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7唐遵
唐遵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第三中学,江西 赣州 341700)
初中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及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况,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也只有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学生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初中体育老师要明确自身肩负的教育职责,要将兴趣教学法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缓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实现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呢?下面将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得体育教学的方法及模式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能更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情绪及情感,对其体育精神进行培养,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球类内容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世界体育项目的短视频,之后在班级中设计相应的比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从而在比赛活动中更加全面的认识体育课程,感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趁机对其团结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让其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各阶段体育教育者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困扰广大一线教育者的问题。将兴趣教学法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活动,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真实参与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满足感,并真正喜欢上体育运动,这非常有利于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构建兴趣小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先对学生们体育兴趣爱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多个兴趣小组,将全班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兴趣小组中。由于各小组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同,所以他们在体育学习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从而在体育运动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另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老师要注重体育运动的多样化,要注重将多样化的项目引入小组中。如将学生们感兴趣的街舞和篮球体育项目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在这样的体育运动背景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精神、体育自信会得到培养,而且能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互动机会,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建立友谊。
(二)游戏化教学
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虽然年龄有所增长,但他们对于游戏的热情并没有消退,所以初中体育老师在运用兴趣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将游戏引入教学活动中,实施游戏化的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既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又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提高。但在设计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教学的目标,设计出价值较高的游戏活动,更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但为了保证所设计游戏学生真的感兴趣,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团体体育游戏,让学生对这些体育游戏进行选择,利用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游戏引入教学中,实施体育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结束后,还需要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改正问题,促使学生体育能力的更好提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情境化教学
情境教学的趣味性较强,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突出来,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设计出多样化的体育情境,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设计教学情境前,依然需要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全面了解,创设出针对性较强的情境。比如在学习羽毛球内容时,根据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点,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你认为羽毛球运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能否对其验证?”再如在学习篮球内容时,根据学生对趣味画面感兴趣的特点,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足球运动员打篮球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到运动员篮球动作的流畅性及自然性,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总结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以及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老师要根据教与学的实情,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和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