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
2020-12-07屈艳霞
屈艳霞
(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心小学,江西 宜春 331100)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交流的渠道,而且朗读还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更是现代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运用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保持学生的朗读热情,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文本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朗读体验,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效果。
一、提升教师阅读水平,重视课文中的“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朗读法,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如,在学习《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时,笔者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读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文章的气势,声音要稳健沉着,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朗读技巧和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读”上,当学生在朗读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直接批评,而是要婉转地进行点评,先点评学生朗读优秀的部分,之后指出不足,再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改进,鼓励学生再次阅读,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身,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阶段,部编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是经典美文。这些文章大多含有深刻的哲理,篇幅短小,要求学生背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首先,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先从朗读开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才能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才能理解重点句子蕴含的深刻意义,才能探究课文的主旨。其次,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如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一文,是一篇经典美文,有求学生背诵全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尤为出色的写景佳作。让学生在课堂中单个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背诵全文,而且以后遇到相关的写景作文,学生也不会犯愁了。完全可以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多种修辞,模仿课文写出成功的写景作文。
三、重视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自身朗读水平有限,致使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乏而不力,即使有也大多停留在字词读音、有无添字漏字、语序是否正确等较浅的层次,缺乏细致而规范的指导。然而,针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何其重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正确、科学、细致而规范地指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良好的朗读技巧将文中书面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可感的有声语言,使得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呼之欲出。如此一来,通过不断地指导和锻炼,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例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首先通过范读来给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明白在什么地方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表现。譬如,在大树抖落叶子告别的时候,可以用忧伤的、缓慢的、低沉的声音去表现,在读大雁的叮咛声是要用温情的语调去体现,在朗诵丰收的歌吟时就要用欢快的、愉悦的声音去体验收获的快乐。我还边读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秋天的景象,这样一来,学生心中对秋天的情感就得以充分调动了,从而在朗读时能够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自然就提高了。
四、科学性的晨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晨读。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来说,晨读可以说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晨读教学中,都是让学生自行进行朗读,语文教师顶多充当一个纪律的管理者,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晨读收不到一点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晨读教学的时候,需要重视晨读,并参与进去,从而才能够收获更好地朗读教学效果,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教授《师恩难忘》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是向学生讲授了师恩的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师恩的温暖,从而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尊重老师。针对这样的课文教学,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晨读的时候,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进行课文朗读。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教师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学生进行朗读。除此之外,通过不同情绪的进行朗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朗读,从而对于课文的感受也会更加确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不断研究和运用更多更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走进本文,走进作者心中,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体验得以增强,朗读能力得以提高,进而使得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激发学生对课文朗诵的兴趣,使学生在朗诵过程中与课文产生共鸣,以此增强自身的语言能力,从而提升朗读能力,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