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太极文化发展策略研究
2020-12-07温红祥
温红祥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就是一地地道道的农村,为什么发源于农村的太极拳这一独具东方特色的太极文化浪潮波及当今世界各个角落时,农村太极也只有在陈家沟、赵堡镇及其附近村落有一定的发展,在农村其他地方却几乎是一个空白。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太极文化,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新农村社区太极文化发展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新农村社区的概念及新农村社区体育的界定
新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1]这种新型的社区主要体现在几点:第一,在规模上要比原来的行政村要大,大多是由若干个行政村组成的统一搬迁在规划区域;第二,人口等更密集,更便于交流,这一点有利于太极文化的传播;第三,政府规划有统一的娱乐健身场所,比起传统的行政村在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等方面更加完备,并有条件配备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专门做健身指导。
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在新农村形成过程中或者在新型农村形成后在社区范畴内所有体育运动的总称。[2]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几点:第一,地域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范围中;第二,具有群体性,它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和朴实民众。
二、太极文化与新农村社区
太极文化植根于农耕时代的农村,是一种朴实憨厚从不做过多修饰的文化,就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一招一式需要你去用心练习并慢慢体会,无论是谁练习太极拳都不能一蹴而就,这就是农耕文化的一个特点。[3]太极文化传达的是一种平衡,通过练习达到身体阴阳的平衡从而去百病,达到心态的的平衡从而知足常乐,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从而和睦相处万事兴旺。太极文化在新农社区会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太极文化的特点和新农村的特点相通
太极本来就是一个慢文化,而新农村社区节奏相对城市而言生活节奏相不是很快,需要有一种安闲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在练习中体现太极的魅力,而新农村的整体氛围与太极的文化范围很相投。
(二)练习太极拳弥补新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和场地相对缺乏
新农村社区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很完备的体育设施,而太极拳的出现克服了体育设施的不足问题。太极包括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柔力球等,这些器材都很容易购买到而且不贵,适合大众化的练习。练习太极对场地要求也很低,只要是一片空地这些特点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推广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4]太极拳除了可以单人练习和集体练习外还可开展比赛,通过比赛更能够激发练习者的激情并带动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太极文化在新农村社区的推广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太极文化理念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相通
太极拳缓慢柔和的特点能够修身养性益寿延年,通过练习达到心态平和遇事不争与人为好从而避免了争端。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不丢不顶,在社区生活中遇到问题运用太极的原理进行处理避免了很多直面的冲突,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另外太极讲究武德,练习太极拳讲究礼义廉耻,尊老爱幼,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三、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太极文化的优势
(一)宏观动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篇中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但起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还能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在国际化战略中也能起到向外传播和同化作用,特别是中国太极文化思想讲究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尤其是讲究和睦和谐的世界大同思想最容易被异国他乡的人接受。[5]中国传统文化中乐于助人,睦邻友好,处事讲究和平的思想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同。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尤其重视农村社区,以农村为根基,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文化的繁荣则推动国家整体的繁荣昌盛。
(二)河南独特的体育文化优势
河南是太极和少林两大传统体育文化的我发源地,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历经几百年后在当代更多的扮演了体育属性的角色,在国内甚至全球广为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太极拳是世界上练习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太极文化在推动传统文化国际化战略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河南正好可以以陈家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性开展太极文化传播,在文化传播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少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势头更强,少林寺在方丈释永信的带领下要在全球开展连锁,把中国文化传到全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的武僧团表演的禅武结合文化传播节目,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文化爱好者前来膜拜。如果说少林文化代表了高端大气波涛汹涌般的推动,那么太极文化则代表的是低调淳朴有内涵的暗流般的涌动,河南同时具备了少林的豪放和太极的内敛特质,这种优势是我国任何一个省份都不具备的。
(三)河南新农村社区具备以太极文化带动相关产业的优势
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调整必须紧紧把握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新农村文化与农村与之相关的旅游产业的结合给新农村文化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太极文化以太极拳为根向外分支,以焦作为例,焦作市的地理优势--云台山自然风景区,正好把太极文化祥和健康与绿色生活绿色旅游给生命以放飞做好无缝结合,及大推动了太极产业的发展有力拉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太极拳发源地也可以建立以太极为底蕴的文化旅游,在陈家沟就有“陈氏祖祠”和“太极文化产业园”等以文化为主的旅游胜地,使游客身临其境似乎回到了太极宗师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太极神韵。
四、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太极文化发展策略
(一)大力推动农民健身工程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就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计划,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农村整洁、农民民主的目标,使农民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6]河南省地处中原,只有中原的崛起才能统领全国的繁荣,只有中原的强势才能保证国家的强盛,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举措利在千秋。农民健身工程以新农村社区为主要对象切实把体育设施建在农民身边,把权力放给农民充分赋予农民监督权和使用权,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的阳光健身工程。同时为了节约财政资金在社区重点发展太极项目,在社区内部选拔和走出去深造等方式培训一批人员从事太极传承工作,使全民健身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二)把太极文化推广纳入到社区体育的规划中
河南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因此要把太极文化作为新农村社区体育规划的重要一项来落实,在加大力度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保证事业的开展。各个职能部门要把太极文化在社区推广纳入到规划之中并制定专门的落实考核标准,分阶段、有步骤进行落实,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完成情况作具体的考核评定,考核结果纳入到政绩考核中。采用这种方式保证太极文化的顺利推广。太极拳作为河南的特色项目又具有不限年龄和不限场地等的优势,在开展过程中还能减少受伤比例,同时还能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举措,所以说一定要把太极拳的推广作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推广的一个特色项目着重推广。
(三)拓展体育经费来源因地制宜发展太极文化
在体育文化的投资上一方面是政府的拨款,另一方面应当广泛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捐赠、赞助、门票、彩票等的资金。在体育文化尤其是太极文化的开展上也要因地制宜有偏重有选择地进行,对于那些技术较好的社区除了保证技术的优势外还要加强文化内涵的教育和自身修养的提高,从而达到太极由术及道的过程的蜕变。根据层次的不同初学者主要参加套路的比赛;对于套路较精湛着可以融入适当的内功、推手等对抗性的比赛以提高兴趣。针对小孩子在初期的训练中要尽量控制训练强度并尽量减少功法练习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五、结论
本研究立足于体育学基础上结合社会学等学科,对河南新农村社区太极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通过不同角度全方位的调查分析找出其发展优势。同时,本文还把太极文化上升到一种高度,太极文化既可以丰富农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又可以达到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文化氛围,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