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
2020-12-07武新钰
武新钰
(新疆省塔城市额敏县第三小学幼儿园,新疆 塔城 834600)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还要对幼儿的思想意识形成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不断的熏陶。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课程和活动,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让幼儿意识到国家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幼儿参加的实践活动和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不断学习,幼儿逐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在历史长河中感受民族的气节和国家的复兴。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应当采用故事或者多媒体的教育形式,对国家产生独特的情怀,形成爱国主义精神。让幼儿在精神层面和道德行为上都得到了重要的提升。
一、幼儿园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幼儿园的教育逐渐从课堂教育上升为实践教育和思想意识教育,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和品德形成良好的引导,让幼儿在学习幼儿园课程中,逐渐感受到自身和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开设课程中,也应当以爱国爱家的思想进行课程的设置,找到有效的阅读刊物和爱国主义教育短片,让幼儿领会爱国主义情怀的真正内涵,逐渐养成热爱祖国,团结协作,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一)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德育教育的基础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德育教育的基础。在幼儿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接触新环境中应当养成爱帮助同学,爱孝敬父母,爱关心别人,对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重要的感情,从而培养幼儿由小爱到大爱,逐渐将幼儿的思想意识上升为对国家的爱,进而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内容。
(二)幼儿园教育需要树立爱国爱家的思想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中,随着思想教育的不断渗透,幼儿逐渐懂得对事物有了新的认知,在思想行为上逐渐能够通过知识的摄入和视野的拓展,让幼儿能够理解我国的发展,不仅有着重要的文化基础,而且国家的命运一直与人们的命运相联系。我国历史璀璨,文化鲜明,幼儿在学习中可以通过相应的历史文化故事和优秀传统故事树立爱国爱家的思想意识。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方法
为了能够让幼儿全面发展,跟随时代的脚步,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课程和相关活动都应当渗透“家国情怀”,特别是教师应当对幼儿园的文化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幼儿园张贴爱国标语,组织升旗仪式,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渐渐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文化情操,多渠道寻找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方法,在幼儿阶段植入爱国主义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增添爱国色彩。
(一)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内容
幼儿园的教育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基石,在进行幼儿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时,应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逐渐提高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和爱家的优秀故事,容易让幼儿在心灵深处,对历史文化人物的效仿,逐渐在幼儿心中形成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爱国情怀的重要性。
(二)幼儿园教育中通过教材开展爱国教育
幼儿园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头脑,也能够让幼儿在思想意识上得到净化。在幼儿园教材选取时,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幼儿学习的特点,逐渐将教材的选择可以和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教师在教授中进行多样化的渗透,特别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或动画观看的形式,让幼儿形成爱国主义精神。
(三)诗歌阅读和历史人物故事渗透爱国精神
为了能够在幼儿阶段将爱国主义精神不断的传承,幼儿园教育中应当加入诗歌的阅读和历史文化故事的讲解。我国历史文化中有着许多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容易让幼儿懂得什么是爱国,特别是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够让幼儿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提高课堂阅读氛围,让幼儿能够跟着教师的思维模式形成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结论
教师不仅是学生行为的指导,也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核心,教师在进行自身爱国主义情怀完善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行为和爱国主义教育知识含量,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幼儿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与其他国文化对比,形成爱国爱家的情怀,逐渐让幼儿能够传承中国好家风,培养幼儿的懂得尊敬和孝心。教师应当组建爱国主义主题活动,让幼儿分组学习,互相借鉴,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逐渐在实践中形成爱国,爱家,爱生活的高尚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