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

2020-12-07王倩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红色精神

王倩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呈现出来。红色资源文化的物质形态主要有革命遗迹、革命事迹、革命人物等。红色资源文化的精神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社会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之中,依托革命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物质形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让红色精神成为引领大学生不断向前的力量源泉,为加强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一、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

从革命年代到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资源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红色资源文化是一部革命文化史,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共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努力奋进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引领和理论依据。

红色精神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如果没有正确的精神指引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以人民利益为先,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正确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深度,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当中。

(二)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浪潮的兴起,中华民族文化其他外来文化不断碰撞,有些大学生可能迷失方向,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经过古与今,国际与国外的对比,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优越性,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之后,学生们通过一段段讲解、一张张照片,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的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路线,领悟到只有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相结合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

(一)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完善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习总书记在郴州时调研时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教师应当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丰富课堂内容,将红色文化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可以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英雄人物、伟大事迹,通过播放纪录片、讲述故事等方式,带领学生重回战火硝烟的岁月,从感官上、心理上体会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从而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深度推进课程思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红色文化教育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度挖掘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让它来滋养莘莘学子。

(二)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校园活动

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理论入心入脑,必须要结合实践学习,开展红色校园活动,发展红色文化就是一种途径,让学生都能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中,有助于学生从思想上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从行动上践行红色精神。

湖南省作为红色旅游大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等等。学生可以组织到这些旅游景区、陈列馆参观学习,聆听伟人故事,看看陈列的遗物,追溯往昔,追寻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营造红色文化的氛围,用环境感染人。抓住重大历史纪念日,校庆、毕业典礼等时间节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红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同时,将全国性红色资源和地方性红色资源结合起来,在寒暑假期间,开展重走长征路、重访延安、井冈山之行等等,让学生在革命圣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红色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个“00”后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习惯用网络去表达自己和搜索信息。高校就必须主动占据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学校的官网、官微、抖音号之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既要保留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融入当下最流行的网络元素,把过去的老故事,讲的别有新意,让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传播的辐射面更广,影响更深,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高校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融入流行元素,包装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能在学生之中流行开来,真正了解它、学习它、践行它。

三、小结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型,高校要使用运用红色资源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思政教育的理论支撑和养分源泉。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红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