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就业率毕业生专业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转向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与其他专业性和实践性更强的专业不具备更多优势,影响毕业生就业水平。

一、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

(一)专业就业率差

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政府管理部门,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但是这个具有潜力的朝阳专业却没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因此当前的就业率不如那些热门的服务专业、建筑专业、计算机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等学科。并且该专业的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该专业的专业就业率较差,大多数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毕业生中极少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机关单位人员,而且考研、考公务员的毕业生也较少,致使该专业的就业率或者升学率较差。

(二)社会认知度差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社会和企业对于公共管理专业没有过多的了解,企业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大多招聘会计、建筑工程、计算机软件、市场营销等热门偏向理工类的专业,社会中并没有太多适合公共管理专业的岗位,既是有公共管理专业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企业也只会要专业性和实践性更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考虑较少。

(三)就业竞争加大

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因此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就会加大。而且,企业更愿意要双一流、985、211 等知名高校的该专业的毕业生,因此对于其他本科或者专科的高校该专业的竞争压力就会变大。其次,本专业内竞争压力也会变大,对于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企业更愿意接受学习成绩好、实践经验丰富、管理经验丰富的学生,这对于普通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就进一步增加。最后,存在就业歧视问题,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学历、地域、性别上,学历上文已经提出,企业更愿意接收知名高校的学生;在地域上,企业更愿意接收本地的学生,一些大型企业更愿意接收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户口的学生,影响毕业生的流动;在性别上,虽然现在国家规定禁止性别歧视,但是企业单位还是会隐晦的表示不招聘女性,即便招聘女性在职场中也会出现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二、巩固管理专业就业率低的原因

(一)社会供求失衡

公共管理专业由于是新兴专业,国家为了发展专业,对高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降低门槛,而且高校自主办学,教育部对于大多数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导致高校纷纷开设公共管理专业并进行大量招生,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远超当前社会所需求的数量。而且我国当前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发展缓慢,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大多都处于精简人员阶段,本身企业就已经处于裁员阶段,对于人员的需求就更加缩小,因此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为了控制人员流入抬高门槛,施行考试入编制度,并且由于社会需求不多,导致公共管理专业供大于求,而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共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公共管理专业就业困难。

(二)人才配养模式不合理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高校有各个高校的方式,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教学模板。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内容覆盖面较为广泛,大多数高校都在根据已有的学科基础来设置该专业的课程,而且公共管理专业大多依托经济管理专业设立,在学科设置总体上来看更是文理兼有,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较为杂乱,学生既要学习行政学、社会学,又要学习会计学、统计学、线性代数等。而且该学科的教材更新速度缓慢,还有一些教材选择他校教材,教研室并没研究出符合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教材。同时,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缺乏建设,学校对于该学科实践重视度不足,在实践选择方面与经济、金融类相似,并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设立较晚,教授公共管理的教师大多都是从别的学院相似的专业调转为该专业,或者是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生直接进行该专业的教学,导致该专业教师对于公共管理学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该学科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还存在欠缺。而且大多数教师没有经历过该专业的实践培训,缺乏公共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该专业的实践教育不能起到有效的针对性的作用,影响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就业理念偏差

首先在学校方面,一些高校对于招聘会没过多的重视,导致来校招聘的企业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一些有诈骗情况的企业,对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而且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训,导致学生不能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定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次在学生方面,一些学生忽视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而且对于公共管理方面的证书缺乏了解或者认知,导致毕业生的自身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影响就业。而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学生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分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工资收入、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等,但是这些条件不能通过短时间的面试来进行了解,从而片面决定对企业的认知,导致自身不能谋求合适的职业。

三、解决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措施

(一)学校方面

提升生源质量。高校应该在招生方面扩大宣传,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报名。为社会属性优质人才,提高学校就业率和办学水平打下良好的生源基础。提升办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的就业水平是办学的目标。为了提升就业率,高校就必须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竞争力。而且,如果一个学校为社会培养大量高质量人才,也会促进更多优质学生选择这所学校,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高校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要进行改革,提升师资力量。研究表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进企业,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增加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的课程,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给学生的就业选择拓宽道路。同时,学校加强就业课程以及讲座的设置,让学生了解专业、就业动向,为学生学习更多技能提供信息依据。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公共管理专业教研组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进行核心课程设置、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造。优化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消减不必要的课程和重复的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新课程教材,借鉴他校的优秀教材,编制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学校特色和专业化的教学。

高校可以聘请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事业单位干部作为兼职教师,利用这些工作人员的丰富经验来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和企业需求的掌握。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于本校教师的长期培养计划,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按照学历、职称等进行分批安排进修或者培养,让教师在公共管理部门获得实践经验和教学素材。其次,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此外,认真聘用教师,保证新聘教师有合格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加强校企联动。如今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殊不知,单纯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受到企业的青睐,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选择一些成绩中等但是社会适应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安排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可以毕业之后选择留在企业,也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高校也应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为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就业部门建立“招生就业信息网”,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帮助学生对企业进行了解,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观念,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开展。

(二)学生方面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经验,例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帮扶、非政府组织等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校期间学生就应该做好就业规划,对公共管理相关资格证进行考取,为就业增加选择。毕业生在面对研究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发展前景时应摆正自身的心态,切勿自视甚高、急功近利,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的性格和能力做好就业评价,判断适合自己的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到社会的切入点。

四、结束语

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如今并不是很乐观,这就需要高校与学生共同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摆正自身的心态,选择适合自身的道路,提高就业率。

猜你喜欢

就业率毕业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部分专业介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