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八大山人《花鸟图》有感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34期
关键词:朱耷六艺白眼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周礼·保氏》有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此为君子六艺,后又演变出雅人四好:琴、棋、书、画,多于评定古代女子才艺。外婆是个传统的中国女子,曾是大家族出身,她虽没有经历家族繁华,却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思想。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我便由外婆抚养长大,受她的影响,这“君子六艺”虽没有学全,但“文人四雅”却是必须学的。所以我便有了与人“吹嘘”的资本:“这琴棋书画我可是样样都会,可哪样都不精通。”但若说这四雅中我最爱哪样,当属“画”尤其是中国画。

我爱极了墨即是色的水墨画,明明只有墨与纸的黑白,却因为水的融入变出了无数种的层次。自懂事起,我便爱翻阅身为画家的小姨的书,看一幅幅中国画,看一位位画家的介绍。翻遍整本中国画美术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朱耷的作品。一开始是因为他画中鱼鸟都翻着白眼,这是生活中没有见到的动物状态,将鱼鸟画出了漫画风格,当时只是觉得这人很有趣。再后来长大了,了解的便越来越多,也更加敬佩他。敬佩他的画,敬佩他的风骨。

朱耷本为皇室后裔,贵胄出身。若是明朝不亡,他可能做个闲散郡王,没事看山看水,听个小曲儿,画几笔画;也可能成为步入朝堂,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而不是背负着亡国丧家,为躲避清王朝的迫害而急匆匆的皈依佛门。当然,若是八旗铁骑没有步入中原,明朝没有亡,那么便不可能有历史上的朱耷,不会有画坛上的八大山人。所以我既庆幸又心疼,庆幸明亡造就了他,心疼只有十九岁的他便要背负家国仇恨匆匆逃亡。他的画与清初“四王”截然不同,身为明朝遗逸,心怀亡国之痛的朱耷只能在笔墨之中发泄内心激越、压抑的情感。他的画面简单明了,常常以一鸟或一鱼作为画中主体,再添孤零零的一块石头或树枝,有一种难以伸展的抑郁之气。他笔下的鱼鸟常常以“白眼向人” 情态,或痛苦不堪、或蔑视仇视、或倔强绝犟,这白眼是对那亡他家国的满人翻的,嘲笑他们“你能奈我何” 是对当时画坛上“四王”翻的,嘲笑他们轻易屈服在满清鞑靼的统治,不屑他们为迎合统治阶级的画法:缺少生活和创造力。这白眼是对这苍天翻的,是对这天下人翻的。

而这些画中,独独有这样一幅画,画里的鸟是不翻白眼的,这幅画是《花鸟图册》中的一幅。一只小鸟蜷缩着脖子立在孤石上,呈抿嘴凝神之状,有种倔强的小鸟嘲笑累了,一个人把脖子缩起来休息一会,又时时防备着敌人。给人一种孤独、带刺、生冷的感觉,让人心生怜惜。朱耷推崇明徐渭画风,也受吴门画派及董其昌影响,又加上自身的特殊经历、思想状况决定了他创作的基本倾向:用高度强烈的笔墨效果和象征手法,花鸟画不拘形似,以意向为主。画面构图大开大合,黑白相映,常用一石一鸟或一草一鱼构成单幅画面。他笔下的鱼鸟常常形影单只,塑造孤独者的形象,就如他自己一般。这一幅画也一样,而不知这画中鸟形态,是不是在他饮酒过后,又或者夜深人静之时内心丛生悲凉,一个人思考着这世间百态而心发感慨而做。有人题他的画说:“长借墨花寄幽兰,至今叶叶向南吹”,他的画,每只鸟、每条鱼基本左向,“南左北右”点出他不愿北向俯首于清廷统治的心理,他由僧转道,再由道转俗,晚年非僧非道,取“八大山人”之号,取“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大于我也”之义。他在作品中常把“八大山人”连写成“哭之”“笑之”的字样,表示了哭笑不得的精神状态,哭是哭王朝覆灭、满族入侵,哭自己的背负国恨家仇却无可奈何的生平经历。笑是笑这虽是满清统治的天下却统治不了自己的心,笑自己还是个汉人,还是个明朝人。也是在这哭笑之间流露真情,表明哭笑不得的精神状态。后世有人评价他的画: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山水画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既有林良、吕纪的画风,也有徐渭水墨的奔放痕迹。但他自己又是一个下笔自称面貌、不落常套的创新画家。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不多泪点多。”每每看到郑板桥为其提的这句诗我内心总是万分感慨、千分苦涩。若是可以,我宁愿这画坛上只有“三僧”也不愿一世的磨挫成就一个八大山人。惟愿你来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做一个骑马倚斜桥、红袖满楼招的少年郎。

猜你喜欢

朱耷六艺白眼
买醋还是去看白眼?
墨点无多泪点多 浅谈朱耷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白眼”等十二则
中西文化之另类比较研究
御风六艺
八大山人的不堪与狂傲
遭白眼的第一名
朱耷名号研究
爸爸你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