来社会的持续竞争力,这才能帮助学生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具备“工匠精神”的工作人员,在未来的职场中会更具竞争力。据数据统计,当前存在68.8%的企业在选举与任用人才的过程之中,已经采取多指标全面测评应聘者的综合能力,这些企业一方面关注应聘者的学历,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测评的方式对应聘者的意志与品质进行全面的了解。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职业技术类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就有利于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越走越远。

(二)有利于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经验是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而职业精神的形成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等的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一方面能够教给学生实用性的职业技巧,另一方面能够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夯实课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与人才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李总理强调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对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之间的区别,本文认为关键点在于技术与人才,技术与人才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而人才的重要标志就是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而当前的企业需要在未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用更高的标准,以更贴心的服务,以更优质的产品说话。而当前国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大型以及小微企业没有重视到工匠精神的应用,而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与总收入,由此可见,这一部分的企业需要在未来的竞争中,重视技术与人才的投入,并且以更高的标准、更贴心的服务、更优质的产品严格要求本企业,不断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定期地举办专业实践与实训活动

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需要专业化师资团队的系统作用。学校需要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师资队伍的建设进程。学校可以通过不定期地举办专业实践与实训的活动,让学生们在专业的实践与实训的过程中,近距离感受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定期地举办专业实践与实训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二)结合时代背景,为工匠精神增添新内容

在德育教学的工作中,首先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假设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追求享受”的时代。有一大部分的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职业倦怠,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盲目追求工作的效率,而忽视工作的质量,在当前这一过程之中,这一部分的员工无法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工作,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员工出现危害社会的现象。那就需要对问题员工进行德育教育,就需要结合这一部分员工的具体情况,在其德育的课程之中增添“工匠精神”内容。工匠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反复的雕琢,在不断地雕琢与打磨的过程之中提升自己的工艺水平,本来消极的员工就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从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由此可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增添工匠精神的内容。

(三)持续创新工匠精神的载体,扩大工匠精神的影响力

中职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对当前学校进行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用生活在身边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在教育的过程之中耳濡目染,也可以邀请优秀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进行演讲,鼓励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与借鉴,在学生们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之中,有利于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工匠精神,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诸如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开展“弘扬工匠精神”主题征文比赛,主题演讲活动,能够让具有工匠精神的杰出人才在大会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新的体会,与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对于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具体而言可以招聘的环节中筛选、任用资历丰富的教师进行课程的讲授。教师一方面能够向学生讲授数学课程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向学生传授课本背后的技能,使学生们一方面具备数学的解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充分体会“工匠精神”,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而且能够鼓励学生们秉持着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除此之外,工匠精神融入数学教学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比如,中职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活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够令呆滞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持续创新工匠精神的载体,扩大工匠精神的影响力。

(四)鼓励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推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未来十年的目标是将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进行转型,由此可见,在未来,这会对于人才与技术的需求就会更大,因此,这就说明学校需要在传授给学生的课本的知识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充分明确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探索语文学习的深层次意义,教师需要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需要鼓励学生们形成创新思维,从而推动国家早日实现的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目标。

结语

本文通过“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具体分为三个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有利于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技术与人才,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对“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进行探索,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定期地举办专业实践与实训活动、结合时代背景,为工匠精神增添新内容、拓展工匠精神路径,持续创新工匠精神的载体 扩大工匠精神的影响力、鼓励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推动国家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猜你喜欢

工匠竞争力实训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匠神形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匠赞
日本竞争力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