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12-07段文超
段文超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云南 寻甸 655214)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活动和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构建高效率的高中历史课堂,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成绩,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等等。这便是在追求高效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的同时,也要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态度。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的描述,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价值,从我国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教学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传统历史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而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将高中生放在了历史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注重对高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是指,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参与相关的历史活动,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所获取的历史信息,来探求历史的真相和本质规律。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探究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积极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注重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注重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个人的自我发展以及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从个人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习观和价值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促进历史的客观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出自我能力超强的高素质历史人才,为人才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历史教学活动角度出发,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新,这有效促进了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改革。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积极举措
(一)革新历史教学理念
要想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我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自身的历史教育观念,结合时代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科学的历史教育观。其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注意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革新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培养而非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摒弃传统严肃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由、包容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化的设计
因为当前的历史教学背景和历史教学环境与传统而言,有了很大的差别。要想在当前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率的高中历史课堂,那么我国的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结合当前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对历史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当前的教学活动早已经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设计历史活动时要注重民主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要以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设计思想。例如,在我国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历史探究活动。首先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先对历史教材有着熟练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教材章节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让学生以教材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这能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历史教学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构建高效率的历史课堂。
结束语: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我国高中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开发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提升其历史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不仅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有所了解,而且还能深入探寻和挖掘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本质,加深高中历史学习的深度,发挥其情感教育价值,培养高中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