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德育教育研究现状
2020-12-07赵稳稳
赵稳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这一内容居于重要地位,通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良好性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了加快推动基于“互联网+”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面整合多个方面的资源,大力建设现代化德育教育体系,以此来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强化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一、互联网+对德育教育的挑战
(一)互联网+导致传统教育内容良莠不齐
互联网已经基本渗透至各行各业中,其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产业融合。互联网+对产业化运作给予高度重视,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与产业融合。在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互联网中的信息存在着良莠不齐情况,虽然大部分内容为正能量,但是所存在的干扰信息比较多,致使学生面临较多的诱惑,影响了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
(二)信息时代严重冲击了传统德育教育方式
信息化时代严重冲击着我国传统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化德育教育与传统德育教育的融合。现代德育教育具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仅所包含的教育内容比较多样,而且具备比较高的灵敏性,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将理论知识与信息的传导作为侧重点,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传统德育教育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很难同步于社会的发展情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基于“互联网+”德育教育措施
(一)大力创新教育体制
依托互联网平台,可以迅速对教学内容作出更新,促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多样,以此来有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互联网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具有比较高的有效性与便捷性,可以深入开展德育教育新资源的发掘活动,将热点话题作为切入点,实现学生德育教育认知能力的提升。通过先进技术,依托卫星与互联网载体,全面开展德育教育平台建设活动,可以对网络教育平台做出改进,增强对校园网站维护与运营工作的关注度。针对网络资源,利用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优化整合活动。与此同时,针对现行的网络监督机制,可以依据社会环境与自身的情况,不断对其作出健全,充分体现出互联网德育教育的作用,将更加优良的网络环境提供给广大学生,从根本上实现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建构网络德育教育课程资源
面对互联网+环境,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把控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如:故事、情景再现、幻灯片等,将这些重点内容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对德意志德育教育认知形成判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讨论活动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互联网平台,进一步确定有关话题,将所有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确保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有效衔接工作的完成。在进行具体德育教育活动时,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德育教育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了有效防范网络资源多次建设与利用问题的出现,可以大力开展线上德育测试环节建设活动,在有关的考试科目中,可以将德育教育划入进来,促使德育教育能够与其他课程一样居于重要地位,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校园内,有关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德育教育网络知识图片展览活动,将部分特殊功能高效运用起来,比如:墙报、广播、标语、板报等,加快推动德育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展,在整个校园范围内,构建更加和谐的网络知识文化环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网络和谐德育教育引导工作。
(三)强化学校师德建设
德育教育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专业素养与责任感的影响。为了实现德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可以深入强化教师管理活动,全面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下,将班主任的作用高效体现出来。针对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利用培训工作,实现班主任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学校可以提升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利用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人生,在具体的生活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为了促使德育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得到保障,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教师持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可以大力倡导教师主动参加社会考试,通过不断的学习活动,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内容,实现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属于优秀传统美德的范畴,现代社会正在大力提倡并弘扬德育教育。伴随着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发展,德育教育不单单局限于书本内容,还可以与互联网做出高效融合,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据,促使德育教育的资源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加快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