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7徐漫慈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医药学国际化中医药

徐漫慈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有着中国独有的文化特征的医学科学,一直以来对中华民族的健康贡献着巨大的力量,即使在西医引入并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学也有着它难以替代的地位。中医药国际化能够更好地把中医药的优点和中国文化向世界各国传播,也能帮助世界医学共同抗击疑难杂症,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医药在国际发展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上亿的人选择使用中草药治病。我国中药商品出口额也很大,且增长速度很快,中药出口的主要方向为亚洲、北美和欧洲。其中亚洲市场占的比重最大。在日韩、东南亚中医诊所和中医师众多、欧美的中医诊所也增长很快,一些外国医生、学者也加入了中医科学领域,一些欧美国家都有中医药学协会,在欧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水平也很高,中医药学的国际化步伐逐步加快。

二、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差异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中医药学在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相比于西医来说,对于世界更加神秘,尤其是阴阳说等元素,西方国家难以理解,然而在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由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中医药的推广比较容易。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与学习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学也从中获得了很大的认可。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对中医药学的认可还不够,一些中医药领域,西方并不认可,也不理解,影响了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二)中医一些特色疗法的减少与不受国外认可

中医的一些疗法由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决定,一些见效慢、不容易被国外接受与理解的疗法,逐步退出了市场与研究领域,甚至在我国境内慢慢地失传。一方面,国外、国内现有的药品、医疗管理体制禁止了一些中医特殊疗法。例如一些有毒性的药物的禁止使用,一些“秘方”其中含有毒药成分的,还有一些源于阴阳理论的治疗方法,一直不被国外所认同,逐渐在国内,一些独家的祖传的中医医疗方式减少、失传,在国外更难以推广。

(三)中医药学一些领域国际认证难

中医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取得权威的国际认证。按照当前的药品生产管理法规,一些药物在市场上流通或是在一些机构中使用,必须获得某些机构的认证,国际有国际的标准,一些国家也有自己的要求,中医药的药品、疗法、设备都必须向国际或是当地的药监部门申报注册,通过认证,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长,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对于一些没有大量资金支持的药品与疗法,很难获得国际认可。

(四)国际化的中医人才匮乏

中医药学的人才培养,在我国内部就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我国专门的中医大学相对较少,一些中医的传承靠的是家族培养模式,自家的经验传承与继承式教育。这种模式,对于中医本身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发展就有明显的弱势与短板,加上经验的传内不传外,就让中医学的一些最精华的部分,难以走出去。国外也逐渐有中医学科的建立,但是师资力量不足,学术氛围不浓厚,因此国际化的障碍较大。

三、解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坚决贯彻“一带一路”伟大部署

巩固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成果与精神,在“一带一路”方针的指引下,推动中医药学全球化发展,要把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真正的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去研究去推广。充分依靠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指导与帮助,充分宣传与推广中医药学,使其获得世界权威组织的认可,一同制定传统医学发展战略,在国际范围内加速成立中国传统医学相关机构,形成成体系的、权威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和发布的平台。

(二)加速文化交流与国内外人才的培养

首先还是要将我国文化广泛的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宣传我国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基础上,做好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医药学,认可中医药学。其次,做好国内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内专业人才要在传统的中医的知识体系上,做好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要突破世家传承、师徒教育、学校教育、讲学论辩、自学成才这样的模式,要把重点作为一项或是众多领域的理论教育让更多的人去研究评论,进而形成中医药人才遍地开花的效果。最后,要培养国外人才与做好人才交流。中西医结合多年来作为一项专业,研究发展较为迅速,中西医结合就要做好人才的引进来与走出去,而且要让国外有兴趣的学者做好交流与培养,把好质量关与能力认证关,不能让中医药学在国外走样,不能给中医药学抹黑与歪曲。

(三)建立中医药国际化的标准体系

中医药学由于与西医的理念与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要走出独立认证的标准体系。国际化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对翻译、讲解等等要求很高,也必须精准。首先。要有准确翻译标准。只有在准确理解中医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可能使不同国度的学者准确理解中医,所以必须加强中医药的翻译研究工作。其次,要有独立的有效性标准,并建立统一的中医药运用效果检验的方法。最后,还要。在中医药国家化进程中,必须注重中医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建立相应的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国内和国际法律体系,维护中医药学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医药学国际化中医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