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音乐美学的认识

2020-12-07陈辉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欣赏者听众歌剧

陈辉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音乐美学研究的方向

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美的学问,可以说,音乐的特殊性无与伦比,因为音乐美学站在一定的艺术高度,通过研究,体悟音乐本质,分析音乐的内在规律。音乐美学是一种基础理论学科,广泛涉及哲学、心理学、音乐理论、音乐史以及音乐评论。音乐美学博大精深,涉及广泛,通过研究音乐美学,人们会了解到音乐创作的过程和表演的方法,作为欣赏者来说,审美只是欣赏过程,不同的人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音乐的表达方式种种多样,音乐如何作用于欣赏者,这是研究音乐美学者所思考的第一步。我们了解到音乐本身的社会功能,音乐的起源,以及其价值标准,包括音乐的积极性因素、音乐的持续性和发展与兴旺等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音乐和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艺术亦复如是。音乐就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在大自然界中,天籁声声都是难以言喻的音乐。音乐的美,大到一部庞大无比的音乐巨著,小到生活中偶尔产生到的一两个音响,美四处皆是,就看我们具备不具备发现美的眼睛、有没有创作美的灵感。我们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掌握音乐艺术,进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然后达到创作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理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和形式,聆听音乐,整个身心沉浸在音乐的声响之中,感受到音乐的至高无上的美,陶醉在音乐欣赏中。音乐欣赏成为人类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生活枯燥不堪;没有音乐,生命将减少了很多乐趣,而音乐本身如果没有听众,那么音乐创作也变得毫无意义,以至音乐表演活动,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三、音乐欣赏的本质

(一)人类的听觉审美与感性认识

眼观色、鼻嗅香、耳闻声,听觉审美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本质,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接受外部的信息,对音乐的美丑进行具体的判断,这就是耳朵的功能,也就是听觉审美的能力,每个人的欣赏水平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也各有差异,通过对音乐的倾听,欣赏者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受到音乐的价值。

(二)音乐的理性认识

对于一般的听众来说,只是欣赏音乐,得到了艺术方面的享受,这是感性方面的体验。而理性认识,则是对作品本身更深层的了解,音乐的创作者是谁?创作年代是什么时候?创作音乐作品当时的背景、作者的经历、作曲家的风格、以及当时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都是什么,这是对音乐的理性认识

(三)音乐欣赏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作者创造了音乐作品,欣赏者去欣赏,这等于是两次创造,于是让作品臻于完善。欣赏者欣赏,虽然属于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虽然不属于主要的创作,但是同样不可或缺:欣赏者对作品的认可,是否产生共鸣,产生的审美愉悦的多少,都和欣赏者的审美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息息相关。欣赏者欣赏音乐和其它的艺术欣赏活动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活动,这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和其它艺术欣赏不同的是,音乐艺术需要听众主观方面的配合,所谓曲高和寡。

音乐欣赏是一种感情体验,是一种欣赏者和作者的内心悄然无形的交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欣赏者自己的情感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也在不断地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由此发生强烈的共鸣。

(四)音乐欣赏的本质

作曲家和表演家在进行创作音乐和表演音乐的时候,他们的初衷,都是想完美地把音乐表现出来,让人得到艺术的享受。即便是听众只有作曲家一个人,也就是说,只有作曲家或者演奏者的自我欣赏,也完成了创作和欣赏的整个过程,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活动,音乐创作就是为了欣赏,就是为了让听众满意,这就是音乐欣赏的本质。

我们用实例来解释一下,听众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在《自由射手》这部歌剧中,两个年轻人彼此相爱,为了能和心上人终成眷属,马克思必须在射击中大获全胜。在第一天比赛的时候,马克思很不幸的失败,他烦恼重重,此时出现了一个猎人卡帕尔。卡帕尔像魔鬼,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他想把自己的灵魂赎回,为此,他只能欺骗马克思,期间的故事情节有种种变化,扣人心弦,在故事的最后,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大发慈悲帮助了马克斯。最后,马克思与阿加特终成眷属,至此,爱情有了圆满的结局。这部歌剧,有让人动心的音乐律动,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听觉审美带来的震撼,随着对音乐内容的了解,我认识到这部伟大歌剧创作时的背景,而后又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心态以及当时他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心理路程,于是对这部歌剧又有了重新地了解。《自由射手》是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在这部歌剧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色彩,他渴望自由,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全新的音乐理念,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相亲相爱的浪漫爱情。在歌剧的第一幕,马科斯忍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表现出他对爱情的绝望。歌剧的咏叹调,表达了他的回忆,由此他更加心痛。他内心的矛盾表现在第二幕,马科斯向恶势力屈服,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祈祷歌部分,表现了女主人公善良的心地。第三幕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表达了主人公韦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期待,通过欣赏这部作品,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没有音乐、音乐美、音乐美学,世界将枯燥单调,异常寂寞。音乐是情感与情感的桥梁,音乐本身不是情感,但能传递情感、传递爱,让人们感到世界的美好,人们通过音乐,产生审美,并在理智的协助下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欣赏者听众歌剧
留出想象的空白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