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2020-12-07李盼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读后感课外阅读小学生

◎李盼

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作文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其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理解课文,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 升情感认知能力,同时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检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虽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得知,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方面,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研究。一部分教师由于不注重作文教学,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给学生选取几篇优秀范文,让学生阅读,然后给学生讲解范文中的亮点,最后再给学生一个命题或者半命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这就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缓慢。其二是作文批改没有针对性。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完整且有针对性地批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能力,但是多数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都只是着重查看了作文中有没有病句,没有赞扬学生作文中优秀的语句和丰富的想象力。其三是作文重量不重质。这里的“重量”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一部分教师认为多写作文才能高效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另一层是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必须写够一定字数。但是量大不代表质好,这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写“流水账”或者绞尽脑汁凑字数。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将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将其写在纸上。由此可见,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小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完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见解。

(一)立足于生活,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在小学阶段非常贪玩,在课后,他们往往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或者玩玩具。另外,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学习任务也不紧张,多数家长会在学生放假期间带学生在世界各地游山玩水。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既可以是有趣的现象也可以是美丽的景色。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谈论自己曾遇到的人或事,这些人或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美好的记忆值得小学生用笔记录下来。

(二)细心观察,学会作文方法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首要任务是教给小学生作文方法,只有方法学会了,才能快速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所有的作文都离不开一个前提——细心观察。小学生活泼好玩,喜欢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但是他们的耐心不足,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往往只是看一会儿就会被其他事物影响。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教会小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细心观察事物,然后得出结论。例如,教师想要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景色的作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窗外有什么东西,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天空观察到地面,由远山观察到窗前,不落下教室外每一个角落。观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室外的某一个地方,着重描写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景象,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描写观察到的事物时,一定要细致。远山的纹路,云朵的形状,行人的动作都可以让学生大量描写。一开始学生的辞藻可以不华丽,但是一定要抓住重点,当学生积累的字词越来越多时,作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升。

(三)大量阅读,模仿运用语句

课外阅读是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最佳途径,多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散文、短篇小说或者名著。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然后写下自己认为该句优美的原因,最后每阅读完一篇散文或者一本名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读后感,读后感可以不要求字数,但是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好可以模仿文中的写作手法。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同时在每一次写读后感时,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需要有大量的耐心,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写作方法,纠正学生的写作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升语言逻辑能力。

猜你喜欢

读后感课外阅读小学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