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思考

2020-12-07许健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水域救援消防

许健

(河北省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新时期水域救援任务的种类

当前,消防救援队伍受理和处置的水域救援任务主要包含:洪涝灾害事故救援、人员溺水事故救援,水上人员被困事故救援、决堤溃堤事故救援等几个方面,这些事故,不及时施救将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二、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在执行水域救援任务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涉及到水域救援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消防救援队伍接受专业培训,取得水域救援资质的人数不多,且所学内容仅停留在浅层次上,“传、帮、带”的作用不甚理想。大部分消防救援人员对基本的水文地理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对水域救援基本准则,水域救援安全注意事项等学习不够深刻。

(二)日常训练脱离实战。基层消防救援站普遍没有水域救援训练场地,且对当地天然水域的水情不甚了解,不可控因素较多,训练危险性大。各消防救援站通常会选择在静态天然水域或者泳池开展训练,与实际救援中经常遇到急流、涡流、暗流、波浪和狭小空间等不利环境,存在极大的反差。

(三)队员素质参差不齐。游泳和潜水技能没有纳入招录消防员的必要条件,基层指战员在水域救援基本技能储备方面严重不足。现有的基层消防站消防指战员中,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域救援能力标准的人很少,大部分消防员缺乏最基本的救援技能。

(四)装备建设任重道远。水域救援和训练亟需装备的大力支持。虽然配备了个人防护装备和潜水装备,但是还不够全面,如水下侦检、水下通信、水上救生、水面供气式潜水装备、冰面救援工具套组、水路两用气垫船和专业涉水消防车辆等还未普及。装备配备的不足也导致了基层消防站无法全面开展班组合成训练。

(五)联勤联动有待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接到警情后指挥中心一般调动辖区消防救援站出动处置,缺少统一的组织指挥和各方面的协作配合,虽然消防救援队伍对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在救援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未联动相关部门或相关部门反应迟缓,常使得救援初期消防救援队伍单方面承担水域救援任务,缺乏必要的协调和配合,延误宝贵的救援时机。

三、新时期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的建议

(一)在提升水域救援专业能力上下功夫

1.战训结合,提升实战能力。把抗洪抢险救援队建设作为提升队伍水域救援和抗洪抢险救援能力的重要支撑。将实战中是否用得上、是否有成效、是否打得赢作为检验训练的唯一标准,通过激流水域训练模拟汛期灾害事故实情,开展沸腾线脱困、激流涉水、激流行舟等高难度、高风险实景实装训练,不断锤炼指战员实战环境下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

2.点面结合,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在力量使用上既要“重拳出击”,也要“化整为零”。探索救援力量搭积木式组合。以多人小组为分队,多分队组成1 个作战单元。作战单元携行装备实行标准化配备,每个分队按照任务需求携行器材装备、干粮饮水、急救药品,至少配备1 艘大马力橡皮艇,1 个作战单元至少配备1 艘大马力冲锋舟,随舟艇配备长杆、抛绳包、高音哨、信号旗和对讲机等紧急救援和通信装备。各分队必须协同作战保持联系,保证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快速互救。

(二)在提升指挥调度能力上下功夫

1.提前预判,快速集结。充分发挥省级、支队级抗洪抢险救援队人员素质高、力量足、装备强的优势,采取大兵团作战模式,建制调度,整体机动、多点作战。即根据灾情研判预警,一次性调集多支总队、支队级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前置在可能受灾区域,或预置在可能受灾区域周边城市,形成跨市1 小时、跨省3 小时的快速增援体系,确保既能在短时间与辖区救援力量内形成合力,有效破解初期灾害地救援力量不足的难题。

2.靠前指挥,主动出击。前方指挥部是救援力量的大脑,作战、通信、保障等功能组靠前指挥、靠前保障,减少指挥层级,提升救援效率。靠前指挥不仅是指挥部位置在前,更是研判在前、部署在前。一方面要边走边研判,建立指挥中心、前方指挥部联合研判机制。另一方面要边走边调度,前方指挥部要通过分析接警数量,掌握灾情和大致被困人数,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救援区域,按区域、按救援需求科学投入力量。

3.实时通信,及时调整。救援行动中要全程掌握出动时间、出动人数、出动车辆数(舟艇数)、带队领队、安全员、随队业务骨干和水域救援教练以及任务点位置;随时报告途中状况、到达时间、到场现场情况、救援动态变化,确保前方指挥部时刻掌握救援动态。加强通信保障遂行保障,通过无线对讲、卫星电话、4G图传、无人机航拍等手段构建前方指挥部和现场指战员的实时连接,为各级指挥员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三)在装备和战勤保障上下功夫。

为每个作战单元至少配备一部具备自动快速装卸功能的舟艇、装备模块运输车,按分队模块储运,实现快速机动、快速拆分。配备涉水能力强的前突指挥车、水陆两栖车等特殊车辆,满足恶劣道路环境下人员、装备快速投送,解决机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新具备防水功能的通信和照明装备,配备红外夜视仪、无人机等夜间侦查设备,提升暴雨、夜间等环境下作战保障能力。按出动力量、现场环境,配备饮食、净水、宿营、淋浴、洗衣、油料等保障车辆,满足全时段、全要素独立保障需要。

(四)在作战行动安全上下功夫

救援行动前要掌握水情,即水域深浅、水面宽度、水流方向、流速等情况,根据水域特点在水域救援教练的指导下制定救援方案。条件允许时通过无人机开展侦查,制作全景图、正射影像图等辅助作战,通过对比灾情前卫星地图,掌握人员可能被困区域,水下情况等信息,规划舟艇行进路线。救援行动中要注意安全,做到山洪、激流等动水环境下不轻易下水,湖泊、内涝等静水环境下不放松警惕。在人员生命未受到严重威胁时,可等待水位、水流速度下降后再实施救援。徒步涉水救援时,要尽量由知情人带路前往,为分队配备长杆探清路面虚实,发现坑洞、深沟及时标记避免危险。在救助人员时注重把握救援次序,先近后远,先急后缓,即优先营救转移处于孤岛、屋顶、树上等危险环境人员,优先转移近处被困人员,优先转移群聚被困人员。在力量调度时还要考虑批次轮替,无特别情况尽量避免一次性投入全部力量,至少保留1 个作战单元作为后备,确保一线指战员合理轮换、及时休整。

猜你喜欢

水域救援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3D打印大救援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