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之陶瓷产业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2020-12-07黄小洋

时代人物 2020年36期
关键词:醴陵陶瓷科技

黄小洋

(湖南省醴陵市委党校 湖南省株洲市 412200)

醴陵陶瓷产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已经发展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增长趋缓,产品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需求,亟需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以科技创新助推陶瓷产业发展。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醴陵市现有陶瓷企业65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2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39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发放员工工资近120亿元。2017年,醴陵陶瓷产业总产值达708亿元,税收实现5.5亿元。

1.产业规模大,但产值同比增速有所下滑。醴陵陶瓷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体系基本完整,品类齐全,陶瓷工业产值、税收、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是醴陵市产业版图上的主要支撑点。近年来,醴陵市紧抓发展机遇,大力推进陶瓷产业发展,陶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从2011年的29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08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3.6%;但从产值的同比增速来看,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2.区域品牌多,但整体品牌意识淡薄。醴陵拥有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中国驰名商标和44个湖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个国家出口名牌产品;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数为16个。陶瓷产品受到世界各地市场的广泛认可。但从横向上来看,缺乏系统、有效的区域品牌推进体系,缺乏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不能为品牌打造给予有效支撑。大部分企业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对品牌宣传、推广投入小,对知名产品缺乏专利保护、商标保护。

3.出口体量大,但国际形势日益严峻。醴陵陶瓷产品出口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电瓷出口创汇近1亿美金,稳居全国第一。2017年,醴陵日用陶瓷出口36亿件,工业瓷出口50万吨,累计出口创汇近2亿美元。其中日用瓷产量占全省的94.9%,占全国的14.3%,占世界的10.8%;电瓷产量占全省的98%,占全国的43.3%,占世界的28%。但近年来,随着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市场扩容十分困难,陶瓷产业面临着花色、品种、质量、价格、品牌、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醴陵陶瓷在亚洲、非洲等地的出口呈现下滑态势。我国陶瓷产业先后遭遇了来自欧盟、印尼、墨西哥、巴西等国的反倾销调查,密集的遭遇反倾销调查,对我国陶瓷产业出口带来了严重打击。

4.研发能力强,但专业协作水平不高。醴陵拥有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株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技术创新平台;23家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据调查,这些大多数都集中在陶瓷的产业龙头企业,他们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少,专业协作水平不高,企业之间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都相对较短。另外,仍有数百家中小陶瓷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意识,盲目模仿大企业的产品和设计,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5.发展基础好,但区域竞争不断加剧。改革开放40年的长足发展,醴陵陶瓷经过几代陶瓷人的辛勤付出,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行业内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的各项荣誉。但近年来国内陶瓷产业竞争激烈,各大陶瓷主产区纷纷依托其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如山东淄博依托其优越的研发能力,正在塑造“陶瓷新材料名都”的品牌,不断加大对陶瓷新材料的培育力度,切实推进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陶瓷新材料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如江西景德镇依托产学研销一体,产业发展成龙配套,有着完整的陶瓷教学、科研、生产体系,其产业密度、产业集群的沟通是其他产瓷区无与伦比的。 与其他产区相比,醴陵陶瓷不论是要素禀赋还是产业配套环境方面均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制约醴陵陶瓷产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醴陵市科技创新进程不断加快,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对照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比其他陶瓷主产区,我们差距还很明显,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

1.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理念影响了创新的行为。对创新这个话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从企业层面讲,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缺乏创新创业的原始冲动,仍停留在“卖产品、卖资源、拼价格”,以贴牌代工为主。从政府层面来讲,对科技创新的推动整体规划和有效推进力度仍不够,舆论引导还需进一步加强。

2.体制机制尚需完善。机制束缚了创新的活力。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缺乏人才、信息、资金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对科技创新活动奖励扶持的力度偏小,部分政策措施执行效率不高,效能不显著。从科技服务体系看,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缓慢,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科技管理队伍薄弱,产学研合作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

3.企业研发投入偏少。成本阻碍了创新的冲动。创新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行为,科技创新是个“烧钱”的过程,在微利时代的今天,企业抓科技创新资金、精力有限,企业家更愿意投身资金回报率高、回收周期短的行业。同时,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醴陵陶瓷企业普遍缺乏中长期发展战略,产品同质化、仿制严重,无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特别是受限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陶瓷企业自身用于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投入,总计不到2亿元,不足销售收入的1%。甚至有85%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为零,全市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2-3%之间,水平较低。低端制造业向“专精特新”升级转型步履沉重。

4.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当前,人才问题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目前,醴陵陶瓷产业15万从业人员中,90%以上为初级工人,主要技术人才、设计人才、管理人才均来自原来的国有企业。仅有两所职业学校(湖南省陶瓷学院和醴陵市陶瓷花炮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能力有限,营销及外贸销售人才、工艺与造型设计人才、生产现场管理人员三类人才处在青黄不接的境地。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不愿从事此类工作。当前,醴陵陶瓷产业不但难以吸纳高端人才来醴,甚至原有的人才还存在向长沙、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流失的窘境。

醴陵陶瓷产业科技创新对策研究

纵观醴陵陶瓷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醴陵陶瓷产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加强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必须切实抓好人才引进、培育、交流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构建一支适应醴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努力搭建创新研发平台。着力引导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快技术研发平台和产品设计中心建设,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品,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高校、科研机构少是我市自主创新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走出去”,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是加强我市陶瓷产业科技创新的最佳选择。

优化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在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引导责任。

在我国工业加速发展的今天,现有的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引进与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为传统企业注入新鲜活力;通过努力搭建创新研发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释放创新能量,使传统企业实现更高的生产力;通过政府规划引领,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寻求长远发展空间。只有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充分考虑人才、技术、政策、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提高创新意识,才能成功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醴陵陶瓷科技
醴陵特色菜小炒肉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毛泽东: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科技助我来看云
萧红亮 作品
科技在线
陶瓷艺术作品
科技在线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科技在线